恶性骨肿瘤常常发生于中青年人群,除了生理上的各种不适,在心理上也会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严重的恐慌,十分不利于疾病的诊治。现阶段对于恶性骨肿瘤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在早期骨肿瘤的治疗中往往能够收获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结果。所谓手术辅以化疗,指的就是先通过手术去除病灶,但是由于恶性骨肿瘤的复发可能性较高,还需要借助全身或者局部化疗的方法才能有效遏制病情的进展。全身性的化疗药物主要有阿霉素和甲氨蝶呤等,但是在应用全身化疗药物的时候,由于其选择性不高,往往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副作用,造成沉重的负担。因此在临床上也有医生使用局部化疗的方法,区域灌注治疗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副作用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由于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和压力,加上化疗药物带来的相关副作用,患者的心理状态往往处于一种较大的负担之下,情绪上就表现为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针对骨肿瘤化疗患者面对的这种情况,医院中的护理人员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帮助化疗患者从这种较为压抑的状态下得到一定的安慰,这就是针对性护理措施。
一、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了本院骨科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期间行化疗治疗的骨肿瘤患者126名,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患者各63例。对照组患者男性41例,女性22例,年龄14~62岁,平均年龄(36.2±5.0)岁,肿瘤类型骨肉瘤42例、尤文肉瘤11例、软骨肉瘤10例;观察组患者男性42例,女性21例,年龄15~64岁,平均年龄(35.5±4.9)岁,肿瘤类型骨肉瘤40例、尤文肉瘤12例、软骨肉瘤1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研究。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
本研究中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主要手段包括常规健康宣教、饮食管理、出入量监测、生命体征记录等。
1.2.2观察组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措施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包括:
(1)病情观察:密切注意患者的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呕吐,感染、肢体疼痛等症状。这些症状很有可能都是由于化疗药物引起的,如果不能加以重视,就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化疗期间要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严格忠实地记录患者的体征变化,此举有利于掌握患者疾病的进展情况,并判断患者的预后状况。
(2)加强心理疏导:与患者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在进行化疗之前向患者详细介绍化疗相关的知识,舒缓患者的紧张情绪。由于全身或局部的化疗是针对恶性骨肿瘤的有效措施,但是化疗又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因此在治疗开始之前护理人员要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从心底里接受化疗疗法,这样才能将化疗的疗效最大化。
(3)健康教育:在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学者们认为患者的心理状况同样会对患者的疾病发生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要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帮助化疗患者在住院期间保持高昂积极的情绪,帮助患者充分了解自身所患的疾病。只有充分了解了这些疾病,患者才会以更加平和的心态来应对疾病,患者的依从性就会更高,因此健康教育在针对性护理措施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
(4)观察焦虑、抑郁情绪特点:想要针对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首先就要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抑郁状态外在表现有清楚的认知。很多骨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对于化疗的疗效存在一定的认知差异,这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在患者的治疗期间需要定期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帮助患者舒缓紧张情绪,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且教会患者采取最适合自身的方式来面对病情。
1.3评价指标
对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化疗期间出现的疼痛、感染、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数量进行对比。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测定,用来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1.4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收集到的患者治疗情况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卡方检验、t检验以及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意义的处理。
二、结果
2.1化疗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比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化疗期间出现的疼痛、感染、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数量,不难发现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2.2护理满意度评价
观察组满意的患者为60例,占总人数的95.24%;对照组为48例,占总人数的76.19%。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3心理状态测量
对照组及观察组在接受护理之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护理前都有变化(P<0.05),且观察组化疗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之后的SAS、SDS评分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三、结论
骨肿瘤是骨科疾病中较为棘手的一类疾病,虽然发病率稍低于外伤及退行性病变,但是其死亡率要远远高于前两种骨科疾病。与良性骨肿瘤不同,恶性骨肿瘤的生长方式往往十分迅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严重地侵袭正常的骨及其附属器,给患者带来各种临床症状。恶性肿瘤的生长周期较短,往往在短时间内就迅速变大,临床症状表现为剧烈的疼痛和畸形等。在得知自己患有骨肿瘤之后,患者通常会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如果不能有效排解,患者就可能会出现焦虑或抑郁情绪。这种心理上的不适会对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和依从性造成沉重的打击,因此绝不能放任不管。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在常规的护理方式基础之上结合本科室的特点改良而成,骨肿瘤的患者需要在接受化疗期间需要经过一个心理上的转变,而针对性护理措施就可以很好地促进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这样的改变。
参考文献:
[1]刘蕾.针对性护理对骨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0):174-177.
作者简介:赵宇丽 1983- 女,汉,山西太原,护师,本科,山西省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