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是指电力从降压变电站被送配到变压设备,再经由下级变压器或配压变电气将电力送到用电单位的送电线路。配电线路是直供到户的线路,电压较低,一般是指10KV配压线路和380V低压线路。本文涉及的是10KV配电线路,主要指10KV电力专线,是专门架设给单一专有部门的,电压为10KV(以下简称配电线路)的供电线路,一般由专有部门投资架设并使用。配电线路犹如身体成千上万条血管交织组合延伸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为社会生活提供电能。因此配电线路的设计、布置、建设必须结合安全性和高效性,减少不必要的线路损失,提供不间断的优质电能。
1配电线路常见问题分析
1.1不可抗力引起的配电线路故障问题
设备与技术的提升,大众对电力需求的增加,电力工程也随之发展到了山区,林区等环境恶劣的偏远地区。复杂且恶劣的自然条件,不仅给配电线路布置供应增加了难度,也给配电线路正常安全运行埋下隐患,配电技术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配电线路常年暴露在自然环境下,特别容易遭受自然损毁,且破坏程度与自然灾害强度直接有关[1]。例如风雨雷电可能造成小面积的用电瘫痪,检修故障相对容易。但是极端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如台风,暴雪,冻雨,地震等对配电线路的破坏是致命的,导致电力大面积瘫痪,容易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处理的难度陡增。另外,阳光照射加速配电线路老化速度,也是造成故障的不可抗因素之一。
1.2人为活动引起的配电线路故障问题
在配电运送中,线路故障频发会累及配电相关设备出现问题,导致电力中止,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配电线路布置在车流量大的交通闸口,人口活动量大的商场住宅,监控没有覆盖的老旧建筑物旁,安全隐患和危险程度明显增加。人为恶意破坏、不法分子窃电行为,是造成配电线路故障的主要人为原因。其中窃电行为主要发生在城市化不高的偏远地区,如山区,旷野,荒漠,林区等监管力度不够的地方。盗电行为会破坏整体配电传送,引起整个配电线路无法正常工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与资源浪费。城镇化发达地区则以机动车冲撞电力配送系统造成配电故障、引起局部跳闸为主。此外大型货车对配电线路刮扯所造成的配电问题也屡屡发生。
1.3管理不当引起的配电线路故障问题
不当的管理手段,薄弱的管理意识是造成配电线路故障频出的机制弊病,反映出更多意识形态问题——工作不积极,专业能力差,责任感缺乏等等。态度决定成效,排查工作时未能及时发现线路风险,工作人员配电线路检修技术水平不熟练、不专业,未按照检修相关流程和标准进行操作,从而导致次生故障。这些由于管理不当、管理手段落后、服务意识差造成的配电线路故障,恰恰是线路管理技术中最大障碍。可见完善管理的重要意义。
1.4配电线路不合理及设备落后
城市化进程加快,然而配电建设规划和布置滞后,落后的配电设备导致配电线路整体结构安排不合理。常见如同一根电线杆上线路较多,出现问题排查困难,浪费检修时间;变电所线路分配不合理,造成配电线路过长,增加线路分支,造成供电压力,不仅输送过程中耗损大,且供电终端电压降低,影响供电质量;再有供电设备的落后也是引发配电线路故障的重要原因。配电线路使用的专用绝缘体,在长期电热及环境因素影响下会发生质变,造成漏电。由于绝缘体引起漏电而引起的火灾已经发生多起,为配电线路安全工作敲响警钟。
2提高配电线路管理技术水平的方法措施
2.1制定设备管理规范
(1)定时对配电线路进行检修维护。增强配电线路及设备管理力度、提高巡查力度、合理安排巡查时间。如在巡检防雷设备时,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在雷电多发季节增加巡查频率,排查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安装规定严查细查,出现问题立即解决,牢固地下引线以确保防雷装置的高效使用[2]。配电线路的安装则应考虑当地当季情况合理布置,防患未然。(2)实行科学管理制度、制定管理标准和管理责任制,降低配电设备的损耗与故障发生频率。工作人员在巡检中,要对设备的破损程度、故障实施、不合理配电布置、设备老化、接地阻值等是否符合标准进行检查,需要合理调配人员,统一标准化检查流程。管理责任制落实到每人肩上,级级担责,加大责任压力,树立工作人员责任意识,让安全高效科学的管理技术为10KV配电线路设备保驾护航。
2.2完善配电线路安全技术管理机制
(1)强化管理部门力度.保证管理部门按照规定严格遵守管理条例,强化管理力度,对配电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章行为严厉处分打击。落实配电管理责任化,保证每条配电线路细化到个人和单位,以点带面覆盖全网,方便对因管理不当引起的问题进行追责。(2)积极宣传配电安全知识。电力部门要加强对用电用户进行配电安全知识普及,建立便民平台,对用户的反馈信息进行排查,设立监管举报机制,对用户违法用电及损害配电线路、配电设备等行为有效控制打击,一经核实采取必要的法律手段维权。(3)配电线路设备安全把关。布置配电线路伊始,对于材料和部件的选用要严格把关,一切零部件的质量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高于国家标准,将配电安全从头抓起。
2.3加快配电线路管理技术现代化进程
配电线路管理技术现代化是指配电线路管理技术的信息化自动化,以“互联网+”的形式逐渐改变电力企业配电管理技术系统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技术手段。信息化自动化是未来配电线路管理技术发展必经之路。目前各地方电力企业积极着手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派遣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加强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丰富技术人员实操经验;杜绝操作陋;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配电设备和维修技术;快速准确查找故障缩短抢修时间[3],以期在配电线路管理技术改革浪潮下异军突起。信息化自动化管理更能精准针对配电线路和设备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合理判断,尽早避免问题发生。配电线路信息化自动化管理的大力发展和应用,让电力企业在节省人力资源的同时,也减少了由于人员失误造成的事故检修错漏,大大提高工作的准确度和效率。同时“互联网+”的自动化配电管理,也将更合理更全面地宏观掌控配电线路工作运行模式,工作范围甚至可以细化到人力渗透不到的角落,是电力企业减少经济损失的重要途径。
结语:总之,配电线路在提供电力的同时,更要保证其供电过程的安全可靠。供电能力关系民生,直接影响经济效益。要想供电顺利进行,配电线路安全、配电线路安全管路技术必须先行。建设一个优质安全的配电网也是国家对电力企业的要求。10KV配电线路的布置和建设还存在很多亟待提高和解决的地方和问题。电力企业在制定和规划配电线路的同时应该进行全方位思考和探讨。以配电线路常见问题为参考,把强化管理部门力度、积极宣传安全知识、促进管理技术信息化自动化作为提高配电线路技术管理的明确手段,最终实现10KV配电线路安全高效运行,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参考文献:
[1]蒿峰, 卢泽军, 王晓光, 继红, & 郭抒翔. (2019). 10kv架空配电线路临近变电站防雷保护措施. 科学技术与工程, 019(028), 159-164.
[2]何星明. (2019). 浅析10kv配电线路运维与故障检修技术. 电子工程学院学报, 008(012), P.141-141.
[3]吴峰. 浅析10kV配电线路中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 000(034):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