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医疗体系的发展,医疗错误和不良事件的预防逐渐成为了全球关注的核心问题。由于精神科对医患沟通能力、患者病情状态评估及治疗方案执行等多个护理环节,细微失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医疗安全事件[1]。精神疾病患者常常伴随着认知功能障碍、情绪波动以及行为异常等问题,使得他们与医护人员的交流存在诸多障碍。此外,精神疾病的治疗通常涉及到多种药物的联合使用,使得用药管理变得复杂且高风险。清单式管理是将一系列复杂的任务分解成简单的、可操作的步骤,并为每一步骤创建一个清单[2]。当医护人员执行任务时,只需按照清单上的步骤进行,从而大大减少了遗漏和错误的可能性。清单式管理还可以提供一个反馈机制,使医护人员能够在工作中持续改进,当出现新的挑战或问题,可以将其纳入清单,从而使工作流程更加完善[3]。本研究旨在探讨这一方法在精神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希望为精神科门诊护理安全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1.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我院精神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749例。按照患者的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874人)和清单组(875人)。纳入标准:(1)在研究期间内首次在我院精神科门诊就诊的患者。(2)年龄在18-65岁之间。(3)具有明确的精神疾病诊断。(4)愿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重大并发症或其他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2)孕妇或哺乳期女性。(3)近半年内已参与或正在参与其他临床试验的患者。(4)其他不适合参与本研究的患者。本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研究方法 分析我院2023年1—6月在我院精神科门诊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记录。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详细记录患者的药物使用清单,对于每一起事件,详细记录了事件的种类、发生时间、患者的基本信息、当时的环境条件、当班医护人员的资质和经验、以及其他可能与事件有关的因素。清单组患者实施清单式管理,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患者评估清单:这包括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全面评估,如抑郁、焦虑、精神病症状等的标准化评估工具。②药物管理清单:用于记录和监控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包括药物种类、剂量、给药时间等,以确保药物治疗的正确性和安全性。③风险评估清单:评估患者自伤或伤害他人的风险,包括自杀风险评估。④日⑤治疗计划和进度跟踪:明确患者治疗目标,记录治疗进展,调整治疗计划。⑥危机干预计划:为紧急情况准备的详细计划,如患者出现严重精神病症状或自伤倾向时的应对措施。健康教育清单:观察不良反应、早期识别复发症状、规律生活、保证充足睡眠、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社交技能训练等。
1.3观察指标 收集定性数据,如他们对事件的看法、他们认为可能导致事件的原因等。所有数据均被匿名处理,以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隐私。然后,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分析,以确定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种类和原因。对每一起事件进行了深入的案例分析,以进一步理解事件的背后原因和可能的预防措施。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采用百分比(%)比较不同时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P<0.05代表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精神科门诊护理不良事件统计
本研究对对照组患者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了详细的回顾性分析。共记录了45起护理不良事件。通过深入分析,确定了三大主要的事件类别:药物管理错误(18例,占总数的40%)、病人监护失误(15例,占33%)、和护理操作失误(12例,占27%)。
其中,药物管理错误主要包括给予错误的药物(7例)、错误的剂量(6例)和给药途径错误(5例)。病人监护失误则主要包括漏检病情恶化的症状(9例)和不恰当的病人隔离管理(6例)。护理操作失误主要涉及不规范的操作流程(7例)和使用错误的护理工具或设备(5例)。详见表1.
表1 对照组患者精神科门诊护理不良事件统计
2.2 清单式管理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对比清单组患者实施了清单式管理,并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实施清单式管理后,护理不良事件的总数明显减少。其中,护理不良事件的总数为12例,与对照组相比下降了73%。具体来说,药物管理错误减少至4例(下降了78%),病人监护失误减少至3例(下降了80%),护理操作失误减少至5例(下降了58%)。与对照组比较,药物管理错误、病人监护失误和总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清单组患者中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和表3.
表2 清单式管理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减少率
表3 清单式管理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
3. 讨论
在当前医疗环境下,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治疗方案的多样化,护理工作的复杂性也随之增加,护理不良事件的风险也相应提高。这不仅威胁到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而且可能增加医疗机构的经济负担,甚至损害其声誉[4]。在精神科领域,护理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更为明显,患者可能表现出不稳定的情感、认知障碍、行为异常等特点,这使得护理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例如,药物管理对于精神科患者尤为关键,不当的药物用量或用药时机可能导致患者的情绪不稳定、自伤或伤害他人的行为[5]。此外,精神疾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往往较差,如不定时服药、不按医嘱进行治疗等,这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现主要的问题集中在药物管理、病人监护和护理操作三大方面。这与其他研究报告的结果相符[6-8],其强调了在日常护理实践中,尤其是在繁忙和压力大的环境下,这些方面更容易出现失误。清单式管理作为一种系统化的方法,近年来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医疗领域,清单式管理被视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能够确保每一步操作都得到了认真执行,避免了因遗漏或失误导致的不良事件[9-11]。
在本研究中,对精神科门诊护理实施了清单式管理,并发现其在降低护理不良事件方面的效果显著。与对照组相比,清单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总数减少了73%。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清单式管理在医疗领域的有效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清单式管理有其明显的优点,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挑战。首先,清单的制定和维护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时[12-14]。此外,清单的执行可能会使工作流程变得更加繁琐,对医护人员造成额外的工作压力。为了确保清单式管理的成功实施,需要提供适当的培训和支持,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的调整。此外,本研究选择的精神科门诊作为研究对象,与其他科室相比,精神科患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更为明显,单一的清单可能无法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针对不同的患者、疾病类型和治疗阶段,制定不同的清单,确保其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因此,本研究的结果可能不完全适用于其他科室或环境。
综上所述,清单式管理在精神科门诊护理中的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其适用性和局限性,确保既能提高护理质量,又不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参考文献:
[1]朱红伟,董应兰,王明明等.清单式管理在ICU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学,2018,40(11):1274-1275+1281.
[2]杨屹珺,景峰,傅晓菁等.清单式管理在减少急诊危重患者空肠营养堵管中的应用[J].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2021,2(01):26-31.
[3]沈霞,代月光,张楠楠等.清单式管理在急诊护士床旁交接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18):1416-1419.
[4] 冯晓薇,成瑞琼,向美焕.急诊护理不良事件网络构建及影响因素研究[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3, 28 (03): 296-298.
[5] 方媛媛,钱瑞莲,吴韬.精神科护士经历不良事件后创伤后成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 护理研究, 2022, 36 (22): 4106-4110.
[6] 马景芹,辛丽丽,郭菁等.清单式管理在住院患者口服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08):163-165.
[7] 易利波. SBAR沟通模式联合清单式管理在神经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应用 [J]. 中国当代医药, 2023, 30 (15): 160-163.
[8]辛晨,郭小靖,周蒙等.清单式管理在体外膜肺氧合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21,21(04):296-300.
[9]曲峰蕾,陈敏华,罗媛容. 首诊抑郁状态病人按时复诊状况分析[J]. 循证护理,2023,9(16):3018-3020.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3.16.029.
[10]陈红方,栗雪琪,王涌. 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 中国护理管理,2023,23(1):63-68. DOI:10.3969/j.issn.1672-1756.2023.01.013.
[11]于梅,刘翠美,徐甜甜,等. 护士用住院精神科患者观察量表及"知情同意"的调查分析[J].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22,29(4):247-249. DOI:10.3969/j.issn.1672-0458.2022.04.012.
[12]周玉华,李苏平,游辉芳,等. 综合护理模式对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22,42(2):187-189. DOI:10.3969/j.issn.1001-5779.2022.02.017.
[13]赵亚茹,田军艳,郄丽霞. 心理护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68):363-364.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21.68.180 .
[14]何艳欢. 主动护理宣教对伴有焦虑的首次精神科门诊就诊患者的情绪状态及就医体验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2020,10(21):137-140. DOI:10.3969/j.issn.2095-0616.2020.21.039.
作者简介:刘玉珍 伍思健 邓大勇 通讯作者:马莹 单位名称: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
科室:南朗门诊部 职称:副主任护师
课题编号:2023B1100
课题:2023年度中山市第一批社会公益与基础
研究项目(医疗卫生一般项目)- 精神科专科护理门诊运作机制的构建与效果评价,编号:2023B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