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锡剧中,女性人物塑造处在非常关键的位置,对锡剧表演的成败有着直接影响。锡剧舞台表演在剧本的基础上由导演对演员加以指导,演员则在具体的表演过程中再根据自己的想法开展二次创作。所以说,锡剧的表演成功与否与演员的关系非常密切,而且锡剧与其他戏剧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需要以剧本内容为依据对舞台立体形象加以塑造,而演员就是其二次创作的材料。通过舞台人物形象的塑造,让观众感受到锡剧的美从而取得较好的舞台视觉效果。
一、锡剧通过歌舞对故事进行演绎
锡剧属于一种舞蹈表演艺术,也可以称作滩簧。锡剧是戏曲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其在江浙一带尤为流行。早期的时候,锡剧也被称作吴歌,如今锡剧又有了更多的时代元素。锡剧表演中要做好美学精神的表达,首先就要把其中的美学元素加以提炼,然后把这些美学元素在舞台上艺术化为歌曲和舞蹈。通过演员的舞台表演呈现锡剧中各个人物的内心世界。锡剧中的女性角色往往比较端庄,属于青衣表演,对于女性温婉娴静舞台效果的呈现比较看重。在锡剧里面,所谓的“唱”指的是“歌”,由于锡剧里面的女性角色往往属于贤妻良母、贞洁烈女等正面人物,其唱腔要做到婉转而优美,使锡剧表演有更多的美感。锡剧的女性角色在演唱之时要深入把握锡剧的艺术特质,让自己的演唱内容贴近生活,使观众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能够以生活为切入点对锡剧有更深入的体会,使演员和群众的交流可以实现。
举个例子,对大型清装锡剧《杨乃武出狱》中杨云芳这个角色的表演过程中,就应该把握真实性,让自己的表演有更多的思想内涵。锡剧舞台表演之所以追求真实性,是因为舞台表演效果的取得与演员能否与观众在情感上互动有直接联系。只有演员通过创造性的真实表演,让观众在内心对演员产生信任感和亲近感,才能够取得更好的舞台效果。随着演员和观众距离的拉近,锡剧舞台表演的成功也就逐步实现。杨云芳在舞台表演过程中要想真正把思想内涵加以表达,就要把这些表演中需要表达的情感用舞台人物形象加以呈现。在《杨乃武出狱》这场戏中,杨云芳性格单纯,演员要把杨元芳的个性和内心情感进行良好的表达,让观众感动。
二、锡剧通过剧情的诗意化体现舞台审美
锡剧现代戏与锡剧古代戏比起来视觉效果稍差一些,因为演员的舞台形象韵律感不足。在锡剧现代剧表演过程中,需要对生活中的走路、做饭等内容舞蹈化,演员要把这些动作赋予艺术美感并在舞台上加以表达。这样做首先能够更好的塑造人物舞台形象,其次可以通过把真实生活内容融入舞台让演员和观众实现情感沟通。如果演员只是把生活行为照搬到舞台上,或者没有对这些动作进行戏剧化处理,那么表演动作和舞台之间就不够协调。所以锡剧演员塑造角色的时候,要对角色表演构建和时代相契合的认知观,让自己的表演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锡剧表演时代性非常强,能够把观众成功引入演员表演的故事情节中是锡剧表演的基本要求。在锡剧表演过程中,女性角色的舞蹈和演唱过程正是创造角色的过程。演员通过自己的表演技能,让观众对剧情有深刻的了解并接纳舞台角色。锡剧舞台中女性角色的表演,其演唱和念辞有时候会因为剧情需要而有所间断。但是角色的表演是连续的,具有一定的连贯性,所以锡剧演员的每个动作都关系到舞台表演效果。在表演过程中,演员的形体姿态要与音乐旋律相匹配。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演员对生活动作的原型进行提炼并通过变形把艺术动作呈现在舞台上。比如《双推磨》里面苏小娥的角色,苏小娥挑水、推磨等动作都来自生活,但演员不能把这些动作的原状照搬到舞台,而是要对那些代表性非常强的动作加以提炼并做好艺术化理。让观众明白演员的表演内容,同时又不能打破舞台的和谐,从而取得传神艺术效果。
二、锡剧女性人物的戏剧化塑造
锡剧女性人物形象塑造的戏剧化要求表演者的表演既要到位又要传神,这样观众通过其外貌和动态表演就能够了解他在剧情里面的地位以及他想要表达的情感。塑造人物之前要以剧情为切入点,人物剧情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社会性,所以要以时代审美为切入点对人物表演内容加以理解。
以《生死牌》里面秋萍的表演为例,秋萍全家人都是是倭寇杀害的,秋萍对倭寇有着满腔的仇恨。他在戏中有一段演唱:“义父呀……,倭寇杀我满门……”在演唱过程中,演员就要调动角色情绪,在演唱之时要真正深入把握自己要表达的情绪并不是那么容易。秋萍对倭寇充满仇恨,演员就要把这种恨的情绪进行饱满的表达,还要做到艺术化。这就需要演员叫板之时,让自己的话语充满艺术感染力,从而调动观众情绪。
结语
总而言之,锡剧在中国戏剧中占有重要位置,其地方特色浓厚。锡剧流传至今,其时代特点也很明显,锡剧现代剧早已形成。作为真实与艺术的结合,锡剧表演离不开现实生。活锡剧表演要真正把生活行为艺术化为舞台表演动作才算真正取得成功。而女性角色的塑造既要注重塑造艺术形象,又要在表演中把虚和实进行良好的结合,让观众在感受女性人物内在思想的的基础上实现观众和演员的互动。
参考文献
[1]陈雪芹. 锡剧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江南大学,2019.
[2]顾一婷. 锡剧在其发源地的现状考察与探究[D].苏州大学,2018.
[3]朱磊. 空间建构与表征:当代锡剧在苏南城乡的传承方略[J]. 艺术百家,2018,34(04):90-9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