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与MRI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康永辉 朱述英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康永辉 朱述英,. CT与MRI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研究[J]. 肿瘤研究,2023.3. DOI:10.12721/ccn.2023.157022.
摘要: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是一种以肝上皮细胞为原发部位的恶性疾病,由慢性病毒性肝炎反复发作引起。HCC是一种恶性肿瘤,其具有高度恶性和易转移等特征。由于患此病患者在早期没有明显临床症状,而且病情很难预后。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肝癌的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CT和MRI两种影像检查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通过综合运用这两种影像技术为肝癌的诊断治疗提供更加科学、更加准确的信息和建议。
关键词: 肝硬化;研究现状;MRI
DOI:10.12721/ccn.2023.157022
基金资助:

1.  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

Qi-Yu Zhao,Li-Ting Xie学者重点介绍了在肝占位的情况下,多层螺旋CT扫描与CT、MRI的动态增强检查是可行的。另外,为了提高肝癌诊断的准确性,CT应进行平扫期、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并使用5mm的薄层对病变部位进行扫描[1]。并且应观察在CT增强扫描造影剂在动脉期显像的情况。

1.2  国内研究现状

秦书敏,刘亚良,黄光建等学者指出肝细胞癌诱因最主要的是病毒感染后所致肝硬化原因,肝癌发生最主要因素包括长期酗酒由于酒精导致肝硬化,由于肝癌患者早期缺乏临床典型性病理特征,经研究发现患者患有腹胀、消 瘦、乏力、肝区疼痛等为主要临床体征[2]。据我国卫生健康委办公厅通知表明我国肝癌影像诊断主要依据的是CT利用给患者注射造影剂并且患者对此不敏感动态增强扫描的强化方法,而此时造影剂显示“快进快出”特征[3]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的目的是对应用多层螺旋CT和增强CT扫描检查患者的早期排查检出率以及MRI各序列对患者的检出率和影像图像早期分析进行研究。这两项检查在HCC诊断中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可提高HCC的早期检出率,从而在早期开展针对性治疗,抑制病情发展产生有利影响,并且可以进一步明确两类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为患者提供一种可行的鉴别诊断支持,给予患者更长的治疗时间。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2.  CT和MRI成像质量对比和诊断价值

由两名主管技师以上职称的专业影像技师对每位患者的影像图像进行对照分析,影像片中的诠释齐全、左右标志及患者信息清晰、图像放大比例信息完整以此区分前后位。此为0级。患者肿瘤形态较不规则影像显示相对模糊列为1级。由于检查时间较长患者难以坚持最终得出成像质量较差分为2级。最后择取最优图像。在纳入统计患者中,对肿瘤的大小进行全面对比,发现MRI显像比CT显像更加敏感。

3  使用MRI和CT检查的优缺点

3.1  使用CT检查的优缺点

CT检查技术的优点:CT可清楚地显示病灶的大小、数量、形状、部位和血供。CT检查对肝静脉、下腔静脉的癌栓及肝门淋巴结的转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肝脏的外形、脾脏的大小、有无腹水等都可以根据CT检查扫描,从而明确肝硬化的严重程度。CT检查时间相对较快。

CT检查技术的缺点:CT检查使用的射线是X射线或其它高能射线,这些射线具有高能量密度,可以穿透人体组织,对细胞造成损伤,尤其是对孕妇和小儿较为严重。CT扫描有时也局限于技师的专业水平和技师选择的参数和扫描层厚,有时并不能完全展示患者的病理情况也可能导致微小的漏诊率。并且CT扫描对人体软组织影像清晰度和分辨率相对较低。

3.2  使用MRI检查的优缺点

MRI的优点:①不会对人体造成放射性伤害。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极强的长波和极低的能量,因此又被称为无放射性的安全检测。②软组织具有较高的解析度。MRI扫描序列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能改善正常的解剖学特征。③MRI检查影像图像具有无骨伪影特点。④MRI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在不使用对比物的情况下,展示消化道等含流体的管路系统。

MRI的缺点:①成像时间相对较长。MRI检查采集序列多,每个序列都要一定时间。②钙化显示不佳。钙化因缺乏H质子,所以MRI图像对钙化不敏感,常表示为低信号,并且不易察觉。③影像骨性结构显示相对较差。由于MRI检查是利用水分子中的H质子显现影像,因此其成像对含有水量少的组织清晰图较差。④伪影相对较多。MRI成像影响因素多,如不能拆卸的假牙、避孕环等因素。因此MRI伪影相对较多。⑤禁忌证。危、急、重症患者因时间限制,不宜MRI检查,体内装有心脏起搏器和电子装置等金属物患者,也不宜进行MRI检查。

4  MRI与CT诊断效果的比较

MRI可以清晰的显示出病灶的特点,进而判断病灶的性质,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在MRI检查,正常扫描时以病灶信号的高低为主,在T1WI序列图像上会呈现出信号低与高等的区别,大部分病灶图像呈现低信号,而在T2WI序列图像上显示的信号强度以高信号强度为主。

在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会随血流进入肝脏,而肝癌以肝动脉为主要供血来源,可以根据造影剂的流动情况判断其是否准确。根据造影剂显影的时间段,可以将其划分为门静脉期、动脉期以及平衡期。在这三期中,门静脉期造影剂流至肝脏门静脉时,此时当肝实质强化达至峰值,病灶强化程度显示下降。在动脉期,造影剂进入动脉后,以高密度灶为主,有些病灶则出现低密度或高密度。最后在平衡期时,造影剂流出后,强化显影会变得越来越弱[4]

CT扫描对肝内病变组织及周边组织的探测能力较差,相比之下MRI对此有较高的检出率。在CT扫描过程中,人体会受到辐射的影响损害机体。因此MRI检查相对CT检查更具优越性。

综上所述,MRI与CT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与CT增强扫描相比,MRI的检出率较高,且在临床上更具优势,所以MRI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5  结论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医疗水平也在提高,影像仪器也在不断更新和引进,成像仪器也在全方位发展。因此影像检查能更快更准确地显示出肿瘤的病灶特点及疾病的发病情况。目前,CT、MRI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肝癌的临床诊断。由于这两种检查方法有着不同的工作原理,而且诊断微小病灶和病理特征时结果显示差异也相对较大。根据影像图像的评价指标以及技师的操作能力择取最优影像图像,从而为诊断医师提供重要依据。目前一般使用MRI和CT及动态增强CT扫描对原发性肝细胞癌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观察,通过对影像的重建和锐化可以直接对病灶进行定位,还可以对病灶周围的血供状况进行观察,为医生提供更加详细、全面的参考数据。CT扫描和增强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现出HCC的病灶、胆管和肝内外血管之间的联系。而MRI检查有更高的分辨率并且能更清楚地显示微小癌灶的形态和数量,为医师提供更有价值的诊断依据。综上,MRI比CT检查对HCC诊断率具有更高的检出率,而且在直径≤3cm的微小病灶检测中,其检出准确率率明显更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二者结合得出的影像图像更能为诊断医师提供重要的依据。

参考文献

[1]Qi-Yu Zhao,Li-Ting Xie,Shuo-Chun Chen et al .Virtual navigation-guid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recurren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visible on ultrasound after hepatic resection[J].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2020,19(06):532-540.

[2]秦书敏,刘亚良,黄光建等.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多层螺旋CT及MRI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12):77-79.

[3]杨圣伟,苏江海.肝脏增强CT与MRI及DWI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准确性的价值对比[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08):86-87.

[4]吴忠先.螺旋CT及磁共振成像诊断小肝癌的临床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学,2022,31(10):1885-1887.

作者简介:康永辉(2001.01--),男,汉族,山西忻州,学士,医学影像技术专业

指导老师:朱述英(1983.03--)女,汉族,山东滕州,硕士,中药学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