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
周若兰 姚丽锶 江诗琪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周若兰 姚丽锶 江诗琪,. 综合护理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J]. 中国护理学报,2024.1. DOI:10.12721/ccn.2024.157181.
摘要: 本研究旨在评估综合护理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了我院2022年8月到2023年8月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90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人。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方案,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6.6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方案能显著提高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 严重创伤性休克;急诊;综合护理
DOI:10.12721/ccn.2024.157181
基金资助:

创伤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临床急症,常由于大量失血、严重感染或其他因素引起,其特点是组织灌注不足和细胞代谢障碍。这种状况若不及时有效地进行抢救,可能迅速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患者死亡[1]。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护理模式的创新,综合护理逐渐显示出其在改善创伤性休克患者预后方面的潜力。因此,本研究选择90名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旨在深入探究综合护理对于改善这一类患者群体抢救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2022年8月到2023年8月在本院收治的90名创伤性休克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人。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8人,年龄范围在20至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21±5.93)岁;从受伤到入院治疗的时间为0.5至4.0小时,平均时间为(2.36±0.82)小时。受伤原因包括车祸20人,高处坠落15人,锐器伤7人,其他伤害3人。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6人,女性患者19人,年龄范围在21至5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78±6.02)岁;从受伤到入院治疗的时间为0.6至4.2小时,平均时间为(2.49±0.75)小时。受伤原因包括车祸21人,高处坠落12人,锐器伤8人,其他伤害4人。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受伤原因及从受伤到入院治疗的时间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了标准的基础护理。这包括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压、呼吸、脉搏等),确保呼吸道畅通,对患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进行快速且准确的评估,并根据情况提供相应的对症抢救及治疗[2]。对于休克状态,进行了细致的评估,并根据休克的程度及受伤部位及时进行血容量的补充。此外,还积极排除导致休克的各种因素。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基础护理的同时,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以强化抢救过程中的护理一体化流程。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急救护理管理。制定详尽的抢救预案,将抢救中的任务和步骤明确化,并合理分配抢救工作任务。医护人员各自清晰了解自己的工作任务与责任,以避免在工作中出现疏漏[3]。从接诊患者到抢救、治疗,再到后期病房的交接,均由指定人员负责部署和调度,确保各环节和步骤的紧密衔接,并为急救患者提供绿色通道,提高救治效率。(2)实施精准的生理监测与干预。这包括使用高级监测设备跟踪患者的生理参数,如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等,以及应用最新的临床指南来指导紧急治疗措施。例如,对于失血引起的休克,迅速进行血容量补充和血液成分输注。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策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临床状况。(3)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考虑到创伤性休克患者及其家属可能经历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在进行快速操作的同时,以温和、亲切的言行来稳定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4]。在抢救过程中创造一个相对安静、舒适的环境,以减少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通过这些综合护理措施,旨在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同时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负担,从而提升整体的护理效果。
1.3 观察指标

在本研究中,观察指标主要包括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抢救成功率的计算公式为:抢救成功率 = [抢救成功人数/总人数]×100%。并发症包括感染、脂肪栓塞综合症、应激性溃疡、凝血功能障碍等,其计算方式为:总并发症发生率 = [(感染人数+肪栓塞综合症人数+应激性溃疡人数+凝血功能障碍人数+器官功能障碍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对于计数数据,使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当p值小于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

研究显示,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7.78%,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82.22%,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

截图1737512328.png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观察组较对照组表现出更低的发生率,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0.05),具体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截图1737512352.png3讨论

严重创伤性休克是一种由重大创伤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给急诊医学和重症医学带来严峻挑战。这种状态对患者生命构成直接威胁,同时对抢救和治疗提出更高的要求[5]。在临床实践中,对严重创伤性休克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对于提高患者存活率和改善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综合护理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中的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综合护理通过提供全面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特殊需求。包括生命体征的精确监控、休克状态的及时评估及处理以及对可能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等[6]。其次,综合护理强调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不仅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也注重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健康,这对于改善护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最后,综合护理超越了单一的医疗或抢救干预,它强调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考虑到患者的身体、心理以及社会需求。这种护理方法特别关注于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整个过程中的连续性护理,确保抢救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响应和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结合本研究的结果,观察组在实施综合护理后,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达到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同时,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降低,仅为6.67%,远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这些数据明确表明,综合护理在提高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本研究强调了综合护理在严重创伤性休克急诊护理中的有效性。通过实施综合护理措施,不仅提高了抢救成功率,还显著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改善了这类患者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许利,郑清华.急诊综合护理干预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12): 129-131.

[2]付堃.中医综合护理与急诊护理干预联用对于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价值研究[J].新疆中医药,2022,40(06):66-70.

[3]张月琼.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急诊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智慧健康,2022,8(28):202-205.

[4]刘红菊,杨素真.预见性护理在急诊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价[J].中外医疗,2022,41(09):118-121+126.

[5]廖秋凌.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人人健康, 2022,(02):123-125.

[6]林惠玲.综合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6):189-19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