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计划免疫护理管理及认知程度影响
忻文君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忻文君,. 儿童计划免疫护理管理及认知程度影响[J]. 中国儿科杂志,2023.5. DOI:10.12721/ccn.2023.157050.
摘要:
儿童计划免疫护理管理及认知程度影响。方法:本文中研究对象具体构成为:需要接受计划免疫的儿童,根据需要分组后,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指导依据为:电脑随机法,且2组接受计划免疫的儿童总例数为110;其中,55例在对照组中收入,55例在实验组中收入,2组入院时间开始于2022年01月,结束于2022年12月,在治疗阶段,将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提供,综合护理管理为实验组提供,就2组接受计划免疫的儿童最终计划免疫执行程度比较。结果:护理前后儿童家长认知程度评分比较,护理前,各项评分没有显著差异,护理后,实验组儿童家长计划免疫接种作用知识认知度、接种注意事项知识认知度、接种程序认知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儿童计划免疫相关疫苗接种合格率,实验组疫苗接种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儿童家长计划免疫护理管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中开展护理指导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提升儿童家长健康认知程度,保障儿童计划免疫安全顺利开展。
关键词: 儿童计划免疫综合护理管理认知程度
DOI:10.12721/ccn.2023.157050
基金资助:

人体抵抗力免疫力是从儿童时期到成人时期逐步建立增强,儿童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儿童的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建立不完全,因此容易受到外界细菌疾病侵入出现传染疾病,传染疾病对于儿童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儿童发生传染疾病对于生长发育会造成严重影响,另一方面发生传染疾病,儿童可能会作为传染源暴发流行病,给社会发展造成危害[1]。儿童需要接受计划免疫接种以预防相关疾病,促进儿童能够健康成长发育。但是探究发现多数家长对于接种的认知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很多儿童免疫接种出现了不及时,影响了疾病预防效果[2]。因此要加强计划免疫接种护理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确保儿童能够及时按照计划进行免疫接种[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照试验样本:110例接受计划免疫的儿童,开展护理管理的时间2022年01月--2022年12月,电脑随机法将儿童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将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提供,综合护理管理为实验组提供。实验组:55例计划免疫接种儿童中包括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区间4个月-6岁,均值(2.97±1.05)岁;对照组:55例计划免疫接种儿童中包括男性29例、女性26例,年龄区间4个月-6岁,均值(2.89±1.11)岁。两组研究样本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计划免疫接种儿童实施常规护理,按照常规性接种流程落实免疫接种,严格执行消毒管理措施,强化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减轻儿童在接种过程中的紧张情绪。

实验组:计划免疫接种儿童实施综合护理管理,护理管理内容包括。(1)开展儿童传染疾病宣传教育主要是为了提高儿童家长对于传染病预防控制重要性和相关传染性疾病预防知识的认知,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儿童传染疾病宣传教育,向儿童和儿童家长发放儿童传染病知识宣传手册,或者可以通过视频和动画的形式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主要的目的是提升儿童家长对于预防儿童传染疾病重要性认知水平。根据儿童家长认知程度和文化知识水平,仔细讲解免疫规划的内容,可以有效地帮助儿童避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儿童家长积极主动地配合进行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接种之前的指导,在儿童进行免疫接种之前要告知儿童家长接种疫苗的禁忌证、种类,以及在接种之后出现的机体反应,以提高儿童家长对于疫苗的认知程度,医护人员能够积极地鼓励安慰儿童,消除在接种过程中的恐惧心理。在儿童开展接种之前,相关的接种人员要做好疫苗接种作用和接种的预期效果讲解,对于儿童家长提出的疫苗接种相关的问题,应该是及时准确地给予讲解,消除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疑虑,还要明确告知家长在疫苗接种后可能会发生一些副作用,出现副作用之后,不要过度紧张,应该及时地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保障儿童在疫苗接种过程中的安全性。(2)接种过程中的指导,对于儿童的身体情况要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估儿童身体状况是否符合接种的条件,确保儿童正常的体位接种,告知儿童家长避免反复按压防止发生感染的现象,护理人员对儿童需要密切进行观察。儿童由于年龄较小接种配合度不高,工作人员和儿童家长应该及时地缓解这种情况,提升儿童的配合度,可以通过与儿童交流感兴趣的话题,转移接种的注意力,保障接种工作顺利开展。在儿童接种之后,要进行半个小时左右时间的观察,观察儿童接种之后是否有异常的情况。回家之后儿童家长重视饮食和生活的相关注意事项,发生恶心症状,及时到医院接种中心输液。(3)接种之后的指导,在接种完成之后,需要留儿童在观察室30分钟左右的时间,一旦发生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地进行处理,主要是叮嘱家长对于儿童的皮肤变化观察,严禁儿童进行抓挠,关注体温变化,出现异常情况及时的就诊实施治疗。定期随访,儿童接种的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依据儿童信息名单,开展随访调查,调查儿童接种、居住环境、生活习惯以及家族遗传病史等情况。可以根据调查的实际结果,为儿童制定个性化免疫规划,并且指导儿童家长实施,为了提升免疫规划实施效果,强调实施免疫规划预防传染疾病的重要性。

1.3 观察指标

(1)护理前后认知程度评分比较,认知程度包括:儿童家长计划免疫接种作用知识认知度、接种注意事项知识认知度、接种程序认知程度评分,应用自制量表评估,总分均为100分,评分越高认知程度越高,实施护理干预效果越好;

(2)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免疫接种不良反应包括:血管性水肿、过敏反应、发热、接种部位红肿硬结,发生率越低实施护理保障接种安全性效果越好;

(3)比较两组儿童实施计划免疫接种的合格率,儿童相关疫苗接种合格率越高采取免疫规划护理管理实施效果越好;

(4)两组儿童家长对于计划免疫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根据客观评估的计划免疫护理管理满意度,满意度评分分数越高,儿童家长对于免疫规划满意度评分越高,免疫护理管理实施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1.0数据处理,计量资料(x±s)行t检验,计数资料(n,%)行卡方检验,用P<0.05表示有意义。

2 结果

2.1护理前后认知程度评分比较

护理前后儿童家长认知程度评分比较,护理前,各项评分没有显著差异,护理后,实验组儿童家长计划免疫接种作用知识认知度、接种注意事项知识认知度、接种程序认知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儿童家长认知程度评分比较(X±S,分)

截图1741758307.png2.2不良反应发生率

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n,%)

截图1741758331.png2.3儿童计划免疫相关疫苗接种合格率

比较两组儿童计划免疫相关疫苗接种合格率,实验组疫苗接种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儿童相关疫苗接种合格率

截图1741758356.png2.4儿童家长计划免疫护理管理满意度评分

儿童家长计划免疫护理管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

表4 儿童家长免疫规划满意度评分比较(X±S,分)

截图1741758379.png3 讨论

为儿童实施计划免疫是根据传染疾病发生的规律,科学性地实施免疫程序能够增强儿童对于传染性疾病的免疫能力,降低疾病发生率[4]。目前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过程中还是存在较多问题,需要落实开展护理指导,目的是促使儿童家长关注到儿童的心理状态、健康程度,考虑到疏导心理状态,做好免疫知识宣传,提高儿童家长对于免疫疫苗的认知程度,在接种过程中和接种后进行的护理指导,明显减少了免疫接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了接种过程的安全性[5]。实施儿童传染疾病的防御是通过接种疫苗的方式进行控制,达到很好地预防疾病感染的目的,接种疫苗后,儿童的免疫力得到了提升,但是很多时候儿童家长对传染疾病以及疫苗预防缺乏必要的认知,导致疫苗接种的合格率不高[6]。因此儿童传染病预防控制免疫规划,还是非常有必要,免疫规划相关的工作人员加大了对于传染疾病的危害的宣传教育力度,儿童家长重视传染病预防重要性提升[7-8]。积极主动地开展免疫接种计划,提升了疫苗接种的合格率,接种的配合度也有了优化处理,对于儿童接种不配合的情况,做好了相关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在接种过程中,对于儿童相关情况开展随访调查,重视儿童个体性差异,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免疫规划,有效地帮助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控制传染病发生率,保障儿童健康成长[9-11]

护理前后儿童家长认知程度评分比较,护理前,各项评分没有显著差异,护理后,实验组儿童家长计划免疫接种作用知识认知度评分(93.25±3.25)分、儿童家长计划免疫接种注意事项知识认知度评分(94.15±2.46)分、儿童家长计划免疫接种程序认知程度评分(92.58±2.16)分,对照组儿童家长计划免疫接种作用知识认知度评分(89.85±3.85)分、儿童家长计划免疫接种注意事项知识认知度评分(90.78±3.15)分、儿童家长计划免疫接种程序认知程度评分(88.89±3.62)分,实验组儿童家长计划免疫接种作用知识认知度、接种注意事项知识认知度、接种程序认知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儿童计划免疫相关疫苗接种合格率,实验组疫苗接种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儿童家长计划免疫护理管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中开展护理指导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提升儿童家长健康认知程度,提供更为全面的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护理管理。

参考文献:
[1]游海珠.初乳口腔免疫联合鸟巢式护理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1,36(03):122-124.

[2]李艳华.基于目标管理的快速康复外科联合早期营养护理对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术后康复、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2(03):550-553.

[3]王飞霞.聚焦解决模式优化下的护理流程图对胃癌患者术后应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22,23(12):1843-1846.

[4]徐徐,李彦卿,高睿.家庭参与式精细化护理结合针对性心理干预在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11):184-186.

[5]刘静,贺红艳.鸟巢式护理联合间歇性蓝光照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黄疸指标、免疫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29):193-195.

[6]董珊,李善萍,袁玲等.多发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血栓形成1例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22,29(28):167-170.

[7]邵佳飏.基于儿童保健服务需求的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应用推广[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18):86-88.

[8]刘青,胡锦燕,刘丽萍.医护联合构建儿童风湿免疫亚专科护理模式的实践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24):4-6.

[9]宋广宇.护理指导干预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13):2022-2024.

[10]王静,张晓.全程护理指导应用于计划免疫接种中对儿童家长接种认知水平及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15):177-179.

[11]何汉红,刘沛仪,黄泳仪.预见性护理在1~3岁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时心理行为反应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09):111-11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