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影响着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处理好师生之间的矛盾,如何促进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是社会上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话题。班主任应当进行积极引导和有效沟通,逐渐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呈现出社会主义发展状态下的新型班级管理模式。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实施沟通意义
(一)有效渗透班级文化管理
班主任在不断践行班级文化的过程中,应当能够从沟通开始,班级文化是学生高层次的意识境界,也能够在班级管理中呈现出重要的指导性作用,班主任在制定班级文化时要让学生积极参与,逐渐让班级充满班级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班级归属感,逐渐让学生在不断学习和生活中以班级为重。班主任在采用沟通进行班级文化渗透的过程中,逐渐从语言和行为方式进行有效的渗透,并组织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班级文化活动。例如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文化宣传活动时,能够让每一名学生亲自动手实现班级文化的有效构建,在与学生不断地沟通中,让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二)有利于学生健康身心发展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学生由于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逐渐偏离学习的轨道,在行为方面也容易造成对其他同学的伤害,为了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让学生能够形成重要的学习意识,需要班主任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并能够不断地让学生构筑良好心理状态,加强心理建设,提高心理素质,在面对不同压力和外界影响时,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意识。班主任应当用和缓的语言逐渐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自身的错误,形成良好的身心,服从班级管理,实现自身的积极发展。例如班主任在与个别不良行为的同学进行沟通时,应当能够尊重学生的人格,从日常管理行为出发,逐渐让学生意识到不良行为造成的后果,引导学生向班级优秀同学学习,逐渐形成了重要的沟通基础。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提高语言艺术的策略
(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尽量免于惩戒
由于小学生的实际年龄较小,还没有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对是非也没有正确的判断,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小学生更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很容易人云亦云,所以小学生犯错误的概率极高,需要教师加强引导,并纠正他们错误的行为举止。而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下,班主任在学生的眼里是“高高在上”的,教师在班级里拥有绝对的领导权和教育权,学生更像是教师的附属品,当学生在班级里犯错的时候,部分班主任只会使用惩戒权,对学生进行过分的言语指责,甚至加以恶意辱骂,在此过程中,班主任没有对学生的行为加以引导纠正,学生没有认识到错误对以后生活学习的影响,反而加重了学生的叛逆情绪,更不利于教师的班级管理,学生和班主任也不会建立友善的师生关系。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班主任已经认识到自身的语言对学生的影响,尽量避免使用惩戒手段,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学会了利用语言的艺术性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纠正,班主任在学生犯错的情况下,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能够认识到错误的同时,积极改正错误,班主任在与学生交流时,语言一定要真诚委婉,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小学生正处于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还未从家庭和幼儿园松散的教育模式中迅速脱离出来,小学生的心理年龄还在幼儿时期,未能完全适应小学生的身份,并且小学生会将对父母的依赖感转移到班主任的身上,从而对班主任有一定程度的亲近感,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为了保护学生的情绪不受到教师语言的干扰,更要加强自身的语言亲和力和感染力,使学生能够深切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关心和善意。比如班主任会经常遇到学生上课迟到这一问题,即使班主任对学生多次强调上课不能迟到,学生也会再犯,班主任要明白这种问题在学生时期是很正常的现象,不要将问题“妖魔化”,因此班主任要对学生有耐心,找到上课多次迟到的学生,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他们进行沟通,尽量避免当众批评学生,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提醒,在交流时,班主任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跟学生讲道理,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认识到上课迟到的后果,并和学生
确立一个目标,当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发生迟到的行为,班主任要当众表扬学生,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切实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建立和谐民主的班集体,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三)注重针对性教育,学会鼓励学生
在新课改的教育目标下,班主任更要注重沟通技巧的针对性,面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发挥因材施教的教育功能和作用,使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比如有些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辞,更不善于表达,比较敏感自卑,在课堂上不敢主动回答问题,班主任要针对这类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敢于表达,所以班主任在课堂上可以先让他们回答简单的问题,甚至是基础知识,当学生回答正确后,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肯定,并对他们进行真诚的表扬,班主任不要让学生害怕犯错,构建学生的心理安全区,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信心会被激发出来,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更加阳光开朗,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结语:总之,本文针对小学班主任管理中语言艺术及沟通方法的运用进行上述思考和分析,主要通过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尽量免于惩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注重沟通的针对性,学会鼓励学生等方法来实现班主任语言艺术性的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平军.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32+34.
[2]许珑缤. 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16.
[3]郭泽曦. 小学班主任领导力改进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