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R、PLR在甲状腺癌中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价值
朱蕊 和静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朱蕊 和静,. NLR、PLR在甲状腺癌中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价值[J]. 肿瘤研究,2023.3. DOI:10.12721/ccn.2023.157023.
摘要: 目的:分析NLR和PLR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价值,为甲状腺癌及其预后诊断提供参考价值。
方法:通过选取淄博市某医院2022年9月~2023年1月收治入院的甲状腺癌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以同一时期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指标数据。观察组依据肿瘤大小分为两组:可疑恶性肿瘤组(肿瘤大小大于1cm)50例,甲状腺微小癌组50例(肿瘤大小为0~1cm);依据淋巴结是否转移分为两组,转移组50例,非转移组50例,分别进行NLR、PLR数值对比,进一步评估其在甲状腺癌中的临床特征。结果:对照组的NLR、PLR均低于观察组;在观察组中,甲状腺微小癌组NLR、PLR值小于可疑恶性肿瘤组患者;转移组NLR、PLR值均高于非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患者肿瘤直径大小与患者的NLR、PLR呈正相关;甲状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也是影响NLR、PLR增高的因素之一。
关键词: 甲状腺癌;NLR;PLR
DOI:10.12721/ccn.2023.157023
基金资助:

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T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成为近二十年来增长最快的实性恶性肿瘤之一。如今多个研究表明,一些基础的炎症指标能够反映肿瘤癌症的临床特征,它们与肿瘤预后也大有关联。因此,为了更好地深入甲状腺癌的相关研究,探寻更为便捷准确的肿瘤标记物和基本的炎症指标,例如NLR、PLR等,希望能够在评估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价值中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回顾性地收集了淄博市某三甲医院2022年9月~2023年1月收治入院的100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前四天的临床资料,探讨NLR、PLR在甲状腺癌中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价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通过选取2022年9月~2023年1月在淄博市某医院收治入院符合纳入标准的甲状腺癌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中位年龄为44.4岁;以同期10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2.2  检测方法

分别收集患者在术前 4 天的外周静脉血,将其放置到含有乙二胺四乙酸二钾的抗凝剂抗凝离心管内,血液与抗凝剂完全混合后通过CellaVision DM9600全自动分析仪进行血常规化验,同时以医学检验操作规范为标准严肃、认真且准确操作。获得淋巴细胞、血小板以及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后,计算出NLR、PLR等临床指标数值,进行对比分析。

2.3  统计学分析

将获取到的临床资料导入SPSS2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实施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展开“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实施“X”检验,P <0.05 表示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选取淄博市某三甲医院2022年9月~2023年1月收治入院的甲状腺癌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共计200名。其中对照组平均年龄为(46.65±10.05)岁,观察组平均年龄为(44.28±12.67)岁。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分层这一指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3.1  两组研究对象血清 cTnI、Mb、CK-MB水平比较

通过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AMI患者的血清 cTnI、Mb、CK-MB水平均

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两组研究对象NLR、PLR对比

NLR、PLR为甲状腺癌肿瘤标志物。将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数据进行比较,通过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的NLR和PLR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  不同临床特征的患者NLR、PLR水平比较

3.3.1  可疑恶性肿瘤组、甲状腺微小癌组指标对比   

通过结果可以看出,可疑恶性肿瘤组患者(肿瘤大小>1cm)NLR、PLR值大于甲状腺微小癌组(肿瘤大小为0~1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036)。

3.3.2  转移组、非转移组指标对比   

通过结果可以发现,转移组NLR、PLR数值明显高于非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195)。

4  讨论

4.1  两组研究对象NLR水平分析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学者们对NLR在预测甲状腺癌的研究更加深入,临床资料显示,仍然有部分甲状腺癌症患者NLR值较低。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该类患者虽患有甲状腺癌,但为良性结节,且疗效佳,预后较好。或者该类患者曾经接受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等药物治疗,在治疗过程中,NLR水平会在药物反应最佳时期明显下降。Chen等人在对患者的NLR值进行研究时发现,低病危组病人的NLR值明显低于高病危组,并且,通过后续康复追踪显示,低NLR组的患者更容易复发甲状腺癌,高NLR组的患者并非如此,甲状腺癌复发与术前NLR值的关联并不明显,并不能够完全预测[1]

4.2  两组研究对象PLR水平分析

肿瘤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是血小板增多引起的肿瘤转移。当患者提示PLR升高时,往往存在着肿瘤增殖的前兆;反之,肿瘤增殖可能是由于甲状腺癌患者血小板计数增多引起的。由于肿瘤细胞在身体内部驻扎,将会吸引大量的血小板发挥本能的聚集功能及黏附作用,这正是引起血小板计数下降的原因之一。血小板下降,往往会分泌过多细胞因子,为肿瘤提供充沛养料,直至肿瘤转移。有研究提示,恶性肿瘤在增殖过程中会释放多种激素,由于肿瘤患者内分泌紊乱,或者营养不良、失血过多等失偿情况,这些激素会刺激肿瘤快速生长,促进血小板升高,形成恶性循环。在反映肿瘤的瘤细胞负荷水平方面,血小板具有一定的意义。增多的血小板影响肿瘤细胞生长和发展是确切的,但其影响机制、影响方式尚未有明确的定论。有学者推测,有可能是由于肿瘤内的栓塞激活了血小板,从而意外释放肿瘤生长相关因子,进一步促进心血管的不断生成,导致肿瘤转移。

4.3  不同临床特征的TC患者NLR、PLR水平分析

NLR、PLR的数值增减与肿瘤的大小息息相关,原因大致有两方面。一方面,这两种指标的升高则意味着甲状腺癌患者肿瘤负荷加重。由于肿瘤负担的高消耗使得患者营养缺乏,甚至造成低蛋白血症及缺铁性血小板增多症等,从而恶化炎症状态。另一方面,在本研究中,以1cm为界,将观察组分为可疑恶性肿瘤组和甲状腺微小癌组,对比两组炎症指标。而从本质出发,实际上是研究肿瘤与炎症的关系。在发生炎症反应时,炎性细胞通常会释放出炎性介质导致原本正常运行的组织细胞异常,甚至出现癌变,为肿瘤的增殖转移助力。由此可知,肿瘤的生长发展与炎症有关,这种关系体现在NLR、PLR指标中。因此,NLR、PLR数值的价值不仅在乎于反应患者的实体肿瘤状态、判断肿瘤形态大小及癌症转移,还在于了解患者炎症反应及预测甲状腺癌患者复发危险。这一观点与何时知等人基本一致,NLR、PLR造成的免疫过度表达都会加快肿瘤的生长[2]

参考文献

[1]裴晓东,孙占勇,陈世军.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乳头状甲状腺癌临床特征的关系研究[J].癌症进展,2020,18(11):1119-1122.

[2]何时知,房居高,陈佳铭,刘擘,庄欢,沈茜茜,廉猛,马泓智,侯丽珍,张雪,何小金,钟琦.分化型甲状腺癌中Cyclin D1,Galectin-3和ki-67的表达及其与侵袭的关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8(02):113-11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