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癌性疼痛患者实施疼痛护理的价值
刘同合 刘俊玲 张嫣雯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同合 刘俊玲 张嫣雯,. 肿瘤科癌性疼痛患者实施疼痛护理的价值[J]. 肿瘤研究,2022.10. DOI:10.12721/ccn.2022.157062.
摘要:
目的研究肿瘤科癌性疼痛患者实施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摘选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肿瘤科76例癌性疼痛患者,随机抽取出38例,设定为A组,开展常规护理,其余38例,设定为B组,开展疼痛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结果。结果:护理后,B组患者的NRS评分与A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且B组患者的癌性疼痛知识知晓率、SF-36评分与A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肿瘤科癌性疼痛患者开展疼痛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癌性疼痛知识认知度,促进患者疼痛程度的缓解,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 肿瘤科;癌性疼痛患者;实施疼痛护理;价值
DOI:10.12721/ccn.2022.157062
基金资助:

肿瘤为临床常见疾病,在治疗过程中伴随的疼痛等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应当加强疼痛管理。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科逐渐开展无痛病房工作模式,实施疼痛专科护理,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由于护理人员与患者不重视疼痛管理,使得护理工作进展缓慢、无据可依且效果不佳。基于此,探究肿瘤科癌性疼痛患者实施疼痛护理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摘选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肿瘤科76例癌性疼痛患者,随机抽取出38例,设定为A组,开展常规护理,其余38例,设定为B组,开展疼痛护理,A组女20例、男18例;年龄37~78岁,平均年龄(53.14±5.12)岁;癌症类型:肺癌11例、胃癌9例、肠癌10例、乳腺癌6例、其他2例。B组女17例、男21例;年龄28~79岁,平均年龄(54.36±6.07)岁;癌症类型:肺癌13例、胃癌11例、肠癌7例、4例乳腺癌、其他3例。此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批准,且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显示(P>0.05),对比可行。

纳入标准:①所有入组者均经临床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②预计生存期>3个月;③NRS评分>4分;④患者及(或)家属均自意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①非癌性疼痛者;②精神、认知以及语言表达有障碍,无法正常沟通交流者;③合并免疫系统病变者;④长时间酗酒或者滥用药物者;⑤脏器功能衰竭者。

1.2方法

A组采取常规护理。B组在A组的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疼痛评估。责任护士向患者介绍疼痛评分标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在患者表明已清楚知晓后再行动态疼痛评估,如实记录每次评估结果,耐心倾听患者自述疼痛情况,观察患者在疼痛期间是否伴有形体表现,依据动态疼痛评估结果记录,同主治医师一起制定干预方案。(2)健康教育。除了向患者介绍肺癌治疗与护理注意事项外,告知患者疼痛引起的原因,应向患者介绍术后镇痛方案,包括具体镇痛方式、镇痛药物、作用机理、镇痛效果持续时间等内容,同时强调遵医行镇痛治疗效果更好。(3)镇痛方案。采取药物镇痛时,需同主治医师一起,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疼痛情况等选择镇痛药物、适宜的给药方式、给药间隔,叮嘱患者遵医用药,用药期间任何不适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4)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增加日常巡视次数,明确患者心理需求;每日晚餐后1h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实施音乐减压疗法,30min/次,体位不限,以自身舒适为原则,同时联合呼吸疗法,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修养环境;日常可安排看电视、下象棋等,转移患者注意力。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NRS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癌痛知识知晓率,对比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NRS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NRS评分对比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但护理后,B组患者的NRS评分与A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详见表1。

 3.png

2.2对比两组患者的癌痛知识知晓率

护理后,B组的癌痛知识知晓率(97.36%)与A组的81.57%相比明显更高(P<0.05)。详见表2。

 4.png

2.3对比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SF-36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但护理后,B组各项SF-36评分与A组相比均明显更高(P<0.05)。详见表3。

 5.png

3讨论

恶性肿瘤在临床上极为常见,伴随癌症的进展,机体各个组织和细胞均会受到严重损伤,造成神经性疼痛发生。癌症患者在一定程度上会呈现癌性疼痛,一直困扰着患者的生活,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癌性疼痛会导致生理、病理反应,进而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比如焦虑、抑郁等,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癌痛如果无法满意控制,不但会使患者痛苦提升,而且可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因此,在临床上极为重视对癌症患者的疼痛干预。然而,癌症患者对止痛药物耐受性和成瘾性表示担心,也会产生认知误区,在疼痛严重时才服用止痛药物,很多患者在控制主疼痛后,使用止痛药也立即停止,对疼痛连续性治疗造成严重影响。癌症患者在晚期会采用化疗方式对其病情进行控制,依据病因,可将癌性疼痛消除,然而化疗在开展过程中却会有不良反应发生,比如恶心、呕吐等,且会发生药物外渗情况,进而造成肌腱挛缩、神经功能发生障碍,使得患者疼痛感受增加。疼痛护理作为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应用于癌性疼痛患者中可获得满意的效果,通过查证,找到缓解癌痛的护理措施,以患者的具体情况为依据对护理方案进行制定,通过心理干预,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心理,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和配合度;通过各种疼痛护理干预对患者疼痛进行缓解;通过饮食护理干预对患者营养进行补充,提升患者免疫力;通过环境护理,保证患者身心处于舒适的状态,对患者癌性疼痛进行缓解和改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癌性疼痛患者中开展疼痛护理可获得满意的效果,不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而且可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提升,应用价值较高,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周玲.肿瘤科患者癌性疼痛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J].人人健康,2019(24):150.

[2]张小银.对癌性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4):228-229.

[3]薛圣萍.疼痛护理用于肿瘤患者护理的效果评估[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3):119-12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