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妇科中,月经不调十分常见,其发病和精神、药物及疾病等因素密切相关,可引起经量异常和月经周期紊乱等症状,部分伴头晕与腹痛等症状,若不积极干预,将会导致严重后果[1]。本文选取72名内分泌紊乱所致月经不调病人(2021年6月-2023年2月),着重分析温针和中药联合用于内分泌紊乱所致月经不调的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21年6月-2023年2月本科接诊内分泌紊乱所致月经不调病人(n=72)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36人的年纪范围23-41岁,均值达到(34.59±3.68)岁;病程范围3-22个月,均值达到(10.18±2.14)个月。对照组36人的年纪范围22-42岁,均值达到(34.78±3.93)岁;病程范围3-21个月,均值达到(10.05±2.03)个月。2组病程等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采取温针和中药联合疗法,详细如下:(1)温针。常规消毒病人的气海穴、关元穴与三阴交穴等穴位,然后再用毫针对准穴位迅速进针,采取捻转手法,待得气后,留针约30min。于针柄上放置艾条套,并将艾条点燃,每隔1d治疗1次,疗程是1个月。(2)中药。组方:白芍,30g;柴胡,30g;甘草,5g;当归,30g;茯苓,30g;生姜,30g;白术,30g。用法:水煎,留取药汤约200ml,早晚餐后30min服用,1剂/d,疗程是10d。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详细如下:戊酸雌二醇片,单次用药量1mg,口服,1次/d,疗程是2个月,本药产自“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其国药准字是:J20171038。
1.3 评价指标[2]
1.3.1 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者例数。
1.3.2 参考下述标准评估疗效:(1)无效,经量异常与月经周期紊乱等症状未缓解,临床指标未改善。(2)好转,经量异常与月经周期紊乱等症状有所缓解,临床指标明显改善。(3)显效,经量异常与月经周期紊乱等症状消失,临床指标恢复正常。计算总有效率参照:(好转+显效)/n*100%。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3.0的作用:处理数据。t作用:检验计量资料,也就是(x̄±s)。χ2作用:检验计数资料,也就是[n(%)]。而P<0.05的含义是: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分析
经统计,可知:从不良反应这项指标上分析,试验组发生率低至2.78%,而对照组数据则达到了19.44%。相比较下,试验组发生率更低(P<0.05)。如表1。
表1 不良反应数据罗列表 [n,(%)]
2.2 疗效分析
经评估,可知:从总有效率这项指标上分析,试验组数据达到了100.0%,而对照组数据则只有86.11%。相比较下,试验组的疗效更高(P<0.05)。如表2。
表2 疗效评估数据罗列表 [n,(%)]
3 讨论
临床上,月经不调作为一种常见病,可损害病人健康,降低病人生活质量。而内分泌紊乱则是本病的一个重要病因,病人在发病后会出现雌激素水平异常的情况,进而引发了经量异常与月经周期紊乱等症状[3]。尽管,通过常规治疗能够控制内分泌不调所致月经不调病人的病情,但总体疗效欠佳。温针治疗能够通过对病人的相关穴位进行刺激的方式,起到祛除血瘀、散寒与疏经通络等作用,此外,温针的安全性也非常高[4]。中药治疗可起到较好的养血调经与疏肝健脾等作用,将之和温针疗法进行联用,可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本研究,经统计,可知:从不良反应这项指标上分析,试验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经评估,可知:从疗效这项指标上分析,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高(P<0.05)。
综上,内分泌紊乱所致月经不调联用温针和中药,病人的不良反应更少,疗效更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金志道. 温经汤结合针灸治疗月经不调患者的临床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22,29(13):126-129.
[2] 倪维维. 温针联合中药治疗内分泌紊乱所致月经不调患者的临床效果[J]. 婚育与健康,2023,29(1):58-60.
[3] 高飞雁,戚红亮. 对比针灸合并温经汤加减与激素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10):197-198.
[4] 朱念玲,徐继辉,杨建华. 温针联合中药治疗内分泌紊乱所致月经不调的效果研究[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1,8(12):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