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非常明显,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社会,文化是它的灵魂,如果没有文化,就会失去生命力。对社会中的个体来说,文化是行为准则,影响着个人的行为和思想;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文化是社会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念,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导向作用。
一、群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1.群众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在我国群众文化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是因为群众文化产生于我国的基层群众中间,因此,群众文化与广大的人民群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与群众文化相结合能够更好的激发广大群众的热情和积极性,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群众文化建设中来。所以我们说群众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
2.群众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当前,人们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导致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不断增加。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飞 速发展,社会越来越金钱化、物质化,加之一些人受到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很多人出现了信仰缺失、人生观扭曲的现象。而我们所说的群众文化,是一种以积极健康为基调的社会文化,主要通过对我国传统优良道德文化的传承及发展来实现。针对当前的社会现状,将群众文化构建并传播,能够让更多的人民群众接受思想的洗涤、心灵的净化,使其在面对工作、生活、社会之时明确自己的目标,拥有自己的信仰,坚持自己的理想。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积极向上的群众文化参与活动能够更好地从实际层面对人们的精神文化层次进行提升,从而使得社会道德行为更加规范,最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例如,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可开展帮扶进基层、帮扶进农村的活动;在城市,还可以以社区为单位,对一些生活困难的群众或者是受灾地区群众进行募捐活动。通过多种多样的文化构建活动,使得人民参与到群众文化建设中来。
3.群众文化能够促进群众娱乐交流功能。群众文化作为基层群众日常生活和业余活动的重要内容,一个关键的社会功能就是娱乐交流功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物质生活的富足使得人们越来越注重对文化和精神层面的追求。但是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将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于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能用于参与娱乐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进而幸福感也就随之降低。为了提高人们对生活的满足感,相关部门和组织机构有必要积极组织和开展丰富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为人们提供娱乐和交流的机会,扩大人民群众的交际圈,丰富其业余文化生活,通过参与群众文化活动来丰富人们的情感交流,使现代社会更具活力。
二、和谐社会中的群众文化特点
1.广泛性。我国领土面积广阔,众多的人口和民族使得我国的社会文化呈现多样性和广泛性的特点。中华民族的历史悠长,每一个时期都具有每个时期的特点,经过长时间的洗礼,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扬,发展至今,我国的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富有内涵的文化。不同地区的人们和不同的生活习惯及民族习惯,使得我国的文化在同一时期也容易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种现象也就促使我国的群众文化呈现出了广泛性的特点。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国拥有很多传统的节假日,这些节假日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每一个节日都有自己的由来历史,在度过这些节假日的过程中,我国的群众文化也得到了良好的展现,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不断发展。
2.可塑性。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无论是我国的综合国力还是人们的思想及文化水平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群众文化不断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纵观我国的发展历史,每一个发展时期都有这一时期不同的群众文化做代表,现阶段我国的群众文化体现了对我国共产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这种群众文化得到广泛的热爱,党和国家为人民服务的种种措施已经成为社会群众关注的话题,这种现象就代表了我国这一时期的群众文化特点,因此,群众文化在不同时期是具有不同的体现的,这就说明我国的群众文化具有可塑性,它与时代的进步相统一。
3.自发性。群众文化的自发性是以自娱自乐为基础的,是以满足群众自己的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的。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不分地点,场合,甚至不受时间等限制,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之在活动中得到精神享受和思想启迪。人们在工作,劳动和学习之余,写诗作画,跳舞唱歌,打球玩牌等,是为了消除疲劳,恢复体力,陶冶情操,焕发精神。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往往不需要经过组织发动,也不要有关部门给予多少人力,财力。
三、构建和谐社会中群众文化有效策略
1.通过多方面对群众文化积极构建。在当前和谐社会发展过程中,为能够对群众文化更好构建,应当对群众文化创作不断进行完善及调整,同时群众文艺演出应当保证连贯进行。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将社会效益当作工作中重点内容,应当将市场当作主要导向,对文艺作品创作数量及质量加强重视,通过艺术演出形式,不断提高艺术产品以及文化服务水平。另外,对于群众文化下乡活动应当加大组织以及宣传力度,应当与城乡人民实际生活需要相结合,不断丰富城乡居民日常文化生活。具体而言,可尽量多组织电影下乡活动,并且在城乡应当积极组织各种娱乐活动,从而对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起到较好促进作用。
2.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现代和谐社会发展过程中,为能够有效构建群众文化,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积极构建科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基层文化队伍应当不断加强建设,对于城乡居民小区内部的相关文化设施建设应当加强重视,特别是对于农村地区文化活动建设更加应当重视,从而使农村地区人们文化活动需求得到满足。另外,当地政府也应当将其管理职能积极转变,对于相关审批程序应当不断进行调整,积极加强宏观调控,从而使自身实际服务职能能够得以有效增强,从而进一步提高文化市场行政管理水平。此外,对于当前群众文化市场应当细致进行规划以及治理,对于不健康一些文化现象应当及时进行治理,对于群众文化中一些积极向上内容应当积极鼓励,并且适当给予其奖励,从而更好构建和谐社会中群众文化。
3.积极使公共设施作用充分发挥。在当前和谐社会群众文化构建过程中,为能够得到理想效果,必须要对相关公共设施加强建设,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应当为其提供更多文化产品及文化服务,并且使人们对其更好使用。比如,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对公共体育馆与公共图书馆加强建设,同时也要对生活公园加强建设。另外,应当不断扩大文化馆及图书馆内相关资源,从而真正提高群众文化服务水平,对于对人们生活有利的文化活动应当积极开展,从而创建良好文化学习环境,有效构建和谐社会中文化活动。
四、总结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飞速发展,国家和人民越来越重视我国的社会文化建设,来提高我国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满意程度,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群众文化,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它要求群众文化工作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运用科学的方法不断加强与我国人民群众的沟通,促进群众文化的传播。同时,群众文化的发展要向多元化发展,不要局限于区域或者民族内的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群众文化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欧阳茜.浅议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群众文化[J].参花(上),2021(06):120-121.
[2]施玮玮.群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体现[J].才智,2019(04):229.
[3]邱敏.群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探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04):243.
[4]王丽丽.群众文化的发展对和谐社会构建的促进作用[J].农家参谋,2018(20):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