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是一种呼吸道常见病,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1)咳嗽;(2)发热;(3)呼吸困难等。如果未及时治疗新生儿肺炎,将导致严重后果。一项研究指出,所有住院新生儿中发生死亡率最高的是:新生儿肺炎[1]。有关研究表明,在治疗新生儿肺炎过程中,如果未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将加重新生儿肺炎病情,不利于预后[2]。个性化护理措施能够针对新生儿肺炎具体病情开展个性化地护理,从而提高护理效果,加速新生儿肺炎康复[3]。本文将对其进行有关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患儿为:新生儿肺炎;共90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19年12月,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对照组男/女患儿分别有30例、15例,日龄(11.78±1.23)d,体重(2.72±0.96)kg,胎龄(38.65±3.24)周。实验组男/女患儿分别有31例、14例,日龄(12.01±1.17)d,体重(2.75±0.91)kg,胎龄(38.69±3.22)周。两组新生儿肺炎的一般资料比较未有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1)严密监测新生儿肺炎的基础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处理;(2)保持呼吸道通畅;(3)按照医嘱用药;(4)加强心电监护等。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个性化护理措施:(1)执行护理措施之前,合理评估新生儿肺炎的病情、日龄、体重等,再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在新生儿肺炎出院后建立档案,定期电话随访或建立微信群,指导家长在新生儿肺炎出院后如何进行护理;(2)临床症状护理干预。对出现发热的肺炎新生儿,在常规用药基础上进行保温护理,防止病情反复;对出现咳嗽、咳痰以及湿啰音等症状的肺炎新生儿,在密切关注基础病情基础上进行轻怕背部护理,便于缓解症状。对呼吸困难的肺炎新生儿,护士需使用吸痰管进行吸痰护理,注意掌握吸痰时间;(3)对家长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患儿家长普遍出现负面情绪,此时护士需仔细和家长沟通,告知家长疾病发生原因、治疗效果以及注意事项等,逐渐稳定家长情绪和提高治疗信心,尽量减轻心理压力;(4)病房环境护理干预。为肺炎新生儿创造舒适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定期通风和消毒,保持床单整洁,在夜间执行有关护理操作时保持轻柔的动作,让患儿以及家长能够好好休息;(5)呼吸道护理干预。肺炎新生儿极易出现呼吸道障碍状况,所以护士需密切关注患儿的呼吸道情况,及时清理分泌物,对痰液粘稠患儿可按照医嘱雾化护理,与此同时指导家长如何对患儿进行拍背散痰动作;(6)喂养护理干预。以母乳喂养方式为主,奶粉喂养为辅,在喂养前,及时消毒奶瓶,以少吃多餐的喂养方式为原则,喂奶结束后适当拍背,将患儿摆放为右侧卧位。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护理效果[4-5](①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胸部X线片显示肺啰音完全消失且各项生命体征完全恢复正常为痊愈、②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听诊显示少量肺啰音且各项生命体征逐渐恢复正常为显效、③临床症状以及各项生命体征有一定程度改善为有效、④临床症状以及各项生命体征均未改善甚至出现加重迹象为无效)、家长对护士总满意率(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分数越高说明家长对护士的总满意率越高,分数越低说明家长对护士的总满意率越低)、康复指标(①体温恢复正常时间、②咳嗽消失时间、③肺部啰音消失时间、④痰液消失时间)以及护理前后家长负面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6]和抑郁自评量表[7]评价家长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分数越高说明家长的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越严重,分数越低说明家长的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越轻)评分和患儿动脉氧分压水平(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水平(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护理效果、家长对护士总满意率采用χ2检验,康复指标以及护理前后患儿动脉氧分压水平、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和家长负面情绪评分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护理效果、家长对护士总满意率比较
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家长对护士总满意率,结果表明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2。
表1:两组护理效果比较(n/%)
表2:两组家长对护士总满意率比较(n/%)
2.2两组康复指标比较
对比两组康复指标,结果表明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康复指标比较(d)
2.3两组患儿护理前后动脉氧分压水平、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以及家长负面情绪评分比较
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前动脉氧分压水平、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以及家长负面情绪评分,结果表明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对比两组护理后患儿动脉氧分压水平、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以及家长负面情绪评分,结果表明实验组家长负面情绪评分以及患儿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动脉氧分压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两组患儿护理前后动脉氧分压水平、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以及家长负面情绪评分比较
3.讨论
新生儿肺炎好发于一年四季,以春、冬季发生率最高[8]。肺炎的发生不仅仅会导致患儿机体正常发育受影响,而且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在患儿住院期间,对其进行良好护理可加速康复,提高预后效果[9]。由于患儿无法自主表达临床症状,加上治疗过程中不够配合,所以往往导致病情迁延。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充分考虑到患儿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个性化护理,满足实际需求[10]。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有机结合护士专业所学和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最终显著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虽然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是整体护理效果不佳。个性化护理能够弥补常规护理的不足之处,通过对患儿家长开展心理护理,减轻其心理压力;通过临床症状护理干预、病房环境护理干预、呼吸道护理干预以及喂养护理干预等,最终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加速康复。本研究中,实验组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后,家长负面情绪评分显著降低,患儿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显著下降,患儿动脉氧分压水平显著上升,护理效果以及家长对护士总满意率显著提高,各项康复指标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新生儿肺炎的护理质量、总满意率,加速康复,减轻患儿家长负面情绪等。
参考文献
[1] 陈小玲. 个性化护理措施对新生儿肺炎护理效果进行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8,18(63):267,275.
[2] 秦风林. 针对性个性化综合护理对胎膜早破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发生感染的影响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0):88.
[3] 张太琴. 优质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24):4187-4188.
[4] 赵婷,张雪琴. 探讨个性化护理措施对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29):341-342.
[5] 斯春玲. 个性化护理措施对新生儿肺炎护理质量及康复速度的影响分析[J]. 自我保健,2021,14(14):240-241.
[6] 周晶晶. 个性化综合护理对胎膜早破产妇所分娩新生儿发生感染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7):158-159.
[7] 谢静波,吴双彩,董艳利. 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肺炎患儿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复发率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17):3236-3238.
[8] 陈芬. 改良预警评分联合个性化护理在NICU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5):234,240.
[9] 李海莲,刘晓倩,褚丽敏,等. 个性化综合护理对胎膜早破产妇所分娩新生儿发生感染的影响[J]. 河北医药,2019,41(1):156-159.
[10] 唐玲芳. 个性化护理措施对新生儿肺炎护理的效果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8,12(9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