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医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44例,其纳入时间为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根据患者接受的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2)与对照组(n=22)。观察组患者中男13例,女9例,39~80岁为其年龄区间,平均年龄(54.32±3.41)岁,0.5~5年为患者的病程区间,平均病程(2.54±0.48)年;对照组患者中男12例,女10例,39~78岁为其年龄区间,平均年龄(53.98±3.76)岁,0.5~4年为患者的病程区间,平均病程(2.47±0.35)年。所有患者均符合神经外科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比较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后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提供病情观察、饮食干预、生活护理等多方面的常规护理服务。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具体如下。
1.2.1 心理护理
大多数神经外科患者均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对患者的治疗与预后改善均有着一定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患者心理上的舒适度就应该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强调不良心理、情绪状态可能对疾病治疗、恢复造成的不良影响,介绍有关于疾病、治疗的知识和注意事项,同时,也要将治疗、恢复效果均较好的病例进行介绍,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减轻负性心理,在此基础上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要保持一个诚恳、乐观和蔼的态度,始终面带微笑。
1.2.2 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要调整患者饮食结构,纠正其不良的饮食方式。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以低脂肪、低热量且容易消化的饮食为主,避免肥肉、动物油以及内脏的进食,多进食粗粮、水果和蔬菜等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少进食糖、蜂蜜、糕点等食物,并适量进食优质蛋白,做好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补充,在此基础上也要戒烟戒酒,以少量多次为进餐原则。
1.2.3 体位护理
对于神经外科患者来说舒适体位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护理人员在为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体位。一般有呼吸不畅、心前区疼痛的患者应该选择半坐位或坐位,腹部疼痛者则要协助患者选择侧卧位或半卧位,合并存在心肺病患者则可以利用支撑架保证患者头背部、四肢得到稳定支撑,避免患者不适感的出现。
1.2.4 出院指导
在出院前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与家属的指导工作,让其知道出院后的注意事项,掌握预防各种并发症出现的相关措施。同时,因为神经外科患者大多存在神经功能缺损,其所需要的恢复时间较长,在恢复过程中需要家人的照顾和坚强的意志。因此,护理人员就要做好患者家属指导,让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照顾与护理,同时,鼓励患者更好恢复,让其对预后充满希望。在此基础上也要让患者定期来院复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相关康复措施的调整。
1.3 评价指标
将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神经功能与护理舒适度作为本研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观察与评价指标。
2 结果
2.1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与神经功能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与神经功能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好,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与神经功能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Logistic回归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级职称、工作强度高、经历医疗纠纷、缺乏外界支持是影响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低级职称、工作强度高、经历医疗纠纷、缺乏外界支持是影响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
3 讨论
目前,人们越来越重视医疗服务体验,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与期望均较高。在高强度工作及紧张的护患关系中,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低于正常水平。心理健康状况差不仅会影响护理队伍健康发展及护理人员自身健康,还会直接影响医疗服务治疗,降低患者的就医满意度,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神经外科接诊的患者多为急危重症,致残、致死率较高,预后较差,导致护理人员的身心压力剧增,而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中其易产生偏执、焦虑等心理,出现职业倦怠感,增加离职风险。在高风险背景下,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心理负担重,医院管理层应重点关注其心理健康,定期评估心理健康状况,尽早发现负面心理,并予以针对性干预,进而提升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以上结果表明,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吴际军等研究发现,职称、工作强度、社会支持和职业获益感是医院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独立影响因素。本研究结果与其相似,说明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待进一步提升,护理管理者可根据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策略,以提升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护理队伍健康发展。具体分析如下。(1)职称能够体现个人的专业能力、工作年限及临床经验,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多为业务骨干,工作时间长、社会阅历多、经济收入高,有较强的职业归属感,即使面对突发情况也能灵活应对;而低级职称护理人员工作时间短,缺乏相关经验,应对能力也相对较差,故心理压力更大。(2)高强度工作会过度消耗护理人员的身体能量,增加心理压力,易出现职业疲劳,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3)神经外科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危害大等特点,且致残、致死率较高,患者家属多无法接受现状,加之预后与其期望的结果差距较大,导致其极易出现不满情绪并发泄至护理人员身上,患者家属的不理解以及任意指责均会对护理人员的心理造成严重创伤。(4)外界支持是保护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家庭、同事、社会的支持均能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负担,提升社会支持利用度,有利于其及时释放负性情绪,维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综上所述,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低级职称、工作强度高、经历医疗纠纷、缺乏外界支持是其独立影响因素,临床可针对高危因素制订干预措施,以改善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于丽娜.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提高神经外科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2,39(02):166-168.
[2]张丽华.基础护理与细节化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13(05):169-172.
[3]周卫红,李常新,郝建红,等.认知冲突理论在神经外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06):821-824.
[4]李玉婷.五行健康操联合健康教育在神经外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24):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