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胃肠道肿瘤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例如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等。由于胃肠道肿瘤在早起没有特异性表现,症状类似于胃炎等消化道疾病,斯所以不容易引起患者的重视,也具有较高的漏诊率,当确诊疾病时很多患者的病情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此时治疗难度会显著增加[1]。针对晚期胃肠道肿瘤,其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化疗和放疗。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外科手术切除加放化疗或二者联合应用来进行姑息性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且预后差。即便采用手术治疗也有一定的几率出现复发或者因病情加重死亡,特别是一些体质较差和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高龄患者[2]。本研究主要分析外科手术治疗晚期胃肠肿瘤的效果,特选取本人进修科室2022年1月到2022年9月的外科手术治疗的晚期胃肠肿瘤患者展开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之间接收的晚期胃肠肿瘤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男性和女性分别55例和45例,年龄44-70岁,均值56.39岁,所有患者在阅读本院知情同意书后均签字确认加入本研究,无中途退出情形。
1.2方法
针对晚期胃肠肿瘤病人肿瘤的大小,部位和自身条件,100例胃肠肿瘤病人选用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手术,包括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23例,胃楔形切除10例,远端胃大部分切除9例。24例患者行肠段切除术,12例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2例患者行肿块切除。
1.3观察指标
观察术后临床疗效。包括痊愈率、死亡率和术后复发率。
2.结果
2.1术后临床疗效
晚期胃肠肿瘤患者的发病部位包括胃部、十二指肠、小肠、结肠、肠系膜、经过外科手术治疗后共有53例患者痊愈、22例患者死亡和25例患者复发,痊愈率为53%,死亡率22%,复发率2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术后临床疗效(n/%)
3.讨论
晚期胃肠道肿瘤包括食管胃交界区腺癌、胃癌及胰头癌等。胃肠道肿瘤的发生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在其形成过程中往往涉及到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目前研究表明,某些基因表达异常或表型改变与消化道恶性肿瘤有密切关系,其中以P53基因突变最为常见,它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参与了胃肠癌发病机制中许多重要的环节。此外,还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特别是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及转录后调控因子(metabase)家族成员都对胃癌发生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因此,p53及其相关基因被认为是肿瘤学领域一个新方向[3]。饮食习惯和精神压力在胃肠道肿瘤的形成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饮食中盐摄入过多或缺乏维生素E可增加胃癌发病率;而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下的人更容易患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病,生活方式不健康则会加重患者心理负担,使他们对疾病的易感性增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发生改变,使得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尤其是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越来越常见。由于肿瘤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因此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很大影响,同时也给家庭带来巨大经济压力,使许多家庭不堪重负。为了改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积极寻找新的治疗手段以延长生命,降低病死率。根据临床经验,认为针对晚期胃肠道肿瘤采用手术治疗可以延长生存期,效果比较显著。外科手术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的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和对疾病认识程度,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例如:(1)对于不能耐受全胃肠外营养或长期使用化疗药物的中晚期胃癌病人可以采用全胃切除;(2)对于无法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或者术后生活质量差的早期癌,如食管癌、贲门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病例可选用经腹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3)由于消化道重建难度较大,而腹腔镜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在一些难以根治的恶性肿瘤中也能获得良好疗效。目前,我国胃癌发病率居世界第6位,死亡率位于第四位,其中70%~80%为进展期胃癌。近年来随着内镜及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术式被应用于临床,如经鼻蝶入路联合空肠Roux—en Horn吻合术、鼻肠管代食管行姑息性切除术以及腹壁下淋巴囊成形等,这些新术式均取得了较好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晚期胃肠肿瘤患者的发病部位包括胃部、十二指肠、小肠、结肠、肠系膜、经过外科手术治疗后共有53例患者痊愈、22例患者死亡和25例患者复发,痊愈率为53%,死亡率22%,复发率25%。这符合临床相关研究结果[4]。外科手术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之后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术后化疗的不良反应;②手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吻合口瘘等。③正确选择合理有效的药物及剂量是保证疗效和减少毒副反应的关键。④在进行姑息性外科处理时,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胃肠功能[5]。
外科手术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而且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但术后复发率仍然很高,因此如何减少复发就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抗肿瘤药物被发现并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其中阿霉素作为一种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癌药物,在消化道肿瘤外科领域得到广泛使用。笔者希望在日后的研究中能够进一步对于降低外科手术治疗晚期胃肠肿瘤复发率的方法进行研究,从而提高手术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
综上所述,晚期胃肠肿瘤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比较显著,但不可避免的是部分患者出现死亡和复发的情况,需结合患者的个人身体状况和病情对治疗方案加以选择,降低患者死亡率和复发率。
参考文献:
[1]陈永和,彭俊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临床应对胃肠肿瘤的策略[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20,23(2):I0007-I0010.
[2]王雅琪,章真.放射治疗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等待观察策略中的作用[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20,23(3):252-257.
[3]张鹏,曾祥宇,陶凯雄.2021V1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更新解读[J].临床外科杂志,2022,30(1):13-16.
[4]侯广杰,连戈,郭宝峰,等.胸腹腔镜联合切除局部晚期食管癌手术视频要点[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20,27(6):627-628.
[5]李勇,秦建军,王镇,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食管癌患者外科诊治对策[J].中华肿瘤杂志,2020,42(4):29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