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纵膈肿瘤术后不置胸管的护理效果观察
柳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柳芳,. 胸腔镜纵膈肿瘤术后不置胸管的护理效果观察[J]. 肿瘤研究,2022.11. DOI:10.12721/ccn.2022.157077.
摘要: 目的 研究胸腔镜纵膈肿瘤术后不置胸管的护理效果观察。 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治疗的胸腔镜纵膈肿瘤手术患者40例,均实施良好的护理措施,观察所有患者治疗情况,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SAS、SDS评分。 结果 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后,无1例死亡,术后出现1例低氧血症,对症处理后消失,出现22例胸腔出血者,使用胸腔镜检查成功之血。护理后所有患者生活质量、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 对于胸腔镜纵膈肿瘤手术患者,可实施良好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升手术效果,且术后生活质量获得提升,值得应用。
关键词: 胸腔镜;纵膈肿瘤术;护理;不置胸管
DOI:10.12721/ccn.2022.157077
基金资助:

胸腔镜手术主要是利用现代电视摄影技术与科技的诊疗手术,在临床有创伤小,患者疼痛较轻,且疗效较高[1]。由于胸腔镜能够起到放大且成像较为高清,手术视野较为广泛,临床手术较为安全,已经成为临床广泛使用的设备。与常规的手术方法相比,医师通过监视屏幕观看手术,术野在一定程度上较为开阔,且胸腔镜有放大的作用,能够高清成像,有利于手术的严格执行[2]。在纵膈肿瘤治疗期间,使用胸腔镜手术治疗,术后不置胸管引流,配合手术期护理措施,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本文通过将其纳入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调40例在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治疗的纵膈肿瘤手术患者,均实施胸腔镜治疗,均实施良好的护理措施。纳入标准:所有患者术后均不置胸管,均知晓本文研究且愿意参加。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无法积极配合研究者。其中女性15例,男性25例,年龄为2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54±4.58)岁;病程为5天-10年,平均病程为(4.54±0.58)年;肿瘤偏向左胸者18例,偏向右胸者22例;主要局限于前纵膈21例,后纵膈19例。

1.2 方法

术前护理:由于患者家属对该手术了解不够,会出现紧张不安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并告知患者与家属手术流程,预后、注意事项,便于缓解患者不良心理。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交流,耐心向患者讲解,对术后不置胸管的优点进行讲解,并指导家属相关配合工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同时讲解成功治疗案例,消除患者顾虑,确保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并及时进行呼吸道准备,有效预防患者肺部感染,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戒烟1周,减少呼吸道分泌物。肺部并发症者,及时使用抗生素与雾化吸入治疗,及时排痰。

术后护理:术后检测血氧饱和度,观察患者心率与血压,同时排除胸腔内潜在出血现象。对患者呼吸情况观察,记录意识与面色,了解患者出血情况。同时观察伤口出血情况,渗血患者及时评估其渗血量。术后常规超声雾化吸入,定期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观察呼吸情况,预防气胸发生。

1.3 观察指标

使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越高;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综合心理状态评定,总分均为80,分数越高相关症状越严重[3]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手术情况

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后,无1例死亡,术后出现1例低氧血症,对症处理后消失,出现22例胸腔出血者,使用胸腔镜检查成功之血。

2.2所有患者生活质量、情绪评分

护理后所有患者生活质量、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所有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绪(分)

12345.png

3 讨论

目前临床较多的开胸手术均能通过胸腔镜进行,减轻患者的创伤,对于肺功能较差或不支持常规开胸手术的患者,使用胸腔镜能够更好的缓解患者痛苦[4]。随着胸腔镜技术不断完善,使用其治疗纵膈肿瘤疾病,术后不置胸管,已经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需要在手术期间配合良好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整体治疗效果。

本文通过将良好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后,无1例死亡,术后出现1例低氧血症,对症处理后消失,出现22例胸腔出血者,使用胸腔镜检查成功之血。护理后所有患者生活质量、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围手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配合术前心理疏导,能够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疏导,确保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并及时对患者进行呼吸道准备,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在术后检测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实际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出现异常后及时采取对应措施[5]。同时观察患者出血情况,对出血症状实施预防与处理,促进患者痰液及时排出,确保患者早日康复。实施全面化护理措施,可积极预防患者并发症,改善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胸腔镜下纵隔肿瘤术患者,术后不置胸管,可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有效好转,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仲文娟.综合护理在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326-327.

[2]刘泉,林春娥.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纵膈肿瘤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1):77-80.

[3]王明欢,王君慧,夏莹等.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4):472-476.

[4]李伟民.电视胸腔镜手术切除后纵膈良性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8,21(16):1827-1831.

[5]唐东方.胸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1):2060-206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