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忠诚”伦理观解读
顾德警1 李建森2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顾德警1 李建森2,. 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忠诚”伦理观解读[J]. 哲学研究进展,2023.12. DOI:10.12721/ccn.2023.157323.
摘要: 忠诚观是一个组织维系团结统一、兴旺发达背后所蕴含的伦理道德。一个不存在或者丧失精神支柱,其发展前途无疑是黯淡的。学哲学、用哲学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本文尝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分析工具,从主客体维度、意识形态安全维度和实践维度阐释“忠诚”的意蕴。
关键词: 忠诚;哲学;维度
DOI:10.12721/ccn.2023.157323
基金资助:​本文由2022年江苏省本科院校国内访问学者项目(西北大学一般国内访问学者)资助;系王光森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党忠诚的重要论述研究”(项目号:21BDJ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克思主义既具有学理性,也具有政治性。它既是科学,也是信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的精粹,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解读“忠诚”伦理观提供过了分析工具和立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解“忠诚”伦理观的总开关

哲学( philosophy)的词源之意即“爱智慧”。古今中外许多哲学家不约而同地以哲学为视角观照人生,将道德智慧化育、思想智慧淬炼与人生智慧升华相联系。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粹。学者陈先达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哲学世界中的变革,更是变革世界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关注形而上、纯哲学的问题,更重视存在于生活、实践中的哲学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层面对于忠诚观塑造的意义体现在“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的阐述,具有可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性、历史性及其相关规律的阐述具有价值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规律的阐述折射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乎真理,关乎政治,关乎信仰。学哲学、用哲学,是我党优良传统,我们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和智慧,掌握好这个看家本领,做到“学以益智、学以励志、学以立德、学以修身”。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掌握和理解对党忠诚意蕴的总开关和金钥匙。

二、基于主客体维度的忠诚

从主客观维度分析,何为忠诚?凯勒(Simon Keller)主张:“忠诚是一种态度和相关的行为模式,是由一个人支持某一方,并带着某种动机这样做构成的,即一种本质上部分是情绪化的动机,涉及对事物本身的反应,并基本上涉及个人认为存在于自己和其所忠诚的事物之间的特殊关系。忠于某样东西,就是对它有忠诚。”根据凯勒的观点,忠诚指涉态度和行为两个维度。“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格是在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思维的关系中不断形成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和道德观等。忠诚涉及主体人格和客体对象之间的关系,在主体人格方面,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强调“人民主体性”。依据忠诚的态度中情感和理性分别所占的权重,忠诚可以划为“盲目型”和“批判型”两类。“盲目型”类似于“单向度的人”,丧失主体性。“盲目型”忠诚缺乏批判性、否定性和超越性,且功利性色彩浓厚,属于低层次的忠诚。“批判型”类似于尼采的“永恒轮回”,具有超功利性,属于高层次的忠诚。忠诚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既需要有朴素的感情,更要有理性的自觉。人格独立和批判性反思不可或缺。

三、基于意识形态安全维度的对党忠诚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属于最先进的意识形态,其实现于无产阶级的实践中,这种实践同时意味着哲学的“消灭”。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1908年)一书中提出“哲学是有党性的”著名论断。该观点可以从两方面解读:一方面,从学术性而言,哲学的党性指的是学理研究研究的门户派系之别。另一方面,从政治性而言,哲学的党性指的是哲学是服务于少数人还是服务于绝大多数人。即世界上不存在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意识形态斗争具有严峻性,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四、基于实践维度的忠诚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征在于其实践性。忠诚既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既是应然,也是实然。其要求是表里如一,知行合一,否则就是“两面人”和“伪忠诚”。

首先,忠诚重视他律与自律的统一。“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修炼忠诚观,既重视通过严格的组织生活他律调控机制,也强调个体自身忠诚观塑造,突出主观世界的自我反省、自我解剖、自我教育,切实把“忠诚观”内化为情感认同、个体意志和主动选择,从外在的道德义务转化为内在的道德良心。

其次,忠诚是主观与客观的合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客观决定主观,主观能动反映并作用于客观。传统 “心学”主张知行关系犹如鸟之两翼,相辅相成。马克思主义忠诚观借鉴吸收传统“心学”有益养分,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知与行的合一。“‘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

最后,批判性扬弃“哲学咨询”,补充“灌输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在忠诚观塑造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必将大有可为,也必然大有作为。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与革命实践关系的理性认识,灌输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支撑和依托路径。它在政党伦理教育过程中意义重大。但该模式并不能代表思想教育的全部内容。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坚持问题导向,引导受教育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哲学咨询的“对话启发”的方式体现一种交互主体性,正是对“灌输”方式的补充。

参考文献:

王卫东:《“哲学咨询”在公安院校忠诚教育中的应用价值》,《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5期,第21卷,总第95期,第106-109。

陈先达:《伟大的马克思》,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9年2月,第174页。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4日),单行本,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2页。

张晓飞,刘荣刚:《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理论学习的重要论述》,《学习时报》,2022年06月06日,05版。

Simon Keller. The Limits of Loyalty[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2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1页。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单行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5月,第1页。

许迪:《哲学是有党性的》,《解放军报》2019年7月22日第7版。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