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恶性肿瘤作为研究方向,脑肿瘤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就目前而言,针对临床治疗效果,其效果尚不理想。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效果同样不佳,伴随预后相对不足的问题,复发情况十分常见,对患者生命安全影响严重。借助放疗、化疗治疗,同样存在一定的问题。相关研究指出,在化疗的基础上,配合靶向治疗,对于脑肿瘤患者而言,效果良好[1]。本文以2019年7月到2020年9月作为时间节点,围绕48例脑肿瘤患者,对化疗配合靶向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9年7月到2020年9月作为资料收集时间,完成对48例脑肿瘤患者的资料收集。借助数表法完成分组,对照组24例,观察组24例。
对照组:男/女=14/10人,年龄32~76岁,均值(49.58±2.36)岁。肿瘤分类:胶质细胞瘤16例,脑膜瘤5例,颅内转移瘤3例。
观察组:男/女=13/11人,年龄33~77岁,均值(50.14±2.42)岁。肿瘤分类:胶质细胞瘤17例,脑膜瘤3例,颅内转移瘤4例。
本文涉及研究符合伦理委员会要求,已完成批准,患者对全部研究知情,完成知情同意书签署,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化疗治疗。涉及药物为替莫唑胺,治疗时间为5d,药物剂量以体积计算作为参考,为125mg/m²。
观察组:化疗治疗,配合靶向治疗。化疗治疗与对照组一致。靶向治疗涉及药物为贝伐单抗,以25mg/mL作为标准剂量,借助静脉推注方式完成给药,两组均完成1个疗程治疗,28d/疗程。
1.3 观察范围
治疗效果:(1)完全缓解:病灶消失完全。(2)部分缓解:基线病灶长径缩小,总和缩小在30%以上。(3)进展:基线病灶长径增加,总和增加在20%以上或者基线病灶长径缩小,总和缩小在30%以下。临床效果有效率包括完全缓解以及部分缓解。
生活质量:借助Karnofsky评分完成评价。(1)提高:评分提高在10分以上。(2)稳定:评分提高低于10分或者下降高于10分。(3)下降:评分下降高于10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效果
结合表1,就两组临床效果而言,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更高,P<0.05。
表 1 临床效果对比[例(%)]
2.2 生活质量
结合表2,对比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改善情况更加良好,P<0.05。
表 2 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例(%)]
3 结论
针对脑肿瘤患者,致死率较高,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存在明显,对患者身心伤害严重。针对全脑放疗应用,其在患者生命周期延长中,效果显著。但是全脑放疗局限性同样较为明显,使用中的局部放射剂量,无法实现肿瘤细胞杀死的彻底性,治疗失败概率相对较高。结合临床研究,应用全身化疗可完成治疗,但是相关药物很难从血脑屏障中透过,因此在浓度上无法达到要求,治疗效果理想化程度不高。
近年来,靶向治疗在临床研究中较为多见,其主要涉及使用药物为贝伐单抗,也被称为阿瓦斯汀,属于单克隆lgG1抗体,将其应用在脑肿瘤患者中,可有效实现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活性的抑制,使其避免与内皮细胞表面受体反应,完成对病灶转移的抑制。同时,针对脑肿瘤治疗,放疗、化疗同样是较为常用的方法,涉及药物使用为替莫唑胺,属于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在抗肿瘤活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化疗中起到辅助作用。同时,就替莫唑胺本身而言,其并不具有活性,属于前体药物,可在人体内水解,抗肿瘤效果显著。借助化疗配合靶向治疗,对脑肿瘤治疗而言,效果较为明显,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可实现对病灶转移的有效控制,使患者病情进展得到延缓,使其生命长度得以延长。结合本文研究,针对治疗效果,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应用化疗配合靶向治疗,可实现治疗有效率的提升,使患者病情进展得到控制,延长其生存期[2]。
综上所述,在恶性肿瘤中,脑肿瘤具有较高的危险度,临床治疗较为困难,同时,治愈性较低。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多以延长患者寿命作为最终目的。针对脑肿瘤患者而言,借助化疗,配合靶向治疗,效果显著,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十华,李华.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在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5):77-79.
[2]杨红雨.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在脑肿瘤患者中的疗效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