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模式对儿科患者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价效果分析
孙一凡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孙一凡,. 舒适护理模式对儿科患者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价效果分析[J]. 中国儿科杂志,2022.12. DOI:10.12721/ccn.2022.158051.
摘要: 探究对儿科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对其临床护理满意度的应用效果。 方法 本文分析中心医院148例患者均于儿科接受病症诊断与治疗,入组时间为2018年3月-2020年3月,分组方式以随机数字表方式开展,分别采用舒适护理护理模式(实验组,n=74)及常规护理(对照组,n=7)开展临床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对儿科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及家属满意程度的提升,降低护患纠纷。
关键词: 舒适护理模式;儿科患者;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
DOI:10.12721/ccn.2022.158051
基金资助:

儿科属于医院的重要科室,主要工作内容为小儿时期的保健工作,身体发育工作和疾病预防工作,儿科主要负责对遗传代谢类病症、内分泌病症、肾脏病症、血液系统病症、消化类病症,传染病症、外科病症和急救病症等疾病进行治疗干预。由于患儿年龄的小、身体弱、免疫力低[1],必须强化临床护理措施对患儿进行干预,以保证患儿身心健康,优化临床治疗效果,所以本文就舒适护理模式对儿科患者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进行论述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实验研究的148例患者均于儿科接受病症诊断与治疗,入组时间为2018年3月-2020年3月,分组方式以随机数字表方式开展,实验组中,男女比例为38:36,最大与最小年龄分别为14岁和1岁,均值(6.52±1.33)岁;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39:35,最大与最小年龄分别为13岁和2岁,均值(6.61±1.42)岁。一般资料数据差异不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患儿护理,主要包括饮食指导,卫生宣教,用药安全指导等。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方式开展护理干预,护理方式如下:

1.2.1 舒适环境护理

在患儿入院后,由于患儿身体虚弱,必须为其准备舒适、安静、健康、温馨的治疗环境,由于儿科患者治疗周期比较长,且儿童身份特殊,无法表述自己的实际需求,护理人员必须综合考量儿童的内心需求,以合理为患儿准备需要的物品,包括文具,书籍,动画片等,及时帮助患儿更换体位,设置床护栏和扶手,以预防患儿跌倒坠床,降低患儿二次受到伤害的可能性。保障临床治疗的安全性。

1.2.2舒适心理护理

由于儿科患者年龄比较小,生活自理难度比较大,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大部分患儿认为医院治疗环境封闭,无法愉快的玩耍,影响其乐观和健康的心理,这就需要护理人员能够陪伴患儿,与患儿沟通交流创建,创设儿童喜欢的游戏,分析患儿不良心理情绪产生的原因,为患儿准备喜欢的食物,并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强化病症宣教,解决其疑虑,使其能够正确面对患儿病症,分析临床治疗成功案例情况,以促进患儿家属对患儿进行管理的能力的提升。

1.3 观察指标

制定满意度调查问卷,从临床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服务方式、护理服务效果等方面评估患者和家属的满意程度,调查结果以满意、一般和不满意进行展示[2]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效果录入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检验行t,表示用(x̄±s),计数资料检验行x2,表示用(%),P<0.05是统计学意义成立的依据。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

表:护理服务满意程度对比分析[n(%)]


截图1741681731.png3 讨论

采用舒适护理对儿科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可通过舒适环境护理,为患儿提供舒适温馨的治疗环境,切实满足患儿治疗期间的实际需求,通过舒适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儿烦躁不安和恐慌情绪,使其配合临床护理人员工作。

研究表明,实验组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98.65%显著高于对照组86.49%,差异显著,P<0.05,可见,采用舒适护理对儿科患者进行干预,可提升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模式对儿科患者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青, 曹民旭. 舒适护理管理对小儿急性哮喘患儿临床症状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改善作用[J]. 山西医药杂志, 2019, v.48(22):111-113.

[2]钱敏, 刘艳林, 孙雪,等. 自制水床式"鸟巢"结合体位舒适护理对早产儿早期生命体征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 v.23(20):129-13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