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是头颈部癌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占全身恶性肿瘤发病率的1%,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本病的治疗通常是手术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但手术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创伤,患者遭受长期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需要有效的护理方法来鼓励患者提高疾病康复的信心。本文对激励式护理在甲状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66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研究组,分别33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范围38-71岁,平均年龄(58.71±2.32)岁。研究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范围37-70岁,平均年龄(59.02±2.18)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病情指导、手术指导等。研究组采取激励式护理干预,具体方法是:
(1)环境激励法,接诊的护理人员提供更优质、热情的护理服务,营造温暖的环境氛围,缩小与病人的距离感,消除病人的陌生感、恐惧感;同一病房为病人相互鼓励和交流创造机会;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使用更多能鼓励病人信心的词语,在病房中展示鼓励病人信心的话语;为患者创造一个温暖、积极的生活环境。
(2)心理暗示激励法,护理人员可以咨询专业心理学家,结合患者的病情、心理和个性,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法;告知患者积极自我暗示的效果,解释积极态度对战胜疾病的作用,介绍术后重返社会的具体情况,向患者解释心理暗示的作用;用积极的语言引导患者自我鼓励,如提示病情好转,提示每天情绪良好;告诉病人不要说消极的语言,不要说“不”,“我认为我不能”,“不可能”等等,每天告诉自己我可以,每天都以积极和乐观的态度生活,治疗每天都会有变化;使用冥想和放松的方法治疗,指导病人躺在一个舒适的地方,听舒缓的音乐,引导病人闭上眼睛,想象他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在未来的生活中生存,与他人相处的心态,适应社会,想象他们的疾病每天都在改变;冥想可以每天做一次,改变病人的心态。
(3)健康教育,①术前护理:护士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术前准备、手术预防措施、麻醉方法、术中协调点等,告知患者自我鼓励的重要性,不仅能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还会增加患者的耐受性;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良反应,应立即打电话给护理人员,尽可能告知患者呼吸困难局部肿胀、脉搏加快,首次及时治疗。②术后护理:告知患者家属术后如何照顾患者,鼓励患者术后增强康复的信心;告知患者及家属密切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对可能的病例进行预防性干预;根据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使用止痛药尽可能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促进快速康复。
2结果
护理后,比较两组的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分数,研究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
3讨论
激励式护理是根据患者的需求水平,刺激患者的内在情绪,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当甲状腺患者接受手术时,焦虑和恐惧会随着伤口的疼痛而变得更加严重,护士需要在此期间给予他们适当的心理护理,以增加他们对康复的信心,从而促进身体康复。通过使用自我暗示、冥想、环境刺激、语言刺激等方法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患者获得精神支持,支持家属,将引导患者有积极的态度,患者有良好的情绪反应,可以更好地适应癌症患者的角色,并努力融入社会。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的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和身体功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通过激励性护理干预,患者的心理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提高了社会适应性,而且提高了自我护理能力。综上所述,通过持续刺激患者的内在动机,激励护理干预使患者从内心改变对疾病的态度,并从暗示方法获得克服疾病的信心。它能很好地适应患者的角色,不再逃避,可以过上积极的生活,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瑾.探讨激励式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 ,36(05) :606-607.
[2]陈君.激励式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3):96-97.
[3]王海萍.激励式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大医生,2017,2(06):152-156.
[4]谢艺玲.浅析激励式护理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8,37(22):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