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生儿护理,新手爸妈不用慌
邹玉燕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邹玉燕,. 关于新生儿护理,新手爸妈不用慌[J]. 中国儿科杂志,2023.3. DOI:10.12721/ccn.2023.157030.
摘要:
新生儿是夫妻双方爱情的结晶,也是一个家庭崭新的希望与未来,但有很多新手上路的爸爸妈妈面对宝宝的哭闹束手无策。其实,新生儿护理是有一定的窍门的,只要掌握了这些技巧,就可以使宝宝在安稳舒适的环境中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 新生儿;常规护理
DOI:10.12721/ccn.2023.157030
基金资助:

1.身体护理

在对新生儿进行护理的过程当中,针对新生儿身体的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特别是家长为孩子量体温、更换尿布、护理脐带等行为的过程当中如果不注意细节的话更是非常容易引发新生儿的不适。在此过程当中,首先,新生儿的正常体温通常在37~37.5℃之间,为了避免新生儿哭闹或不配合,父母应当尽量采取腋下测量体温的方式测量新生儿的体温,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持体温测量结果的准确;其次,新生儿的便溺状况是不稳定的,特别是刚出生第一天的新生儿的尿量仅有20毫升左右,而正常接受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每日排便次数则大概在1~4次左右,因此家长不要看到新生儿突然便溺就慌张,只要新生儿的尿布上没有出现明显的黄染、沉淀与尿骚味,那就说明孩子的身体处于正常的状态;最后,在新生儿脐带脱落之前,父母还需要注意做好对脐带的护理,比如避免洗澡弄湿脐带,避免尿布上的脏污沾染脐带等,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新生儿因脐带发生感染。如果新生儿脐带脱落后存在渗出液或肉芽增生,父母则需要注意避免包裹或覆盖脐部,而是应当在保持脐部干燥的同时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处理。

2.生活护理

在对新生儿进行生活护理的过程当中,新生儿家长需要认识到新生儿体温是会随着所处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波动的,不论过热过冷、过湿过干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疾病。而适当的环境与包裹不仅可以帮助新生儿保持皮肤的干爽舒适,更能够有效的避免屋中漂浮的灰尘、病菌等多新生儿的身体造成影响。在居住环境方面,家长需要注意保持新生儿的房间温度在26摄氏度左右,湿度保持在60%左右;而在衣物包被的使用上,包裹的太厚会导致新生儿的皮肤受到汗液刺激,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伤风感冒,而衣服太薄则会导致新生儿受凉发烧,只有根据天气情况、室内温度、宝宝体质等适当的为宝宝增减衣物,让宝宝能够安静的长期睡眠,才有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

3.饮食饮水护理

为了使新生儿更加健康的成长,家长还应当注意做好对孩子的饮食饮水护理。在此过程当中,很多家长都会选择给孩子添加辅食直到孩子断奶为止。但需要注意的是,辅食对于新生儿而言并不是必不可少的,大部分的新生儿通过母乳喂养都可以得到充分的营养补给,只有当新生儿出现了明显的营养不良,生长偏缓以及对大人进食感兴趣的情况时可以适当提前添加辅食。而在为新生儿使用辅食的过程当中,家长需要注意不要为孩子提供太多的辅食,同时也需要注意不能在辅食中加盐或加糖,这是因为食盐的加入很容易导致宝宝钠摄入过量,进而提升宝宝发生高血压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糖的加入则可能导致宝宝出现蛀牙。另外,很多家长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新生儿需不需要喝水?事实上,事实上,新生儿在日常进食的过程当中不管接受的是母乳还是配方乳都是液体食物,其中水分的含量可达80%以上,只要宝宝的尿液没有呈现出明显的黄色,就代表宝宝体内水分充足,不需要补水。

新生儿常见疾病护理

1.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临床问题,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两种。其中,生理性黄疸大约7~10天后会自行消除,而病理性黄疸不仅不会自行消除,还会导致新生儿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情况。而在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护理的过程当中,父母则应当注意让孩子多喝奶,多晒太阳,这样可以有效的加快孩子体内胆红素的代谢。如果孩子的黄疸在7~10天后还未消退,则应当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诊治。

2.新生儿脐炎

新生儿脐炎指的是在新生儿出生后因肚脐部位被细菌入侵而导致的炎性疾病,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于在上文提到的常规护理中未能对新生儿的脐带进行正确的护理,进而使脐带受到细菌感染而导致的,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的话甚至可能导致新生儿产生败血症、腹膜炎等疾病。为此,新生儿父母需要在注意在新生儿脐带未脱落之前做好脐带护理工作,如果新生儿的脐带长时间不脱落则需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治疗。如果新生儿的肚脐中渗出脓液,那么新生儿父母则应当在洗手消毒之后用棉签从孩子的肚脐内向外进行环形消毒,之后尽快带孩子前往医院。

3.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窒息指的是胎儿在孕妇分娩时以及出生后的1分钟内没有呼吸或因为某些原因发生了呼吸抑制的疾病,这种疾病虽然也能够在妊娠期发生,但最主要的发生场合还是在孕妇产程开始之后。作为导致新生儿伤残与死亡的主要原因,新生儿窒息本质上是由于新生儿缺乏充足的氧气供应而导致身体各器官发生了缺血缺氧的情况,即使是复苏后也有可能出现反复,因此只有采取密切的观察与良好的护理,才能更好的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在此过程当中,家长需要注意在医护人员对孩子进行供氧治疗的过程当中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配合,包括对孩子的保暖、正确的喂养以及观察孩子的状态。其中,对新生儿的保暖需要家长准备55~60摄氏度的热水灌在热水袋当中,之后将热水袋用布包裹好避免孩子直接接触,然后将包好的热水袋放在孩子的包被外为孩子提供热量,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新生儿在低温与缺氧的状态下发生微循环障碍。同时,由于新生儿头部散热面积相对更大,因此家长还应当给新生儿戴上温暖柔软的帽子来避免散热;对新生儿的喂养需要在其发生缺氧并完成复苏后的48小时之后,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新生儿因为缺血缺氧发生坏死性肠炎之后对孩子进行喂食,而在喂食之后家长需要注意孩子有没有皮肤青紫或吐奶等情况发生。如果孩子在窒息复苏后缺乏正常的吸吮能力,则应当采取合适的方式为孩子进行鼻饲或静脉补充营养;而在对孩子状态观察的过程当中,家长需要了解新生儿窒息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肺透明膜病、心源性休克、脑性尖叫等并发症的先兆症状,并且在发现意外状况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新生儿溶血

新生儿溶血是一种由于孕妇与胎儿之间血型不符,进而导致母体的抗体对胎儿的红细胞产生了免疫反应而导致的同种免疫溶血性疾病,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于胎儿的红细胞是由父亲一方遗传而来,但父系的红细胞却是母系的红细胞所缺乏的抗原,这就会导致红细胞血型抗原在孕妇的妊娠时期刺激母体产生抗体,而抗体则沿着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产生抗原抗体反应,最终导致胎儿的红细胞受到破坏,严重的时候还会危及新生儿的生命。而在新生儿接受溶血治疗的过程当中,家长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对新生儿的护理:首先,家长应当加强对新生儿溶血这种疾病的病因、治疗方法等方面的了解,在医护人员对孩子采取光照治疗、换血治疗等措施的过程当中积极配合;其次,家长应当在新生儿接受治疗的过程当中做好对新生儿的病情观察,包括记录新生儿的大小便次数、皮肤与巩膜颜色以及精神状态、饮食状态等,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则需要及时告知医生;最后,家长还应当注意针对发生溶血的新生儿进行合理的喂养,根据孩子的病情状态选择间歇喂养、少量多次喂养等措施来保障孩子的营养供给充足,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应对疾病的影响。

5.新生儿湿疹

新生儿湿疹是一种在新生儿身上常见的,由于多种不同的内外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炎症,这种疾病主要发生在新生儿的头部与面部,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渐蔓延到新生儿的颈肩、躯干与四肢等部位,其症状由红斑、红丘疹等逐渐转变为丘疱疹、小水疱、糜烂以及结痂等,从而使婴儿因为瘙痒疼痛而哭闹不安,甚至部分婴儿还会因自主抓挠而导致感染。在发现新生儿出现湿疹之后,家长需要记住不能着急用药,而是应当及时带孩子前往医院进行诊治,并且定时定量使用医生开具的药物为孩子涂抹皮肤;同时,家长还应当注意给孩子更换宽松舒适且穿脱方便的纯棉衣物,这样不仅给孩子涂抹药物更加简单,而且还可以避免衣服摩擦对孩子的湿疹部位造成刺激。

6.新生儿肺炎

由于新生儿对于外界的抵抗力相对较差,因此很多新生儿都容易出现肺炎这种因为细菌感染导致的疾病。虽然肺炎的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孩子发生呼吸窘迫、窒息以及呼吸困难等情况,但如果孩子的呼吸急促、口吐泡沫等症状相对矫情,那么家长就可以带孩子去医院打一针并让医生开具药物,之后带孩子回家进行护理即可。在此过程当中,家长应当注意调整孩子的体位,让孩子保持头部较高的侧卧位躺下,这样不仅有利于清理孩子的鼻腔分泌物,还能够有效的保持孩子的呼吸通畅;同时,家长应当多为孩子补充营养与水分,这样既可以稀释痰液,又能够满足孩子身体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如果孩子有痰多、高热不退、精神萎靡等症状,则家长需要及带孩子前往医院接受住院治疗。

7.新生儿惊厥

新生儿惊厥也是一种在新生儿群体当中发生较多的状况,注意是“状况”而非“疾病”,因为惊厥事实上是许多种疾病的一种症状表现,向新生儿高热、新生儿颅内病变等情况都有可能导致新生儿惊厥。通常情况下,新生儿惊厥的很难辨认的,其中最常见的症状有口颊抽动、眼球转动震颤、持续性眼睛偏斜等。一旦家长发现了新生儿惊厥的症状,那么家长首先要做的护理措施是解开新生儿的领口,让新生儿侧卧并用软枕垫高新生儿头部来促进新生儿的正常呼吸,大部分新生儿这样处理后都会恢复症状。如果新生儿的口中有痰液等阻碍正常呼吸的分泌物,则需要家长及时使用吸管等物品将这些异物吸出,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这些异物进入新生儿的气管而造成新生儿窒息。在孩子的情况得到一定的缓解之后,家长就需要及时带孩子前往医院进行相关的诊断与治疗,才能更好的避免孩子出现其他的意外。

新生儿特殊护理法——袋鼠式护理

除了上文提到的常规护理措施与疾病护理方法之外,家长还应当掌握一种对新生儿的特殊护理方法——袋鼠式护理,这种护理方法可以通过让新生儿与父母之间的持续皮肤接触来获得强烈的安全感,进而有效的实现对新生儿的保温、保持心率呼吸稳定、增强新生儿血样饱和度、避免新生儿哭闹等效果,甚至还可以使新生儿与父母之间更加的亲密,从而有效的减少父母在照顾新生儿的时候产生的压力与焦虑。正因为袋鼠式护理有着这样明显的优点,因此通常在对体重较轻、状态较差的早产儿的护理过程当中应用。

1.护理环境准备

为了对新生儿实现更加有效的袋鼠式护理,新生儿父母需要在实行袋鼠式护理之前为新生儿创建一个相对良好的生存环境。在此过程当中,父母应当选择一个相对安静的房间,最好是使用隔音材料以避免噪音的传入;同时,这个房间还应当做好相应的保温工作,通常需要将温度保持在22~24摄氏度左右,如果房间本身或是或者室外环境的温度不满足需求的话,父母还应当使用空调或取暖器等来对室内的温度进行控制,才能更顺利的实行袋鼠式护理。

2.护理物品与人员准备

在完成了环境准备工作之后,新生儿父母还应当做好相应的物品与人员准备工作,以此使袋鼠式护理的开展更加的便利。其中,需要准备的物品有柔软的沙发、多个软靠枕,宽大的睡衣或毛毯,几个用来搁脚的小凳子、用来播放音乐的手机、MP3等设备以及一些便携式的小镜子,这些物品有的可以帮助父母以及新生儿保暖,有的可以减缓护理过程当中父母的身体与精神压力,而小镜子则可以让父母在袋鼠式护理的过程当中对新生儿进行观察;而人员方面的准备则需要父母双方对身体进行充分的清洁,并且更换宽松的棉质睡衣,其中母亲更是要注意取下胸罩与项链等物体,这样才能更好的与新生儿接触。另外,如果新生儿父母任何一方患有传染病或皮肤病,则应当得到自身疾病痊愈后再参与对新生儿的袋鼠式护理。

3.袋鼠式护理的具体步骤

在完成了袋鼠式护理的准备工作之后,父母就可以开始执行对宝宝的袋鼠式护理了。首先,父母需要先以60度左右的夹角保持在沙发上微躺,并且调整自身保持一个舒适的坐姿,之后将自己是上衣敞开;之后,父母就可以将宝宝以侧头俯卧的状态放置在胸前,并设用手臂支托宝宝的臀部或北部,使宝宝的脸部、胸部、腹部、手臂与腿部接触父母亲的皮肤,同时开始播放提前准备好的乐曲,并且使用镜子观察宝宝;而当宝宝出现觅食的反射时,父母还应当尝试对宝宝进行哺乳。在对宝宝进行袋鼠式护理的过程当中,其持续时间应当从半个小时开始逐渐的延长;而一旦宝宝在护理过程当中出现皮肤发花变冷、呼吸急促、面色改变等表现时,说明宝宝还不能够适应这种袋鼠式护理,因此父母双方需要立即结束操作。

对于新手爸妈而言,新生儿的到来无疑是为这个家庭带来了全新的希望,但同时对宝宝的照料却很容易使一些新手爸妈手忙脚乱。只有了解了新生儿护理的一些常识,在生活当中加强对宝宝状态的关注,才能使宝宝在爸爸妈妈的关爱下健康的成长。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