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措施研究
王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艳,.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措施研究[J].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2023.9. DOI:10.12721/ccn.2023.157321.
摘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语文教育渗透德育已成为重要课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的有效措施。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应通过选择适当的课文和阅读材料来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同时,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感教育和角色扮演等方法,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与语言表达能力。研究认为,通过有效的教学措施可以实现小学语文教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改进,以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塑造更具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公民。
关键词: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
DOI:10.12721/ccn.2023.157321
基金资助:

引言: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语文教育渗透德育已成为重要课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的有效措施。通过选择适当的课文和阅读材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同时,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感教育和角色扮演等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与语言表达能力。此外,家庭和社会环境也对德育的呵护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为语文教师和教育机构提供实用的指导,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改进,以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塑造更具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公民。

1.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概述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已成为教育界的研究重点。德育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道德品质的重要内容,而语文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核心学科,具备良好的渗透德育的潜力。在新课程标准框架下,语文教学的目标已更加明确,强调学生素养的培养与全面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充分考虑德育元素,通过选取符合时代特点和价值观的优秀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积极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品质意识。同时,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感教育和角色扮演等方法,使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人文关怀和情感熏陶,增强道德修养和道义触觉。此外,家庭和社会环境对于德育的影响也被广泛关注,学校需要积极与家长和社会共同合作,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2.教师角色与策略

2.1选取适当的课文和阅读材料

在新课程标准下,选取适当的课文和阅读材料是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关键措施之一。教师应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经典名著、现代文学作品、寓言故事等。这些材料应当具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感,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情感共鸣。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读、分析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背后的道德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语言表达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校本资源和社区资源,引入具有地方特色和社会关怀的阅读材料,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拓展他们的视野。

2.2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渗透德育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注重课文选择。选择具有积极正能量和道德价值的课文,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深入理解其中的道德含义和人生哲理。倡导师生互动。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育等方法,与学生进行真诚而平等的交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体验,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积极实践体验。通过组织参观、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道德行为的意义和影响,激发他们的实践兴趣和社会责任感。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促使学生在家庭和学校共同的引导下,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2.3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感教育和角色扮演等方法

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感教育和角色扮演等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创造力,通过提问、讨论和问题解决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文本中的道德问题和价值观。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态度,通过情感引导、情感交流和情感亲近等方式,让学生产生对道德的理解和认同,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角色扮演是一种情境模拟的学习方式,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学生能够亲身体验道德冲突和权衡,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敏感性和道德判断能力。通过启发式教学法、情感教育和角色扮演等方法,教师能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价值观念,在实际操作中促进他们的道德成长和品格塑造。

2.4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培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培养对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至关重要。教师需要具备以下方面的素养和能力:德育理论知识:熟悉德育理论,了解德育目标和价值观,掌握德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以便有效融入德育元素。课程设计能力:能够针对德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和任务,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道德启发和意义感。教学方法与策略:掌握启发式教学法、情感教育技巧和角色扮演等德育教学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师生互动与情感引导: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通过情感引导和鼓励,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德素养。自我反思与专业发展:具备良好的自我反思意识,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德育教学水平。

3.学生发展与素质提升

学生发展与素质提升是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目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升素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包括品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选择适当的课文和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道德问题,并将德育理念贯穿于日常教育中。注重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朗读、演讲、写作等,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技巧,使他们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教师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学习任务和管理规则,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教育他们遵守校园规范和社会公德。通过以上措施,教师能够全面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他们的素质提升和个人成长。

结束语

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将能够塑造学生的良好品德,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这不仅有助于他们成为优秀的个体,也为社会的建设做出了贡献。教育的力量是无限的,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为孩子们打开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王鹏.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措施研究[J].中国标准化,2022(14):212-214.

[2]肖瑞妍.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措施研究[C]//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2年第六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2:4.DOI:10.26914

[3]张玲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C]//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2未来教育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五).[出版者不详],2022:6.DOI:10.26914

[4]牟娅文.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策略[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年会论文集(上).[出版者不详],2021:3.DOI:10.26914

[5]马凤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措施研究[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年会论文集(上).[出版者不详],2021:3.DOI:10.2691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