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水资源勘测工作的重点研究
田家熠 冯渊 李瑜欣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田家熠 冯渊 李瑜欣,. 水文水资源勘测工作的重点研究[J]. 水资源研究进展,2024.12. DOI:10.12721/ccn.2024.157117.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类社会活动的不断拓展,水资源问题日益凸显。水资源的短缺、水环境的恶化以及水灾害的频发,已成为制约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水文水资源勘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水文水资源的全面勘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水资源的分布、数量、质量以及变化规律,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水文水资源勘测工作重点
DOI:10.12721/ccn.2024.157117
基金资助: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对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受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日益紧缺,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水文水资源勘测工作的重要性

1.1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基础资源,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水文水资源勘测工作在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水文水资源勘测,可以充分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储量、流向等情况,为合理规划和优化水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这有助于确定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量,预测干旱和水灾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水资源管理政策,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此外,水文水资源勘测也可以帮助监测水质情况,及时发现水体污染问题,为水环境保护提供支持。通过监测水质,可以有效识别水体中的污染源和污染物种类,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理和修复,保障饮用水安全和水生态环境健康。

1.2灾害预警与应急管理

水文水资源勘测工作在自然灾害预警和应急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降低灾害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的损失。在河流泛滥风险评估方面,水文水资源勘测可以帮助对河流流域地形、降雨情况等进行评估,及时发现河流泛滥的可能性,并采取预警和应急措施。这有助于减少洪涝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的生活和财产安全。此外,在洪涝灾害调查方面,水文水资源勘测也可以帮助实时监测降雨情况、水位变化等信息,为洪涝灾害的防范和救援提供及时有效的决策支持。加强灾害预警与应急管理,有助于提高社会整体抗灾能力,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水文水资源勘测工作的重点研究内容

2.1地表水与地下水勘测

地表水和地下水是重要的水资源,水文水资源勘测工作需要重点研究它们的分布、储量和变化情况。首先,对地表水的勘测可以通过测量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水位和流量来揭示其水资源的变化情况。这需要建立监测站点网络,采用现代化的遥感技术和地面监测设备,进行定期或实时的水位和流量测量。对地下水的勘测还涉及到测量井口水位、井水位、井水抽取量以及地下水化学成分等。这样的勘测工作可以帮助了解地下水的补给来源、补给量、递补和补偿关系等,为科学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依据。此外,还应考虑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比如地下水对地表水的补给,以及地表水对地下水的影响。

2.2水质监测

水质是衡量水体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水文水资源勘测工作需要重点研究水质的监测和评估方法。先确定水质监测指标,如溶解氧、氨氮、总磷等,在不同水体中建立适当的监测点位。可以采用现场测试仪器和实验室分析技术,定期对水样进行采集和检测。还需要研究水质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包括数据质量控制、统计分析等,以揭示水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规律。最后,基于水质监测结果,可以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并确定适当的治理和修复措施。水质监测的重点研究内容还包括新型污染物的监测技术、水体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的关系等,以更好地保障饮用水安全和水生态环境健康。

2.3湿地调查与修复

湿地是天然的水资源调节器、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和碳汇,水文水资源勘测工作应重点研究湿地资源的现状和功能。需要调查湿地的类型、分布范围和面积等基本信息,建立湿地数据库,形成湿地资源的分类和评价体系。还需要了解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研究湿地对水循环、洪涝调节、净化等方面的贡献。此外,还需要关注湿地的退化情况和原因,提出相应的修复和保护措施。湿地的调查和修复工作需要结合遥感技术、地面观测和实地调查,为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3.4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研究

水文水资源勘测工作还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包括对于城市供水、农田灌溉、工业用水等各个领域的水资源利用模式进行评估和优化。通过综合考虑水资源供需状况、水质要求、经济成本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规划和方案,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可以探讨新型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如雨水收集利用、海水淡化、水资源再生利用等,为水资源利用提供更多元化和可持续性的选择,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3水文水资源勘测工作的技术创新与应用

3.1遥感技术在水文水资源勘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卫星、飞机等远距离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水文水资源勘测领域。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地表水体信息,包括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体的大小、形态和变化。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可以快速获得水体覆盖范围、水体边界及水体的变化趋势,为水资源管理和动态监测提供重要依据。此外,遥感技术在水质监测方面也具有独特优势。通过遥感技术获取水体的光谱信息和反射率,可以推断水体的营养盐含量、浑浊度等水质参数,实现水质监测的遥感探测。

3.2物联网技术在水文水资源勘测中的创新应用

物联网技术是将传感器、通信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技术模式,可以实现远程、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在水文水资源勘测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谓开创了新的局面。通过部署水质传感器、水位传感器等设备,实现对水体各项指标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水质监测和水文资料采集的效率,同时使数据更加准确可靠。另外,物联网技术还能够实现远程遥控,及时调整和优化勘测设备,进一步提高水文水资源勘测的实用性和自动化水平。因此,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为水文水资源勘测带来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和思路,有望加快水资源勘测工作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

3.3人工智能技术在水文水资源勘测中的创新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前沿技术,其中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技术已经在水文水资源勘测领域取得了许多创新成果。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运用于水文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例如对流量、水位、降雨等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和预测。通过建立基于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的预测模型,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水资源的变化趋势,为水资源管理和规划提供预测支持。此外,通过建立水资源系统模型,结合人工智能算法进行仿真和优化,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另外,人工智能技术还可用于水灾风险评估和应急响应。通过建立水灾风险模型,可对洪涝、旱灾等灾害进行智能预警和应急响应,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结束语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工作对于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支持,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戚小龙.遥感技术在水文水资源工作中的应用[J].水上安全,2023,(10):61-63.

[2]王亚楠.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利用水文水资源[J].河南科技,2020,(16):73-74.

[3]蒋卫德.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J].智能城市,2018,4(07):154-155.

[4]陈甫,姚茂军,袁延秦.水文水资源勘测工作的重点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4):216.

[5]杨静.水文水资源勘测中遥感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2):22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