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药房服务中处方分析的重要性及作用分析
彭玲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彭玲,. 中药学药房服务中处方分析的重要性及作用分析[J]. 当代中医药,2023.9. DOI:10.12721/ccn.2023.157088.
摘要:
目的:研究中药学药房服务中处方分析的重要性与作用。方法:摘选2022年1月--2022年5月之间中药学药房中出具的处方作为研究范例,合计300份处方,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每组中均有150份处方,观察组展开处方分析,对照组未实施处方分析。记录并对比组间的分析效果。结果:中药方之中其成分较多的为:茯苓、山药、丹参、当归四种,所占比例为33.33%、20.00%、17.00%、16.67%。观察组中组方不合理占比9份,占比6.00%;对照组中组方不合理30份没占比为20.00%。前者数据低于后者,P<0.05有临床比较的意义。观察组中用药副作用反应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有临床比较的意义。结论:实施中药处方分析之后,可以实现中医药的合理应用,也对后续临床治疗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中药学药房服务处方分析重要性作用
DOI:10.12721/ccn.2023.157088
基金资助:

对于医院而言,药房是不可替代服务窗口之一,对进入药房中的处方,如何做好中药处方分析、药学服务工作则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同时也是能够显著提升医院治疗水准的方法[1]。通常情况下,中药处方为中医药治疗的资料依据,也是具体治疗方法的一种书面体现,若是在临床治疗期间,由于处方用药问题造成医疗事故的发生,轻则会影响治疗进展,重则会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威胁[2]。鉴于此,本文摘选2022年1月--2022年5月之间中药学药房中出具的处方作为研究范例,合计300份处方,解析其处方分析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摘选2022年1月--2022年5月之间中药学药房中出具的处方作为研究范例,合计300份处方,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每组中均有150份处方,观察组中处方中男性、女性各70例、80例,年龄范围26--64岁,年龄均数(45.00±13.00)岁,处方来源:消化内科30份,妇科40份,呼吸内科80份。对照组中处方中男性、女性各60例、90例,年龄范围27--64岁,年龄均数(45.50±13.50)岁,处方来源:消化内科40份,妇科50份,呼吸内科60份。对比两组临床资料数据均无差异性,即P>0.05,存在同质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不进行任何的处方分析工作,主要是给患者进行中药学药房服务,以告知中药使用方法为主,并且时刻告知患者,根据医嘱进行正确用药。

研究组则实施中药处方分析工作,其一,在开具了中药处方之后,必须由中药师展开处方分析操作,查阅中药配比的情况,了解处方中药物的中药药性、作用机制等等,对中药的组合、配比合理性加以分析,结合患者疾病,随后判定处方内容与患者所患疾病是否具有一定的相符性,符合则可以继续治疗,不符合则需与处方开具科室加以沟通,对处方开具成因展开进一步的了解,以此协助临床医师对处方加以调整,提升用药合理性。其二,在处方分析过程中,需对处方中所备注信息进行详细的阅读,将医师用药目的加以告知,进一步明确不同制备的方式药材饮片应该怎样服用,以患者的视角、医生治疗的视角思考处方是否合理,判断所用的药材饮片治疗效果是否有效,以此确保用药安全性。其三,在中药处方开具之后,需要展开药物配伍操作,主要是将处方之中的中药用药方法加以备注,以明确药物的使用方法。例如:种子、昆虫等药物,需经由煎煮之后融合到药性在饮剂之中,借此实现发挥功效的目的;若是材质较为坚硬的中药材,应该在用药之前将其打碎、掰开,以此能够发挥药性;若是中药材有药物毒副作用,应该事先进行处理,以此确保用药的安全性,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其四,对于药材煎煮方式而言,必须要重视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对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类型加以分析,不良反应成因加以研究,并展开详细的告知;同时还可以制作中药饮片的使用注意事项手册,加以宣传,以提升中药应用的针对性;另外,需对患者实施用药指导操作,分析临床处方中用到的中药药物类型,告知其详细的饮食禁忌以及生活习惯禁忌等等,还要展开中药学药房服务,以此使得在用药期间可以合理的应用临床所开具药物,加强患者安全、规范用药意识,以促进中药在疾病治疗中作用、功效等能够得到切实发挥。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组间中药成分使用的次数,计算其百分比。

把两组中药处方中的不合理应用率进行分析,同时对用药不良反应进行计算,并展开统计学处理。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4.0统计学软件作为数据分析的重要依据,计数资料则是以百分比进行表示,组间的数据对比以χ2检验,当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药成分使用次数的分析

中药方之中其成分较多的为:茯苓、山药、丹参、当归四种,所占比例为33.33%、20.00%、17.00%、16.67%,详细的数据显示如下:

表 1 分中药成分使用次数的分析[n=300/%]

image.png

2.2 处方不合理情况对比

观察组中组方不合理占比9份,占比6.00%;对照组中组方不合理30份没占比为20.00%。前者数据低于后者,P<0.05有临床比较的意义。

表 2 处方不合理情况对比[n/%]

image.png

2.3 用药副作用反应分析

观察组中用药副作用反应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有临床比较的意义。

表 3 用药副作用反应分析[n/%]

image.png

3. 讨论

在当前人们生活水准不断升高的背景下,中医治疗方法也愈来愈多的应用到了临床治疗中。因此,开展有效的中药处方分析以及提供专业的药学服务,不仅仅能根据患者的病情实施治疗,还能够合理分析处方中的不合理中药,继而促使医生制定出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剂,以此提升患者的用药治疗效果,提升总体的中药药剂成分的应用效率[3-4]

经过本研究得知:中药方之中其成分较多的为:茯苓、山药、丹参、当归四种,所占比例为33.33%、20.00%、17.00%、16.67%。观察组中组方不合理占比9份,占比6.00%;对照组中组方不合理30份没占比为20.00%。前者数据低于后者,P<0.05有临床比较的意义。观察组中用药副作用反应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有临床比较的意义。由此说明:中药处方经过分析,不但能够帮助医生和药师更加标准的书写中药处方,还能够能明确中药处方中主症,展开针对性的中药成分分析,随后得到更加准确的治疗方案,防止因为中药处方不合理造成医疗纠纷的发生,影响整体治疗效果[5]

综上所述,实施中药处方分析之后,可以实现中医药的合理应用,也对后续临床治疗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健. 中药学药房服务中处方分析的重要性及作用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132-134.

[2] 王丽华. 中药学药房服务中处方分析的重要性及作用分析[J]. 康颐,2022(13):203-205.

[3] 李妮,周文政. 分析中药学药房服务中处方分析的重要性及作用[J]. 医学美学美容,2021,30(2):72-73.

[4] 朱利洁. 分析我院易混淆药品和应对策略[J]. 继续医学教育,2019,33(12):145-147.

[5] 王晓辉. 中药房服务中处方分析的重要性及作用[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17):195-19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