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神经元疗法联合经颅磁刺激疗法对颅脑损伤患者认知障碍的观察疗效
李滢 申鑫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滢 申鑫,. 镜像神经元疗法联合经颅磁刺激疗法对颅脑损伤患者认知障碍的观察疗效[J]. 神经科学研究,2023.7. DOI:10.12721/ccn.2023.157609.
摘要: 本论文探讨的是关于镜像神经元疗法联合经颅磁刺激疗法对颅脑损伤患者认知障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医院2022年9月-2023年2月治疗的94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患者传统认知训练治疗、现实定向疗法、电针和艾灸、失用症训练,观察组利用镜像神经元疗法联合经颅磁刺激疗法,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各项评定指标得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均比治疗前明显提高,此外,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功能得到了更加显著的改善,其恢复效果也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镜像神经元疗法联合经颅磁刺激疗法可对颅脑外伤病人的认知功能损害进行有效的改善,对病人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病人回到家庭和社会,是一种及其有效的康复治疗技术。
关键词: 颅脑损伤;镜像神经元疗法;经颅磁刺激疗法;认知障碍
DOI:10.12721/ccn.2023.157609
基金资助: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与发展趋势

在中度颅脑损伤的情况下,通常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注意力、计算力、定向力等认知功能的受损,对病人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1]。颅脑外伤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在中国,每年发生的致残率约为55.4/100000,是继肢体外伤之后的第二大致残原因,而致残率却是最高的。在美国,每100000人中每年发生100例这种疾病。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在头颅外伤中,男子的患病率要比妇女高,男子和妇女的患病率大约是2:1,青年人多见,老年患者死亡率高[2]

左克俭等研究表明,即便是轻微创伤,病人也会出现注意力/警觉性,信息加工速度,执行功能等方面的异常[3]。通过对创伤性颅脑外伤病人进行认知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病人的执行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4]。传统的认知训练方法,包括作业疗法和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以及治疗师和患者之间的个人交流,通常在康复中心进行。然而,目前康复中心、治疗师和设备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康复需求。此外,传统的训练动作简单重复,患者很难激发积极的参与热情。有些患者甚至会感到无聊,这可能会对康复训练的结果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导致康复训练中断。此外,传统的认知训练方法难以定量评估功能,也不允许在训练过程中记录具体数据,这不利于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二)研究意义

本课题研究意义在于通过镜像神经元疗法联合经颅磁刺激疗法对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并进行进一步明确地分析这两种疗法在促进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恢复中的重要性。通过使用镜像神经元疗法联合经颅磁刺激疗法,在传统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治疗患者的认知障碍,期待可以对患者的认知损伤功能进行更好的改善,从而对其进行快速的恢复,从而确保治疗的效果,从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进而提升患者对镜像神经元疗法联合经颅磁刺激疗法的满意度。

二、治疗方法

(一)对照组

(1)传统认知康复训练:传统的认知康复训练主要是以纸、笔、画等为辅助手段,对患者进行绘画、游戏等辅助手段,以改善其记忆、注意力、执行等认知能力。40 min/d,每日一次,每周五次,连续4周。

(2)现实定向疗法:它的中心是为患者反复呈现有关现实定向力的信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等。40 min/d,每日一次,每周五次,连续4周。

(3)电针和艾灸治疗:选一次性的针灸针,直径为0.25毫米,长度为50毫米。取内关、人中、三阴交三个穴道,迅速刺入。一次6壮,隔一天一次,连续一个月。

(4)失用症的训练。40 min/d,每日一次,每周五次,连续4周。

(二)实验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加上镜像神经元疗法联合经颅磁刺激疗法

(1)首先进行经颅磁刺激(TMS)。

经颅磁刺激治疗的步骤是:1、对患者身上的手表、身份证、金银首饰等金属物品进行检查并取下;2、嘱咐病人坐在治疗椅上或躺在治疗床上;3、开机,然后设定治疗参数,治疗参数为:强度为25%,阈值为31.25%,频率为10H在,刺激强度为1.5 s,重复次数为100次,持续时间为20分钟,总刺激次数为1550次,每天1次,每次25次,每周5次,持续4周;4、取下线圈,将线圈放于所需治疗部位后固定;5、开始治疗,治疗结束时,撤线圈,固定于支架上。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和效果来相应的调整治疗频率。

(2)然后休息20分钟,然后进行镜像神经元运动模拟训练。

镜像神经治疗的初始训练不要过于繁复,可以从单一的、粗糙的动作做起,比如用毛巾做一个来回的擦桌动作。此动作应尽量以病人可以积极运用受影响肢体为目的而进行。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和改变运动的活动度、方向和速度。要根据患者的不同程度进行不同的诊断。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适时地增加一些功能性和细微的动作。治疗时间为1次/d,1次30min,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这个时候要小心:病人的注意力不要太多地放在行动的结束上,不然对视觉想象的知觉就会下降。一些病人在运动后感觉很累,所以应该提供足够的短暂的休息来保持病人的注意力。最后,还应该让病人做一些不用镜子的训练,以便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选择动作,比如,将腕背伸功能应用到抓握之中,让患者可以进行握杯运动,可以进行精确的指认,可以进行对应的图片认知,从而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提高。

三、研究结果与结论

(一)研究结果

1.镜像神经元疗法和经颅磁刺激疗法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所有的功能都是以认知功能为前提的,如果认知功能受到了损害,那么病人就会无法正确地理解、认识并做出反应,这会对病人的日常生活行为造成一定的影响,还会对病人的肢体功能的训练造成一定的影响。经颅磁刺激能够调控神经元突触可塑性,从而提高脑内的记忆、学习等认知能力。我们前期工作发现,TMC在大脑皮层中的调控效应随频率不同而不同,而在高频率TMC刺激下,大脑皮层的能量代谢得到改善,大脑皮层活跃,血供增多,神经元凋亡降低,神经连接增强。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是一种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康复手段,借助存在特殊映射功能的镜像神经元,促使患者理解及模仿复杂运动,以增强脑部兴奋性,恢复意识水平[5]。但是单一的治疗效果不太明显,依然有部分患者存在意识恢复的障碍,这对我们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认知障碍有一定的局限。谢瑛等通过电生理研究表明,rTMS能改善脑电生理活动,对意识障碍患者有一定的促苏醒作用[6]。将二者结合使用对颅脑损伤患者认知障碍的恢复更加显著。

(二)研究结论

镜像神经元疗法联合经颅磁刺激疗法可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改善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并能尽快地使患者能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综上所述,以传统的康复训练为前提,配合镜像神经元疗法和经颅磁刺激疗法,对颅脑损伤后认知损害的病人有明显的疗效。本法无痛、无创伤,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品质,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治疗手段。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