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的出现与发展过程十分漫长,加上此病无特异性,临床比较隐蔽。若贫血临床表现不严重,患者对其不够重视。当前,我国很多血液学研究人员对贫血的诊断还需强化。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能够提高贫血诊断率,是诊断贫血的唯一路径[1]。贫血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主要是因人体外周血红细胞不断减少,血红细胞总量有超标或减少情况,患者会有头晕、耳鸣等。临床以这些为标准,对贫血进行类型划分,如:地中海、溶血性等。临床对贫血进行鉴别和诊断时,按不同类型所选择的治疗方式也不同。所以,贫血的鉴别和诊断发挥重大作用。为有效对贫血进行诊断和鉴别,现对所选择的贫血与健康体检人员均行血液检验,分析其数据并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时间:2020年1月-2020年12月;60例贫血患者自愿加入研究,按照贫血类型来分组,分成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各30例,另选3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健康体检组。缺铁性贫血:男16例,女14例;地中海贫血组:男14例,女16例;健康体检组:男13例,女17例;全部患者年龄处在18~65岁,平均(31.56±4.08)岁;三组资料均衡(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入选的90例研究对象均在早晨未进食情况下取静脉血3ml,置放在专用管中。接着,检验人员向专用管中缓缓加入抗凝剂,将专用管摇匀后对血液进行检验。最终,用血液检验分析仪对专用管中的血液成分进行检验,严格依据仪器使用说明来操作,按照对应检验要求严格执行。
1.3 观察指标
检验人员应仔细观察记录受检验者血液中的RBC(红细胞计数)、Hb(血红蛋白指标)、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V(红细胞平均体积指标)、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计数资料行t检验、X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MCH、MCV、RDW
经血液检验,地中海贫血组、缺铁性贫血组的MCH、MCV均比健康体检组低,RDW均比健康体检组高(P<0.05)。见表1。
表1:MCH、MCV、RDW(x̄±s)
2.2 Hb、RBC、RBC/MCV
血液检验后,地中海贫血组的RBC、RBC/MCV均比缺铁性贫血组、健康体检组高,健康体检组的Hb明显比地中海贫血组、缺铁性贫血组高(P<0.05)。见表2。
表2:Hb、RBC、RBC/MCV(x̄±s)
3 讨论
贫血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因发病时间缓慢,病程过长,诊断难度大,患者后续治疗会受到影响。因此,对贫血的诊断中,诊断者需了解贫血的具体类型,按照患者的病情科学选择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2]。所以,临床在治疗前需先做好诊断与鉴别。
医疗技术飞速发展下,临床对贫血的诊断能够明确类型,常见的贫血有地中海与缺铁性两种。缺铁性贫血是因患者长期饮食不规律所导致,人体中的铁元素含量、机体珠蛋白会降低。地中海贫血是一类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疾病,是因患者血液中珠蛋白出现异常引起。经实践证明,此两种贫血均会表现出铁代谢差异,临床对铁代谢的检验方式较多。MCH为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代表每个红细胞中含有红细胞平均量,其范围波动在27-34pg。MCV即红细胞平均体积,代表外周血中各红细胞平均体积,正常范围80-100fl[3]。RBC是血液数量较多的血细胞,红细胞含有血红蛋白。RDW是按血液测定仪对红细胞计量进行测定,作为测定红细胞异质性大小与血常规检验的核心指标。经检验,三组之间的指标有显著差别。临床对贫血在鉴别与诊断时,需对不同类型的贫血作出判断,检验血液后机体血液指标会有不同表现。所以,本研究重点对 MCH、MCV、RDW、Hb、RBC、RBC/MCV进行测定,将所得数据作为诊断贫血的参考。这说明上述指标的检验对贫血的鉴别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诊断贫血时,需从多方面与患者测定,提高贫血的测定精确度。实施综合性贫血血液测定是理想且全面的诊断方式,价值较高。贫血因素可表明血液特征与表现,贫血种类较多,医学界认为贫血是综合疾病,贫血诊疗认识度不足,尚缺乏便捷的方式对贫血类型进行诊断,最常用的方式是血液细胞测定,推动血液来诊断贫血症状。
综上所述,临床诊断贫血时,血液检验是第一步所行之法,能够对贫血类型进行鉴别与诊断,在保障贫血治疗安全的基础上,提高贫血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文聪.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应用血液检验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2020,36(1):116-117.
[2]张涛.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3(10):107-108.
[3]彭娟,林龙,张宗雪.探讨临床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应用的价值[J].医学美学美容, 2019,28(1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