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期间,患者极易出现不良心理情绪,加上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阻碍了患者的康复进程。本文对80例腹腔镜下根治术术后康复的中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围手术期循证护理策略与常规护理对照研究,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VAS、SAS、SDS评分作对比,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2023年4月在本院接受术后康复的腹腔镜下根治术治疗的中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80例,按接收治疗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5-72)岁,均值(65.71±3.31)岁;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7-73)岁,均值(66.57±3.52)岁;两组数据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给予患者术前准备、术后观察、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循证护理策略。
(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由主治医师、科室护士长与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护士长任组长。
(2)循证问题与支持。寻找、讨论、分析、明确循证问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寻找理论支持,结合患者需求,制定护理方案[1]。
(3)循证护理方案落实。
①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对患者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给予沟通、鼓励、安慰,减轻心理负担,缓解精神压力,积极面对治疗。
②健康宣教。为患者讲解治疗方式、病程进展、护理方式、并发症及注意事项等,使患者充分认识疾病,增强治疗信心。
③饮食护理。术前,对可进食者鼓励使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不能经口进食者,给予静脉及肠内营养支持[2]。术后,根据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进食高热量、高蛋白质、低脂肪的流食或半流食,少量多餐,不宜大量使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腹泻。
④并发症护理。指导患者胸式呼吸方法,有效咳嗽,避免发生肺部感染[3]。
⑤功能锻炼。术后指导患者床上运动,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及下肢血液回流[4]。
⑥疼痛护理。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和深呼吸,减轻疼痛,通过听音乐、看电视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必要时使用镇痛药。
⑦切口护理。遵守无菌操作,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切口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5]。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VAS、SAS、SDS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调研中所有数据资料均运用SPSS23.0系统实行专业分析,当中计数数据运用(x̄±s,%)代替,差别比照运用t、x2检测。若比照结果P<0.05,说明实验价值显现。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x̄±s,d)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2.2 两组VAS、SAS、SD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VAS、SAS、SDS评分比较 (x̄±s,分)
3 讨论
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有贫血、体重减轻等症状,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相比于常规护理,围手术期采用循证护理有据可依,结合以往经验及患者需求,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综上所述,围手术期循证护理策略可显著提升中老年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恢复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建议提倡。
参考文献
[1]王少华,路遥,李曼林,等. 基于循证的围术期护理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 中华全科医学,2020,18(2):325-328.
[2]王冠忠,吴倩,任爽. 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的循证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8):79-81.
[3]刘冰心,付晓鑫,王乐. 循证护理模式在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围术期中的应用评价[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4):171.
[4]任桂莲. 循证护理模式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中的临床护理效果[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1(5):14-15.
[5]张鹏. 循证护理模式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中的护理评价[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23):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