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老年精神病患者数量在人口老龄化时代到来后日益增多,情感障碍、妄想等是其主要临床表现,药物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法[1]。本研究统计分析了2020年2月-2023年2月本院老年精神病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探讨了老年精神病患者治疗中奥氮平的综合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本院老年精神病患者100例,依据用药方法分为奥氮平组、利培酮组两组,各50例。奥氮平组50例患者年龄63~84岁,平均(74.13±5.20)岁,女性25例,男性25例。在病程方面,4~6年22例,7~11年28例;在发病情况方面,初发16例,复发34例;在疾病类型方面,精神分裂症14例,抑郁症12例,躁狂症6例,双相情感障碍4例,其他4例。利培酮组50例患者年龄64~85岁,平均(74.52±5.16)岁,女性24例,男性26例。在病程方面,4~6年21例,7~11年29例;在发病情况方面,初发17例,复发33例;在疾病类型方面,精神分裂症13例,抑郁症11例,躁狂症7例,双相情感障碍5例,其他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纳入标准:①均为首诊首治患者;②均符合精神病的诊断标准[2];③均具有稳定的居住生活。排除标准:①合并柯兴氏综合征;②有药物过敏史;③合并听力及语言障碍。
1.2 方法
1.2.1 利培酮组
让患者口服0.5 mg利培酮,每天1次,依据患者病情将剂量逐渐增加到0.5~5.0 mg,每天1次,持续治疗8周。
1.2.2 奥氮平组
让患者口服2.5 mg奥氮平,每天1次,依据患者病情将剂量逐渐增加到控制症状后,将剂量维持在2.5~15.0 mg之间,每天1次,持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随访1个月。①精神症状、认知功能。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临床印象‐疾病严重程度量表(CGI-S)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韦氏记忆测验(DS),PANSS、CGI-S总分分别30~210分、0~7分,分别表示无~严重、无~严重,BPRS、MoCA和DS评分分别越低越好、越高越好[3];②糖脂代谢指标水平;③血清催乳素;④生命质量。采用自评式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内容包括症状和不良反应、动力和精力、心理社会3个维度,分别8个、7个、15个条目,共30个条目,每个维度0~100分,表示低~高[4];⑤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用药后患者具有较为稳定的精神状态、显著较轻的症状,PANSS评分降低50%~100%;有效:用药后患者的精神状态有波动,具有较轻的症状,PANSS评分降低25%~49%;无效:用药后患者的精神状态、症状改变不明显,PANSS评分降低0~24%或提升[5]。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8.0,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精神症状、认知功能、糖脂代谢指标水平、血清催乳素、生命质量比较
用药前,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评分、CGI-S评分、BPRS评分、MoCA评分、DS评分、IRI、INS、HbA1c、FBS、HDL、LDL、CHOL、TG水平、血清催乳素、症状和不良反应、动力和精力、心理社会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评分、症状和不良反应、动力和精力、心理社会评分均低于用药前(P<0.05),CGI-S评分、BPRS评分、MoCA评分、DS评分均高于用药前(P<0.05),利培酮组患者用药后的IRI、INS、HbA1c、FBS、HDL、LDL、CHOL、TG水平均高于用药前(P<0.05),但奥氮平组患者用药前后的IRI、INS、HbA1c、FBS、HDL、LDL、CHOL、TG水平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奥氮平组患者的BPRS评分、症状和不良反应、动力和精力、心理社会评分均低于利培酮组(P<0.05),MoCA评分、DS评分均高于利培酮组(P<0.05),IRI、INS、HbA1c、FBS、HDL、LDL、CHOL、TG水平、血清催乳素均低于利培酮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评分、CGI-S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见表1。
表1-1 两组精神症状比较(分,x̄±s)
表1-2 两组精神症状、认知功能比较(x̄±s)
表1-2 两组糖脂代谢指标水平比较(x̄±s)
表1-3 两组糖脂代谢指标水平比较(mmol/L,x̄±s)
表1-4 两组血清催乳素、生命质量比较(x̄±s)
注:IRI--胰岛素抵抗指数;INS--空腹胰岛素;HbA1c--糖化血红蛋白;FBS--空腹血糖;HDL--高密度脂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CHOL--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8.00%(44/50)、78.00%(39/50)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奥氮平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3/50)低于利培酮组20.00%(10/50)(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奥氮平组患者的BPRS评分、症状和不良反应、动力和精力、心理社会评分均低于利培酮组,MoCA评分、DS评分均高于利培酮组,IRI、INS、HbA1c、FBS、HDL、LDL、CHOL、TG水平、血清催乳素均低于利培酮组。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奥氮平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原因为奥氮平血浆浓度到达时间为口服后5~8 h,同时具有良好的吸收,不会引发严重粒性白细胞缺乏症、精神抑制症状等[6-7]。
综上所述,老年精神病患者治疗中奥氮平的综合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但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