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肿瘤是泌尿科常见肿瘤,疾病虽然可以通过手术治疗,但是复发率高。研究为了评价高危浅表性膀胱肿瘤使用经尿道电切术联合髂内动脉灌注治疗价值,展开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纳入我院收治的高危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50例,时间在2015年1月2019年1月。利用奇偶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尿道电切术联合髂内动脉灌注治疗。对照组,15例男性高危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10例女性患者;年龄60岁~87岁,平均年龄是(71.02±5.45)岁。观察组,18例男性高危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7例女性患者;年龄62岁~89岁,平均年龄是(71.46±5.73)岁。两组高危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资料相比,(P>0.05)统计学意义不存在。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选择膀胱截石位,硬膜外麻醉,使用广州云启医疗设备维修服务有限公司等离子电切镜,电切功率:160W、电凝功率:80W、液压:60cmH20,生理盐水灌洗,后将电切镜置如患者需要观察处,观察患者具体膀胱肿瘤位置,整体切除增生组织后安放导尿管,压迫患者的膀胱。术后为患者采用抗感染治疗,冲洗膀胱[1]。
观察组,接受经尿道电切术联合髂内动脉灌注治疗,局部麻醉后,为患者采用X线观察,于股动脉上进行穿刺和插管。穿刺成功后,对患者进行动脉造影,了解患者血供情况,明确靶血管。在患者手术期间,避开臀上动脉,在患者双侧髂内动脉注入300ng卡铂、60mg表阿霉素及20mg羟基喜树碱。后进行栓塞处理,水化治疗,将患者穿刺位置包扎。3周后检测患者膀胱,后实施膀胱肿瘤切除手术,联合灌注化疗[2]。
1.3 观察指标[3]
观察高危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的:(1)生活质量评分。(2)一年期间的疾病复发率。(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纤维生长因子水平(FGF)。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生活质量评分、VEGF、FGF,对比差异性采用t检验。使用(%)表示一年期间疾病的复发率,对比差异性采用卡方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两组高危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相比
观察组身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P<0.05)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生活质量评分相比 {x̄±s }
2.2 两组高危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一年期间的疾病复发率相比
在随访的一年期间,观察组出现2例复发,观察组复发率为8.00%。对照组出现9例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36.00%。两组高危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一年期间疾病复发率相比,(X2=5.7110,P=0.0168)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高危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VEGF和FGF对比
治疗前,两组VEGF和FGF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不存在。治疗后,观察组VEGF和FGF均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VEGF和FGF对比 {x̄±s }
3.讨论
膀胱肿瘤是临床上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可以降低手术的风险,术后切口出血的可能性可以有效控制,因此成为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式。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的优势在于:手术区域清晰,有效冲洗并且清除血液,扩张尿道。近年来,髂内动脉灌注治疗方式得到临床推广,经尿道电切术联合髂内动脉灌注治疗膀胱肿瘤,一方面,可以保留患者的膀胱功能,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复发率。采用经尿道电切术联合髂内动脉灌注治疗高危浅表性膀胱肿瘤,可以更好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肺疾病,采用经尿道膀胱电切术治疗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髂内动脉灌注治疗,肿瘤组织的抗癌药物浓度会达到峰值,增强肿瘤细胞的局部杀伤效果,还可以降低机体其他部位的药物浓度,降低化疗药物对其他组织的副作用与毒副反应[4]。根据数据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复发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纤维生长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总而言之,高危浅表性膀胱肿瘤使用经尿道电切术联合髂内动脉灌注治疗可以取得确切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雷普.经尿道电切术联合髂内动脉灌注治疗高危浅表性膀胱肿瘤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7):63-64.
[2] 张志华.评价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用于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4):54.
[3] 李国伟,郝建伟.比较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与传统开放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9,25(6):104-105.
[4] 王国桥,龚永明.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的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19):3441-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