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性早熟是较为常见的小儿内分泌系统疾病。性早熟疾病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患儿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患儿。对于出现性早熟的患儿,由于生理状况的变化与自身年龄以及认知存在明显的差异[1-3]。因此在患病后,患儿的心理状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患儿提前陷入叛逆期或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严重者则会出现社交恐惧、残忍,甚至提早发生性行为等[4-5]。因此,性早熟已经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水平,对其心理以及生理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因此,对于性早熟的患儿而言,对其采取高效的护理措施极为重要,其护理方式对患患儿的恢复以及预后水平有很大的影响。为了分析对基于人文关怀的叙事护理对性早熟患儿心理行为的影响,此次研究选取了50例患儿进行研究,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1年12月为本次研究的初始选定时间,2022年12月为完成本次研究的结束时间,在该时间段内所抽取到我院接受诊治的50例性早熟患儿则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利用护理方式的差异性将患有性早熟的50例患儿进行分组,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各存在50例患有性早熟的患儿;其中,研究组所收治的25例患有性早熟的患儿中,男性11名,占比为44.00%(11/25),女性14名,占比为56.00%(14/25);年龄最小的为5岁,年龄最大的为9岁,求取平均年龄测定值结果为(7.05±1.52)岁;常规组所收治的25例患儿中,男性12名,占比为48.00%(12/25),女性13名,占比为52.00%(13/25);年龄最小的是6岁,年龄最大的是8岁,求取平均年龄测定值结果为(7.09±1.94)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具均衡性(P>0.05)。
1.2方法
1.2.1 基础护理 常规组患儿进行基础护理,具体操作如下:护理人员按照医院基础护理流程,在入院后为其进行健康教育,详细为其讲述患病原因、疾病危害、治疗方式以及注意事项等。对患儿的心理状况进行密切关注,并予以用药指导,对其进行肌内注射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治疗,对患儿机体内的性腺激素起到促进释放的作用,且注射剂量为:每月进行一次注射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每次注射60~100μg/kg,治疗周期为3个月。
1.2.2基于人文关怀的叙事护理 研究组患儿给予基于人文关怀的叙事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给予患儿与常规组患儿相同的治疗措施。院内选取经验丰富、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以及责任心的护理人员,成立护理小组。将患儿症状不存在差异性的患儿进行分组护理,根据患儿的病情情况以及心理状况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鼓励家属加入护理小组,给予患儿关怀以及陪伴,并定期对其存在建议进行收纳、整理,并进行相应的整改。对患儿及其家长定期开展健康宣教的座谈会,用其能接受且清晰明了的语言,对其进行讲解,详细告知其疾病病因、治疗流程以及所需注意的事项等。多向其讲述接受治疗后已经将其治愈的患儿,提高患儿以及家属在治疗过程中的自信心以及配合度。定期以影视的方式对其播放相关知识,使患儿意识到自己对事物以及社会认知的错误。护理人员多与患儿进行交流谈话,了解患儿的心理状况以及认知错误,对出现负性心理状况或认知偏差的患儿,护理人员应及时对其进行疏导以及心理教育。对于患儿的家属,护理人员也应多与其进行沟通,使其了解患儿病情发展情况,并鼓励家长对患儿的心理状况进行及时的疏导。多以患儿的角度进行考虑问题,并将患儿的情况及时告知学校老师,使其在学习生活中,给予其帮助,并正确规避影响患儿心理状况的事件发生,鼓励患儿积极加入校园团体活动中,消除患儿的自卑心理以及社交恐惧心理。对于患儿的房间,应根据患儿的喜好进行整改以及布置,确保患儿处于舒适且健康的环境,减轻患儿的恐惧感,对患儿的心理状况有良好的影响。
1.3观察指标
1.3.1两组患儿接受护理后行为状况评分
详细分析两组患儿接受护理后的行为评分。行为状况包括(抑郁程度、攻击性、社交恐惧、违纪、多动行为等)进行评价,总分 0~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患儿心理问题越严重,该量表由患儿监护人填写[6]。
1.3.2两组接受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对比情况
详细分析两组患儿接受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差异性。采用 MHS-CA量表对两组性早熟患儿护理前后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评分。量表包括认知功能 、个性特性、情绪体验、思维习惯和意志行为,其中认知功能、思维习惯以及意志行为评分为5~25分,个性特性评分为6~30分,情绪体验评分为3~15分,总分 24~120 分,得分与患儿心理状态呈正相关[7]。
1.3.3组间接受护理后生活质量对比
详细记录两组患儿接受护理后生活质量(生理健康、社交功能、学校表现、情感功能等)情况差异。
1.3.4组间接受护理后依从性评比
详细分析两组患儿接受护理后依从性对比。依从性包括: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以及不依从。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n×100.00%
1.3.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体内激素变化情况。
详细记录两组接受治疗前后,体内各项激素指标变化情况。其中各项激素指标包括:E2、LH、T等。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0.0处理相关数据资料,t和X2检验组间数据,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后行为状况对比,详情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护理后行为状况对比(x̄±s,分)
2.2两组接受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对比情况,详情如表2所示。
表2组间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对比分析x̄±s,分)
2.3组间接受护理后生活质量对比,详情如表3所示。
表3组间护理后生活质量对比分析(x̄±s,分)
续表:
2.4组间接受护理后依从性评比,详情如表4所示。
表4组间护理后依从性对比分析(%)
2.5组间接受护理前后激素水平评比,详情如表5所示。
表4组间护理前后激素水平对比分析(x̄±s)
3、讨论
对于性早熟一般发生生于儿童时期,在其生长发育时机体出现异常,进而导致其出现内分泌疾病。性早熟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对于女性患儿,常发病于8岁以前;对于男性患儿,常发病于9岁以前,在该年龄段之前,机体出现提前进行发育的征兆,且性器官出现提前发育以及成熟的第二性征。对于发生性早熟的女性患儿而言,女性患儿会在患病时出现乳房提早发育,腋下与阴处的汗毛会提前生长,并且会伴有月经现象;对于男性患儿而言,男性患儿会在患病时出现睾丸提早发育(其容积增大),阴茎出现提前增长现象,且同时伴有明显出现胡须以及阴毛等现象;而且对于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而言,均会出现身高以及体重增长异常的现象[8-12]。当患儿年龄尚小,认知能力较差且心理承受力较弱,当面临生理上出现的变化后,对其心理状况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加重其心理负担,从而极易出现社交恐惧、自卑以及抑郁心理[13-15]。对于性早熟的患儿而言,对其采取高效的护理干预极为重要。常规护理较为单一,缺乏对患者的针对性护理。而基于人文关怀的叙事护理可以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儿接受护理后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况均高于常规组,研究组患儿接受护理后体内激素指标与行为状况均低于常规组,研究组患儿接受护理后依从率为96.00%(24/25),常规组患儿接受护理后总依靠性为76.00%(19/25),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性,且研究组患儿依从性更高于常规组。
综上所述,在为性早熟患儿进行护理时,应实施基于人文关怀的叙事护理,其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钟剑,魏苗苗,陈书远. 中枢性性早熟及外周性性早熟女童的LH、LHRH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 海南医学,2022,34(03):364-367.
[2]张颖,郑逊勇,唐浩华. 醋酸曲普瑞林联合心理护理对中枢性特发性性早熟患儿生长发育与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2,7(01):113-116.
[3]强欢,宋雪瑞,党丹. 来曲唑治疗纤维性骨营养不良综合征女性患儿外周性性早熟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 贵州医药,2022,46(12):1965-1966.
[4]蒙好好,王莉莉,汤丽,杨欢. 人文关怀背景下的叙事护理对性早熟患儿心理行为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22):92-94.
[5]杜晓亚,苗萍,蒋会莉. 丹栀逍遥散加减对特发性性早熟患儿生长发育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J]. 中医药信息,2022,39(11):70-74.
[6]尹敏康,陈瑾.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G蛋白偶联受体54及胃饥饿素在中枢性性早熟患儿中的水平及相关性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22,37(19):3491-3495.
[7]杨谨,张刚,杨美琴. 醋酸亮丙瑞林在不同BMI女童中枢性性早熟患儿治疗中的价值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18):2746-2749.
[8]肖雪. 多维度延续护理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儿家长情绪及患儿遵医行为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22,29(09):74-77.
[9]李婉丽,王淑琴,韩晶晶,陈娟,汤新,张灵芝,苗丽丽. 延续性护理模式在中枢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临床护理杂志,2022,21(04):12-15.
[10]郑隽姝. 夏枯草消乳方治疗性早熟患儿的效果及对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14):2447-2449.
[11]张晓菲,罗静思,唐晴,钱家乐,冯莹,马琼.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中枢性性早熟女性患儿的远期效果及不良反应[J]. 广西医学,2022,44(07):730-734
[12]叶亚琴,朱杉,胡冬琴. 门诊护士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儿实施延续性护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22,29(02):77-80.
[13]艾卫珍,周聪,诸赛玲. 以家庭为中心的心理护理对中枢性性早熟女童心理行为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21,28(09):105-107.
[14]冯俊英. 叙事护理应用在达菲林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儿中的价值研究[J]. 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3):249-250.
[15]张小芬,李玉兰,徐颖,骆雪芬,向小慧,夏宇庭. 以家庭为中心的心理护理对特发性性早熟患儿心理状态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20,18(09):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