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动力治疗联合手术用于皮肤肿瘤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张飞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飞,. 光动力治疗联合手术用于皮肤肿瘤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J]. 肿瘤研究,2022.7. DOI:10.12721/ccn.2022.157042.
摘要:
目的:探讨皮肤肿瘤采取光动力联合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区2020年9月-2021年9月所收诊的80例皮肤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为40例,前组患者采取光动力联合手术治疗,后组采取手术治疗,对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为皮肤肿瘤患者采取光动力联合手术治疗后,临床疗效更高,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更少。
关键词: 光动力;手术治疗;皮肤肿瘤;临床疗效;并发症
DOI:10.12721/ccn.2022.157042
基金资助:

皮肤肿瘤发病原因并不明确,造成此疾病的致病因素分为内源性及外源性两种。内源性因素与患者遗传基因以及免疫功能缺陷存在联系,外源性因素主要与患者所处生活环境、化学物质、紫外线、病毒感染等存在联系[1]。随着变异细胞的不断增殖,会形成肿瘤。手术治疗是改善皮肤肿瘤较为可靠的方式,但大部分治疗患者受自身因素影响,导致手术治疗效果受到制约。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为新型物理治疗方法,能有效利用光敏剂对正常组织细胞和肿瘤组织细胞进行干预,进而增强自由基活性,杀灭癌细胞,起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对此,本研究将探讨光动力与手术治疗的联合应用,在皮肤肿瘤中的改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区2020年9月-2021年9月所收诊的80例皮肤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为40例,前组患者采取光动力联合手术治疗,该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6.25±4.16)岁;后组采取手术治疗,该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56.46±4.28)岁,两组研究对象基线资料水平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单一性开展外科手术治疗:术前对手术区域进行基础检查,并展开消毒铺巾,为患者行局部麻醉后,距离皮损区域边缘0.5cm处行切口。对皮损外侧皮肤进行切开,若皮损面较小可直接将切口缝合,若皮损面较大,需进行植皮或皮瓣转移,随后常规缝合。

观察组在手术基础上联合光动力疗法:在术后拆线时,使用酒精对皮损区域进行消毒。并将在黑暗环境配置中的20%的盐酸氨基酮戊酸霜剂118mg与灭菌注射用水0.5ml混匀,均匀的涂抹在手术区皮肤,并使用无菌纱布以及黑布进行覆盖,覆盖时间为四小时,借助光动力治疗仪,调整波长和剂量后,在距离皮损部位的10mm处照射半小时,间隔一周开展下一次治疗。若患者皮损范围有所缩小或无糜烂发生时,可再次进行手术切除。依据后续实际情况,开展光动力治疗。

1.3观察指标

(1)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后对疗效水平作出判断,以显效、有效、无效为评价标准,分别表示为:当患者治疗后,皮肤损伤区域完全消失,色素沉着有着明显的减退,各种检查结果得出为阴性(显效);接受治疗后皮肤损伤面积明显下降,色素沉着也有所减退(有效);接受治疗后,皮肤损伤面积无改变,色素沉着无改善,将前两项患者例数与总例数之比×100%,计算总有效率。(2)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在两组治疗期间,对并发症展开对比,涵盖类型为皮肤红肿、糜烂、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涉及的数据均在SPSS22.0中精准录入,组间计量资料应用(x̄±s)予以表述,经t检验获取结果;计数资料应用(%)予以表述,经χ²检验获取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更高于对照组(P<0.05)。由表1所示。

表1 临床效果比较[n(%)]

1.png2.2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由表2所示。

表2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png3讨论

随着皮肤肿瘤发病率的不断提升,开展手术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手术作为根治性治疗手段,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大部分患者出现皮肤肿瘤的区域均在面部或外阴部等,若开展单一性手术治疗,造成的创伤较大,且易残留疤痕,这在疾病治疗中存在一定局限性[2]。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是治疗皮肤肿瘤最为先进的方式,利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能活化肿瘤组织上的光敏剂,进而杀灭肿瘤细胞,对其他正常细胞不会带来影响[3]。另外,光动力的使用具有较为精准的疗效,且副作用较小,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弱,治疗后也不会出现瘢痕,患者更易接受。通过上述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采用手术与光动力疗法的联合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较少,突出了手术治疗联合光动力治疗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为皮肤肿瘤患者采取光动力联合手术治疗后,临床疗效更高,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更少。

参考文献

[1] 陈璋,何平,龙剑.外科手术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肿瘤的效果及预后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14):126-127.

[2] 易勤,刘珈言,梅蓉,等.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肿瘤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05):152-153.

[3]孟祖东,杜天平,王玉,等.光动力疗法治疗恶性皮肤肿瘤及癌前期皮肤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9,18(04):348-350.

作者简介:张飞(1986-),女,籍贯:四川省成都市,工作单位: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学历:本科,职称:初级,研究方向:皮肤科护理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