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优化初中物理电路知识教学的有效策略
孟秀丽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孟秀丽,. 浅析优化初中物理电路知识教学的有效策略[J]. 电路系统研究,2023.12. DOI:10.12721/ccn.2023.157339.
摘要: 在初中物理电路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公式和概念,需要结合教学知识进行实际练习,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层次的掌握。尤其是在初中物理电路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体系,整理一些错题和重难点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电路相关的知识。教师合理地利用图形绘制电路图,这样可以为学生解答问题时提供多种思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锻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初中物理;电路知识教学;有效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339
基金资助: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比较多,这就导致学习难度比较大。尤其是很多知识的实践性比较强,若是对这部分知识的课程设计不足就有可能会导致学生无法有效理解。初中物理电路知识教学是比较难的环节,教师需要合理地进行设计,规范学生的答题模式,对于电路设计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并且要结合多种解题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解答相关的问题。

一、初中物理电路知识教学与学生学习现状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差

电路知识教学是初中物理学科中一个重点的教学环节,对于学生后续学习电学知识有很好的帮助。在初中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电学知识,对于课本上的知识比较陌生,因此在学习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实际学习效果,对学生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是非常大的考验。初中物理电路知识涵盖的内容比较多,与生活的联系比较大,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归纳相关的知识,在课堂上积极地听教师讲解,并研读课本。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电路知识,还需要融会贯通,但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差,这就会影响实际学习效果,而且学生逻辑思维和解题能力不强,这就会影响电路知识教学效果。

(二)教师教学模式创新不足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电路知识教学难度比较大,这是初三才开始接触的知识内容。物理教师需要在一年内将这些知识全部教给学生,这就导致实际教学效果可能会不理想。尤其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了赶进度可能会出现部分内容讲解不透彻,在短时间内将很多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将所有的知识理解透彻。在考试的过程中对于重点和难点理解不足,无法满足具体应用要求。电路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反复地讲解,并且还应该结合具体的实验,但是教师教学模式创新不足,对实际训练的认识不足,因此可能会出现较多问题,导致知识拓展不足。

二、优化初中物理电路知识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重视研读课本,理解其中的物理知识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电路知识比较零散,并且其中很多知识的实践性比较强,需要在掌握基础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实践训练,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研读课本中的内容,聆听教师的讲解,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掌握相关概念和公式。例如电路知识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先学会串并联电压规律,对于相关概念有正确的认识之后才能进行归纳分析,之后绘制电路图,这样才能够了解其中的电压规律。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上呈现一个电路图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电路是如何连接的,并且对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进行分析:在串联电路中开关闭合对于灯泡亮度的影响,串联两个不同规格的灯泡是否会有相同的亮度。学生需要认真地观察图片,思考并联、串联电路的方式,要结合这些问题说出自己的答案。大部分学生认为在串联电路中通过的电流是相等的,电灯会发出一样的光。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上播放动图,让学生看到灯泡的亮度,这样不仅能够理解实验的含义,还能够深刻地理解串联对于灯泡亮度的影响。进行这个实验之前一定要让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有深刻地理解,并且要掌握其中的物理公式和概念等,这样才能够保证实验安全地进行,学生能够得到准确的实验数据,教师应让学生进行归纳,这样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满足教学要求。

(二)引导学生制定高效的复习计划

学生对于学到的知识要定期复习,这样才能够巩固这类知识,满足学习要求。尤其是电路知识比较复杂,若是不将零散的知识建立一个体系,就会导致实际教学效果不理想,并且还会出现较多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分类处理,复习学过的知识,还可以通过做习题、做试卷等方式进行巩固,并增加知识储备。例如在“变阻器”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变阻器的结构之后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数据了解变阻器如何发挥作用,同时还应该结合滑动变阻器进行电路电流的控制,通过这种方式控制灯泡的亮度,这样能够总结滑动变阻器使用的正确方法。并且还应该将所学的知识与之前的知识联系到一起,这样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在物理实验中进行相关研究,可以利用两节电池、电流表和一支铅笔芯进行实验,连接电路后对其中的电流变化进行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结合课本原有知识进行概念分析,要采用多种方法解答题目,这样能够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三)结合经典习题进行电路知识讲解

电路知识比较零散,只通过概念讲解方式,无法达到教学效果,需要结合经典例题和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才能这就够让学生全面地了解电路知识。在电路知识教学中,每个部分学习后教师需要让学生总结本章中的重点和难点,并且要理解其中的公式,总结经典题型,这样方便反复地查看,实现知识的巩固。例如在“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研究中,需要对其教学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观察,同时还应该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类处理,要让学生了解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系,怎样才能够改变灯的电流大小,同时电流的大小对于电压和电阻的影响,从这些方面开展研究,这样能够实现对变量的有效控制,分析之间的关系。在电流与电阻和电压的关系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这样能够发现其中的问题。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学生电路连接情况,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连接电路后需要进行重新检查,符合要求后再闭合开关,观察时间数据一定要断开开关后再进行连接。教师在观察的过程中需要观看学生操作是否存在不足,给予学生指导,并且要改正其中的错误,增加部分拓展性题目,这样才能够掌握大部分学生对于电路知识的理解情况。

三、结语

综上所述,指向深度学习的学科教学与在物理学科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理念上不谋而合,也是使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途经,广大一线教师要深入研读物理课程标准和物理教材,深入挖掘生活中与物理学科教育理念契合的素材,创设挑战情境,在任务挑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17):14-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60):35-3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