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组成,不仅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还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另外,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改造、认识世界的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及时代变化而变化。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过程中,应始终秉承着与时俱进原则,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化文化等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
1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
1.1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经典”的社会学理论,其更擅长用矛盾冲突观念分析社会群体中存在的利益冲突,本身为一种社会经济学分析手段。其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部分内容。其中辩证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和本质。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的发展是由外部力量推动的。
1.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其主要来源于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及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以经济关系及社会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本身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另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更注重剖析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和生产的秘密,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方向。
2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时代化、中国化必要性
2.1中国化和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根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一种实践理论学说,其可以为改变现实世界提供指导。作为完整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发展性的特点,会随着人类实践发展而不断具体化,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即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反映时代特征、解答时代课题。除此之外,马克思主义具体化还表现在民族化、本土化方面,即准确把握不同民族、地区的发展进程,以及民族文化及社会特征等,从而因地制宜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及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提供指导。
2.2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前提和基础
新时期背景下,社会主要矛盾、社会思潮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为更好地指导人们改变现实世界,马克思主义必须要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创新现有的基础理论,即在继承前人优秀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更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让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科学性、先进性、生命力,从而为人类进步发展指明方向。另外。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时代化过程中,应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反映时代特征、解答时代课题,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为推进自身发展,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从而为无产阶级强大提供理论武器。
2.3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落脚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般与个别、个性与功能性是辩证统一的,认为人的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辩证过程,即由个别上升到认识,再由认识具体到个别。从马克思主义源头角度分析,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西欧情况而得出的一般性结论,再由个别到一般。因而马克思主义指导各国各民族实践过程即为由一般认识到个别认识的过程。对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过程中必须要经历从一般认识到个别认识的过程,即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化。
3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时代化、中国化的路径
3.1根据时代精神完善唯物辩证法哲学
唯物辩证法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为唯物辩证思维发展的高级形态,可以为人类认识社会提供有效指导。因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时代化过程中,应先实现唯物辩证法哲学时代化,即将时代精神融入到唯物辩证法哲学中,在不改变唯物主义及辩证法的前提下,根据社会实践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念和结构,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畴、内部联系的逻辑性、体系的严谨性等方面,并提出复杂和单一、模糊和清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升级辩证思维、扩展哲学的研究视野,从而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主义文化、政治、经济等服务。
3.2建立系统性的辩证思维形式
为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时代化,相关领域学者应不断精制思维工具,构建系统性的辩证思维形式,从而进一步推动辩证逻辑学科发展,使辩证逻辑真正成为逻辑。系统性的辩证思维形式构建时,应改变传统思维规律、方法,通过系统的辩证推理构建辩证思维形式,从而为辩证思维理论创新及突破服务。另外,概括辩证思维期间,应认识到辩证思维形式既要建立在普通逻辑的基础上,又要突破普通逻辑的局限性,进而使辩证思维成为真正的逻辑。除此之外,构建系统性的辩证思维形式过程中,要始终以静态逻辑关系、动态逻辑关系为核心,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般辩证推理、辩证博弈推理、辩证模态推理的推理形式。
3.3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中国化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基本概念创新、基本观念创新、市场基本规律总结等工作,并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便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指导。创新基本概念时,应重点区分“实现”与“价值”,以及“价值”与“使用价值”之间的联系。基本观点创新时,要重点创新劳动力价值实现论、劳动价值论、知识参与创造剩余价值论,以及广义资本论,以期能够为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等工作提供指导。总结市场基本规律过程中,可以从市场主体遵循的基本规律、市场机制遵循的基本规律、市场经济整体遵循的基本规律等角度展开分析,便于更全面把握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运行状态,从而为相关理论创新提供支撑。
3.4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理论创立过程中应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即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抓住本质,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内在机制,并以其主导整合马克思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进一步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力量,从而为社会发展等提供指导。另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理论应始终以加快现代中华文明建设及发展为目的,致力于增强综合国力、发展生产力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除此之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理论创建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政治主导的优势,坚持政治主导文明的正确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建设民主政治,以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水平,更好地承担新的使命。
4总结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时代化、中国化至关重要,不仅可以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先进性,还能够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需解决的问题提供指导。现阶段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时代化、中国化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系统性的辩证思维形式、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等措施实现“马克思主义”认识上的升华,从而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等工作提供指导。上文就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时代化、中国化展开深入探讨,总结了大量经验,希望可以为类似马克思主义研究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包心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创新理论体系[J].2022(6):17-20.
[2]赵英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创新理论体系[J].品位·经典,2023(11):25-27.
[3]李秋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发展创新研究[J].新丝路:上旬,2021,000(009):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