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胰腺囊性肿瘤(PCN),是指在胰腺管或腺池中,上皮细胞的异常增生,导致胰腺分泌液的滞留,从而形成的一种囊性肿瘤。胰腺囊性肿瘤有20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有:浆液性囊性肿瘤(serous cystic neoplasm, MCN)、粘液性囊性肿瘤、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等,它们占据了全部胰腺囊性肿瘤的90%。
胰腺囊性瘤的临床特征一般不太明显,由于其消化系统、肝脏等方面出现异常后被发现,也很容易被误诊、漏诊。近年来,随着高分辨CT、核磁共振及超声内镜等成像技术的发展,胰腺囊性瘤的检出率显著提高。因其发生率较低,迄今仍缺少可供临床医师选择的高水平循证证据。但随着临床发现率的提高,回顾性研究的结果也越来越多,许多国际和国内的胰腺专家都发表了共识,人们对该病的理解也越来越清楚。
2、常见胰腺囊性肿瘤
胰腺囊性肿瘤大多数都是良性的,也有部分是有低度恶性的或者是恶性病变。不同病理类型的胰腺囊性肿瘤,其预后也有差异,所以临床上的治疗方法也有差异。因此要求临床医生要对其各自的流行病学和病理特征有所了解,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表1所示为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差异,但在临床实践中,仍有较多的困难,所以必须不断地积累数据,总结经验,才能做出正确判断。不同的患者在临床上表现出不同的预后,选择合适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整体预后。
表1常见胰腺囊性肿瘤主要临床特征
2.1浆液性囊性肿瘤(SCN)
本组病例以中老年患者居多,且以女性居多,约占30%。SCN可以出现在胰腺内任意部位,其中50%来自于胰头尾。在临床上,最多见的是微囊和寡囊两种类型,其中以微囊最为多见,表现为“蜂窝状”“海绵状”,囊中充盈着透明的液体,淀粉酶含量降低。病人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只有在体检的时候才会被发现,而且很少会有腹痛或者是可以触摸到的腹部包块,如果是在胰头的位置比较大,那么就有可能会对胆道造成压力,导致梗阻性黄疸的发生。处理原则多是SCN被视为良性肿瘤,其癌变几率很小,只有少数几例发生恶性。手术难度大,可以采用保留胰头切除术、保留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部切除术、脾脏切除术等方法。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胰腺外科学中心开始采用腹腔镜治疗SCN。对罕见的肿瘤,一般采用胰腺十二指肠或胰体尾部切除,可获得较长的存活时间。但是关于是否要做胰周淋巴结清扫,目前还没有定论。
2.2黏液性囊性肿瘤(MCN)
其发生率约为20-30%,中老年妇女居多,多位于胰体尾部,一般为5-6cm大小,多呈单发、大的囊性包块,有恶性转化的可能,并可向结缔组织或粘液性囊腺癌发展。MCN病灶通常很大,可以是单、多个病灶,可以是一层厚厚的、形状不规则的包膜,也可以是一种突入囊腔的结节,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看到囊壁的钙化。腹中液体粘稠,有时为水状,有时还带血,通常不与胰管相通。MCN中大约有12%-20%的患者伴随CEA水平明显增高。
MCN易发生恶性转化,合并侵袭性肿瘤的患者生存率显著降低,预后较差,故在其进展为侵袭性肿瘤前实施手术治疗尤为重要。但由于 MCN与SCN,尤其是那些没有明显影像变化的微小病灶很难区分,因此,在技术水平高、且能保证病人安全的条件下,可以采取更激进的外科治疗方式。对于非恶性的MCN,肿瘤<4 cm、无囊壁增厚及结节,可以采用囊腺瘤剥除术,腹腔镜术或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等,但是存在着肿瘤复发的可能性。当病灶大于4 cm、有结节,外周“蛋壳”征象时,提示有恶性转化的可能,必须尽早进行手术处理。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进行肿瘤根治手术,手术的范围应该是肿瘤两边的部分,并且要保证断端没有肿瘤残留。对于胰腺远端切除术、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节段性胰腺切除术等都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恶性的 MCN淋巴结转移率也很低,所以一般不需要对胰腺周围淋巴结进行清扫。对于侵犯临近组织或有局部淋巴结转移者,可采用联合脏器切除和区域淋巴结清扫等方法。对无临床表现、无壁性结节、无胰管、无胆总管、无胰腺周围淋巴结肿大的低危型 MCN,特别适合有严重并发症的老年病人。
对良性MCN的病人不需要进行手术后的追踪,许多研究显示手术后复发率为0。浸润性MCN手术后存在着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风险,因此需要在6个月内进行一次随访,以明确是否存在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风险。
3、小结
长期以来,临床医师对胰腺囊性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及进展结果缺乏足够的认识,致使部分病人在术前缺乏明确的诊断,或过于宽泛的手术指征,造成部分病人的过度治疗;也有一些病人由于临床医师的保守处理而错过最佳的手术时机。随着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以及成像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胰腺囊性肿瘤被发现,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医生们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认知,并进一步规范相应的诊断和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可治愈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访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胰腺中心主任医师、教授钱祝银李靖[J].江苏卫生保健.2022(12).
[2]遗传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认知[J].陈曦.外科理论与实践,2021(05).
[3]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染色定位术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应用[J].孟云鹏;蒋钰;林昌杰:张鑫豪;危少华.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2(08).
[4]陈氏贯穿胰腺纵向U"型缝合法在胰管细小的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中的应用[J].马嘉骏;谢敏李云峰王方明;田秉璋.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22(6).
[5]阿帕替尼治疗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1例[J.任宇;刘芹;吴浦媛;刘宝瑞;邹征云.国际肿瘤学杂志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