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灌肠方法对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赵菲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赵菲,. 不同灌肠方法对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的疗效观察[J]. 肿瘤研究,2022.8. DOI:10.12721/ccn.2022.157044.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灌肠方法治疗恶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将 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用改良方法灌肠, 对照组用传统方法灌肠。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P<0.05) 。结论改良灌肠法明显提高了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
关键词: 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中药灌肠方法
DOI:10.12721/ccn.2022.157044
基金资助:

恶性肿瘤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 同时伴随着一系列并发症, 肠梗阻是其中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发病突然、进展迅速且病死率高, 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极其不利[1]。因此, 临床必须重视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护理工作。为探讨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案, 我院对收治的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分别采用传统灌肠和改良灌肠, 比较二者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

抽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80例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2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94例。观察组男56例, 女38例, 年龄43~76岁, 平均 (64.2±1.5) 岁;对照组男86例, 男54例,女32例, 年龄45~77岁, 平均 (64.7±1.6) 岁。本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且所有患者自愿参与。纳入标准: (1) 临床症状符合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诊断标准[2]; (2) 年龄:40~80岁; (3) 无认知交流障碍, 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 (1) 年龄超过80岁; (2) 严重感染者; (3) 精神病患者或既往有精神病史者。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 差异不明显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灌肠方法:

灌肠药方由番泻叶20g、炒莱菔子15g, 大黄、黄芪、枳实各10g, 甘草、芒硝各6g (后下) 组成, 方中药材经清水浸泡30min后进行水煎, 煎至200~300ml, 分2次进行保留灌肠, 药液温度控制在39℃~41℃, 装入250ml空盐水瓶中,套上瓶套倒挂输液架上, 插上输液管排气后连接 12 号消毒导尿管, 关闭调速器, 让患者排空大小便后, 取左侧卧位, 双膝屈曲, 臂部抬高 20 cm, 用石蜡油棉签润滑尿管和肛门周围, 将尿管缓缓插入肠内 25 ~ 30 cm。 打开调速器以 50 ~ 60滴 /min的速度滴注。 灌肠毕用纱布轻压肛门片刻, 协助患者取膝胸卧位 20 ~ 30 min。 保留时间越长越好。 避开经期每日或隔日一次, 15次为一疗程。 对照用传统灌肠方法, 将一次性灌肠器肛管涂石蜡油后轻轻插入肛内 15 ml,将 39℃~41℃的药液缓慢灌入。 疗程同上。 以上两组均在 2 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及结果。

1.3 护理观察方法  每日记录观察患者腹痛腹胀、排便排气,恶心呕吐等症状减轻以至消失时间。

1.4疗效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断疗效[3]。指标包括:胃肠功能, 临床体征及症状, 腹部X线检查 (肠腔汽液平面、肠腔积液) 。

2 结果

腹痛腹胀消失时间, 观察组平均为 ( 3.25±1.16) d,对照组为 ( 5.20 ±2.36) 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 t=3.82, P<0.01) 。排便排气消失时间;观察组为 ( 5.32±1.62) d,对照组为 ( 7.65 ±2.84) d。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 异 ( t=3.14, P<0.01 ) 。 腹部体征消失时间, 以肠腔汽液平面,肠腔积液减少等 体征好转消失时间 为准。 观察组平均为 ( 9.94 ±3.56) d, 对照组为 ( 14.12 ± 5.48) d。 两组比较差异明显 ( t=3.14, P<0.01) 。 以上结果显示观察组症状体征好转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 见表1) 。

表 1 不同灌肠方法效果比较 (例 )

7.png

讨论

晚期癌症并肠梗阻是由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4,5]。当患者发生肠梗阻时则会发生一系列的肠胃病变, 肠胃功能减弱, 可引发停止排便排气、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肠腔水肿、局部炎症、肿瘤溃破等均可能引发肠缺血绞窄、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等, 加上肿瘤所带来的危害, 极可能会导致患者病死。晚期癌症并肠梗阻5年生存率低于未并发肠梗阻[6,7,8]。及时有效的治疗肠梗阻对改善晚期癌症患者预后及延长其生存期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的灌肠法使用尿管细, 对肛肠刺激小, 深达 30 cm, 又可根 据个体差异灵活控制灌肠速度, 使药液滴速缓慢注入 。 让患者取膝胸卧位, 使药注流向结肠, 使 患者在灌肠过程中和灌肠结束, 便意减少到最低程度。 药液 在肠内保留 4 ~ 6 h,延长了药效时间, 故疗效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总有效率达 98%, 而对照组则为 66.7%, 症状体征改 善消失时间观察组也明显短于对照组 ( P<0.01), 而且使我 们看到了灌肠前后患者腹胀腹痛的变化, 均表明肛肠 滴入法效果好, 且经济实用。

[1]王阿曼, 宁振, 周涛, 等.晚期肿瘤合并恶性肠梗阻的预后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 2014, 22 (2) :379-383.

[2]宫玉典, 曲林涛, 程鑫, 等.结肠癌合并肠梗阻MRI影像特征[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 29 (4) :388-390.

[3]潘金华.艾迪注射液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恶性肠梗阻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 2012, 27 (10) :1239-1240.

[4]乔文辉, 杨磊, 李斌, 等.老年直肠癌术后并发肠梗阻的临床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35 (2) :323-325.

[5]Toth E, Zawadski A, Thorlacius H, et al.Gastrointestinal:Cholecystoduodenal fistula with gallstone-induced intestinal obstruction[J].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2013, 28 (2) :377.

[6]梁超, 郑丽平, 邓海燕, 等.中药灌肠方治疗癌性肠梗阻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 2017, 33 (4) :54-55.

[7]王红玲, 王俊涛, 张翼, 等.中药灌肠加穴位贴敷治疗癌性肠梗阻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 2015, 30 (7) :936-938.

[8]Tian R, Tan J T, Wang R L, et al.The role of intestinal mucosa oxidative stress in gut barrier dysfunction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 2013, 17 (3) :349-35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