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在开展各项治疗与护理期间,具有许多危险因素,其是出现职业性损伤的一个危险群体,而在肿瘤科中的护士所受到的职业性损伤与其各项防护除具有各类一般特征以外,还具有相应的特殊性。需要经常接触放射性诊断和治疗后的病人,对于开展放射性药物诊断与治疗的患者而言,在其机体中均具有一定活度的药物,使得这类患者变成了潜在性辐射源[1];同时可能每天都要接触化疗药物,有研究显示,对于接触到化疗类药物的护士而言,其总的畸变率、微核细胞率与非肿瘤科中的护士相比显著性更高,在淋巴细胞中的DNA也会出现损伤。并且,在化疗科中的护士总的自然流产率与正常妊娠者相比显著性更高,其不良结局随着接触到化疗类药物水平的增高而逐步增多[2]。有研究人员对共590位护士所进行的715次妊娠实施了研究、分析,指出了在孕期中接触到抗癌类药物的护士,其总的足月产率、总的自然流产率、子代出生的总缺陷率与没有接触相比显著性更高[3]。所以,怎样防止肿瘤科中的护士在孕期受到各类职业性损伤,保障其安全性,变成了急需处理的关键性问题。现将我科针对孕期医护人员的防护措施介绍如下。
1 加强职业安全培训
部分医务人员自身的职业安全及防护观念、意识均较弱。我科对准备怀孕或是处在怀孕阶段中的护士制订出更为健全的培训教育方案,包括一般职业安全培训和辐射防护专科培训,并定同时开展防核辐射演练,提升辐射防护有关的观念、意识。
2 合理排班,尽量远离辐射源,避免接触化疗药物
科室合理排班,让孕期护士尽量避开直接接触化疗药物的班次,如必须接触化疗药物,护士做好防护工作,戴双层口罩及双层手套,接触完后立即洗手;孕期护士每人随身配备个人剂量当量(率)监测报警仪,上班期间随身携带,并在护士站放置一台,一旦辐射剂量率超过设定的标准,就会发出警报声来提醒工作人员;上班期间穿孕妇专用防护服,最大限度远离辐射源。
3 骨显像检查的病房管理
3.1骨显像检查患者的管理
由责任护士对将行骨扫描的患者及家属于前一天进行系统健康宣教。宣教内容包括:1)、骨扫描检查一般知识;2)、患者在做完骨扫描检查后可在人少、开放的场所停留大于4小时,饮水大于2000ml,促进显影剂的排出;3)、患者下午四点后再返回病房,保持病房的通风,并与家属保持一米以外的距离;4)、在患者病床旁配备专用型污物袋,并制订出更具针对性的交接班方案。参照射线防护有关的知识,告诉患者在骨显像检测结束后不可以随便走动、注意排泄物处理;5)、对患者实施心理开导,全方位地清除出其所出现的焦躁感、惧怕感,提升其对抗疾病的自信心。
3.2骨显像检查医护的管理
1)科室对医护人员进行辐射防护有关的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辐射防护基础知识、防护用具的配备和使用、辐射防护综合措施。2)、由主班老师前一天在医护微信群里告知所有医务人员第二天行骨扫描患者的情况,让医务人员心中有数,更好的避开与骨扫描患者间进行近距离接触,尽量远离辐射源。3)、对于将行骨扫描的患者,由医生前一天停止第二天所有治疗医嘱。一般骨扫描患者当日不进行任何输液等治疗,对于必须做治疗的患者,记录其注射骨显像剂的时间,6小时后方可进行治疗,做治疗时要求护士必须穿铅衣。
4 化学消毒剂与防腐剂的各项管理
医院长时间应用的含氯消毒剂、甲苯等均具有相应的挥发性,可以经过皮肤、消化系统等而进入至人的机体中,对生殖、免疫等有关的系统带来许多影响。长时间暴露在各类微量型有害气体中,会引发有害气体相加,这一慢性且远期性效应大多不会被关注[4]。孕期护士在接触到化学类消毒剂期间,需要戴好口罩、手套,必要时戴眼罩,标本袋严密密封,标本间应有排风设备,定时对麻醉机的各项性能实施检测,防止气体泄漏。
5 人文关怀
在孕期中,十分良好的身心状态能够让胎儿获得更为健康地生长、发育[5]。我科重视护士孕期心理卫生保健,管理人员需要构建团结协作的工作环境,创建十分良好的人际氛围,使得护士能够全方位掌握减少各类压力的职业性技巧[6]。
在孕期中的护士需要面临许多职业性健康高危因素,这类因素对胎儿、母体均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在开展职业性安全指导与教育、科学且高效地分配各项工作、实施人文关怀后,能够提升孕期护士的安全性。但是,现阶段,护士群体出现了生育高峰,因为护士编制相对来说不足,所以,无法满足于孕期护士的各项工作安排,护士仅可以借助请病假以实施自主保护,进而引发了更多的护士缺编。为此,提升孕期护士的安全性需要管理部门、护士自身等许多方面一同进行努力,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陈正萍,易吉秀,凌冰,等.131I二次治疗Graves甲亢对患者血清相关指标及甲减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18):61-64.
[2] 孙晓玲,徐桂强,刘均凤,等.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调查及其对策[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8,17(5):440-443.
[3] 曾雨.孕前准备与优生[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6:110-129.
[4感染手术终末消毒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9,19(1):123-127.
[5] 黄忠琴,李彩霞,李爱惠,等.产科门诊初孕妇孕产期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36):4432-4435.
[6] 邵赛丹,张王琴,邱晓娟,等.团体心理辅导对新护士入职初期心理压力影响的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3):335-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