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医院感染为新生儿重症科的一种较为常见且严重的病症,以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消化道感染、皮肤感染、血流感染等为主要特征,可增加新生儿的生命负担,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的血流感染和肺部感染,同时也有中枢神经障碍、肾功能衰竭等问题伴发[1-2]。本病起病急骤、病程进展迅速且较为危重,新生儿患则极易发生昏迷、休克,促使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故在积极展开救治的同时,重视袋鼠式护理干预工作的开展意义十分突出[3-4]。本次研究就相关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新生儿患者予以抽取,就袋鼠式护理模式实施效果展开探讨,现总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按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新生儿患者共计70例,病例搜集地点均为我院,搜集时间段介于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期间,随机做规范的分组处理。各35例。观察组参与者中,男性患儿共涉37例,女性患儿共涉33例,胎龄抽取以30~37周为区间,平均测验值经计算为(34.78±2.85)周。对照组参与者中,男性患儿共涉32例,女性患儿共涉38例,胎龄抽取以31~36周为区间,平均测验值经计算为(35.12±2.55)周,组间基线资料可比(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展开临床、影像学检查,对本病确诊,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2)患儿生命体征趋于稳定状态;(3)具备袋鼠式护理条件,对本病实施袋鼠式护理予以自愿接受者;(4)患儿家长知情同意,并报经伦理审批,资料齐全,未见缺项。
排除标准:(1)合并先天性疾病控制效果不佳者;(2)不愿意配合此研究者;(3)伴有其他严重功能损伤者。
1.3方法
对照组:本组运用常规干预方案,即遵医对新生儿患者病情予以监护,就个体化成长营养方案予以制定。
观察组:本组运用袋鼠式护理干预模式。(1)构建护理干预小组:对袋鼠式护理小组构建,加强培训,以新生儿患者出生年龄、体重、基本生命体征、感染情况、感染部位等为主要内容,就护理流程予以优化。每日对护理物品定时检查,就个性化护理建立,就静脉通道予以建立,以防抢救,可及时补液,对生命体征加强监测,以防新生儿有其他合并病症发生。(2)心理抚慰干预:新生儿在出生后,因环境变化而产生不安,再加之感染,增加了身体的不适感,会增加婴儿啼哭的频率,护理人员应对新生儿的生活习惯、状态予以掌握,并加强鼓励,可以以抚摸的形式给新生儿增加安全感,以使患儿保持情绪稳定,利于恢复和健康成长。(3)袋鼠式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的环境予以加强防控,防范病毒感染。规范重症监护室的清洁,消毒用品要有保证专人专用,此外,医护人员也要勤做消毒。袋鼠式护理可以在产前取类固醇加以注射,使新生儿的肺功能予以加强。每次让父母进入重症监护室时,要做好消毒工作,尤其是直接接触新生儿宝宝,更要做好无菌环境。同时,可增加母亲和新生儿的皮肤接触,给予新生儿母乳喂养,每次接触时间要合理设置,确保在1~2小时内。(4)重症监护室感染护理干预:新生儿在重症监护病易发生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消化道感染、皮肤感染、血流感染等不良事件,护理人员要予以关注,并对患儿及时干预治疗,促进患儿早日脱离危险。(5)饮食干预:经控制病情平稳后,可取易吸收食物、母乳、营养剂给入,注重营养补给,促进新生儿发育。(6)健康宣教:就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病因予以详细指导,实时对新生儿进行生命体征监测,严格遵医用药,取得家属配合,以发挥袋鼠式护理全方位、多层面的效果。
1.4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参与者临床护理效果评分指标观测值,即对护理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其中显效(无明显感染,日渐痊愈),有效(轻微感染,逐渐恢复),无效(感染严重,恢复较慢),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
(2)对比两组参与者感染率:包括肺部感染、血流感染、尿路感染、消化道感染、皮肤感染等。
(3)对比两组参与者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前后临床表现对比,即呼吸频率、心率、疼痛程度、睡眠时间。
(4)对比两组参与者护理满意度:即在开展干预前后,运用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展开护理满意度的评定: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测验数据均在SPSS22.0中精准录入,组间计数在表述时,通过(%)进行,经χ²检验完成结果的获取,组间计量在表述时,通过()进行,经t检验完成结果的获取(P<0.05)
2 结果
2.1 两组所涉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评分指标观测值对比
经展开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评分指标,即对比实施袋鼠式护理干预的总有效率,包括新生儿心肺是否正常,是否感染病毒,是否出现危机生命安全的症状,新生儿是否着装发育成长等因素进行观测,相较对照组均呈更少显示(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所涉患者临床疗效评分指标观测值观测值对比 [n(%)]
2.2 两组所涉患者医院感染率指标监测值对比
两组在实施干预前,经对感染指标即肺部、血流、消化道、皮肤进行检测,未见差异性(P>0.05),在干预后,各项检测值均有降低,且与对照组数据进行比较,观察组居更高水平(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所涉患者医院感染率指标监测值对比[n(%)]2.3两组所涉患者呼吸频率、心率、疼痛程度、睡眠时间对比
经展开对两组所涉新生儿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疼痛程度、睡眠时间对比,观察组的新生儿患者各项数据均较对照组呈更优显示(P<0.05)。见表3。
表3 两组所涉患者呼吸频率、心率、睡眠时间对比 [()]分
2.4两组所涉患者家属对袋鼠式护理满意度评估值对比
对两组所纳入参与者家属对袋鼠式护理满意度评估值展开对比,经袋鼠式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新生儿家属满意度评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所涉患者家属对袋鼠式护理满意度评估值对比 [n(%)
3 讨论
在针对重症监护病房发生感染的新生儿患者实施袋鼠式护理干预时,若护理工作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则预后欠佳。袋鼠式护理干预,可增强新生儿的感全感,以母亲与新生儿皮肤接触的形式,对新生儿予以照顾,增强新生儿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针对所纳入的患者运用袋鼠式护理干预,经对护理小组予以构建,可为袋鼠式护理工作的安全性、科学性提供保障[5-6]。护理人员经严格培训,坚持以患儿为本的原则,明确分工,确保各项护理工作的积极落实,可使护理工作效率明显增强。经开展心理抚慰干预,可确保新生儿尽早适应母体外的环境,确保患儿的情绪稳定,促进患儿的恢复与成长[7-8]。经行袋鼠式护理干预,行抚触护理,利于患儿心肺功能的增强,利于患儿的生长发育。经行饮食干预,待病情好转后取营养素配比合理,取营养剂、母乳等液体注射给入,可促进机体健康成长。经行健康宣教干预,对袋鼠式护理重要性明确,可提升患者家属积极配合,遵医用药,保障临床安全。本次研究结果也表明,观察组护理指标(总有效率)观测值、临床表现监测值、护理满意度评估值等数据均较对照组更优。
综上,针对重症监护病房发生感染的新生儿患者,重视袋鼠式护理模式的实施,可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降低临床不良症状的出现,稳定新生儿患者的情绪状态,改善新生儿患者生存质量,且可保障临床安全。
参考文献:
[1]王莉.袋鼠式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20):180-182.
[2]周明英,张楚卿.袋鼠式护理联合鸟巢式护理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康复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9):40-42.
[3]黄莹,徐萌.袋鼠式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8):147-149.
[4]黄玉兰,黄晓愈.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1,8(04):673-674.
[5]钱晶京,姚希,任军红,蒙景雯,杜雪燕,李六亿.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22):3503-3506.
[6]孟雪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对早产儿实施袋鼠式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包头医学,2020,44(03):54-56.
[7]刘新颖.袋鼠式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08):159-161.
[8]陈晓艳.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实施袋鼠式护理的影响因素以及解决措施[J].包头医学,2019,43(03):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