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九年级跨学科学习“走进神秘的化学世界”实践研究
丁婷婷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丁婷婷,. 关于九年级跨学科学习“走进神秘的化学世界”实践研究[J].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2023.8. DOI:10.12721/ccn.2023.157316.
摘要: 化学作为具有较强综合性的一门学科,其知识内容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有着许多联系,倘若教师能够打破“学科本位”的教学理念,加强学科间的融合与渗透,将对学生的成长带来重要的影响。为此,化学教师需要清醒认识到跨学科教学的意义,具有跨学科教学意识和能力,然后根据教情、学情合理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进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就从跨学科学习的概述出发,重点探讨了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以供相关同仁参考。
关键词: 化学;跨学科学习;课堂教学
DOI:10.12721/ccn.2023.157316
基金资助:

引言:基于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分析可知,加强其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渗透,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积极作用,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多元思考、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等。另外,在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还能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深化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识,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跨学科学习的概述

跨学科学习指的是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解决自身学习中的一些问题,以此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还能促进学习者综合素质的良好发展。在中学教育阶段中,教师理应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学习意识和能力,使其能够深刻认识学科间的紧密联系,并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如此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就实际教学情况而言,各学科之间的界限非常明显,很多教师对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缺乏重视,由此影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也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故而,针对跨学科学习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相关教育者应当积极参与,从而使教学质效得到质的提升。

二、化学教学中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与渗透

(一)用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不少的化学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很难予以有效理解和掌握,有的学生甚至会产生畏难心理,影响其学习的兴趣。在此情况下,化学教师就可以采取跨学科教学的方式,用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熟石灰、生石灰和石灰石的性质时,可以借助《石灰吟》这篇古文导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化学知识。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加强对语文成语的运用,如“煽风点火”、“百炼成钢”等,其中就蕴含着化学知识和内涵,通过对这些语文成语的解读,不但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1]

(二)用物理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

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中,许多学生容易受到定势思维的影响,使得他们在解决化学问题时无从下手,而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有助于促使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这既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对学生的多元思维进行培养。举例来讲,在讲授O2和CO2的性质中,教师以往都是要求学生进行死记硬背,即便部分教师会采用澄清石灰水和燃烧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对此,教师可以从物理学角度出发,通过对这两种气体进行加压冷却,使学生发现二者形成固体后颜色存在显著区别,然后通过进一步引导和讲解,使学生不仅能够轻松掌握二者的化学性质和区别方法,还能促使其多元思维的良好发展。再者,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抽象概念,教师可以借助物理学知识导入化学知识,如水在0°和100°的温度下会发生什么现象,以此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多维理解。

(三)用生物学知识简化化学知识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的部分知识点与生物、物理等学科知识点有着相似或重复的地方,因此教师可以在讲授这些知识的过程中,融入学生学过的生物或物理知识,如此便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所学的化学知识。比如,在讲授食品中的有机物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入相关的生物学科知识,以此促进学生对食品中化学物质的性质、判别方法等进行掌握。由于学生之前对这些知识有所了解,学习起来也不会很吃力,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温故知新,简化学习过程。

(四)用数学知识解决化学计算问题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难的题目,如已知H2SO4(浓)的密度为每毫升1.82克,假如需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H2SO4(稀),那么所需多少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浓)。为此,教师可以在化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学科知识,如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方程的方式进行计算,以此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效率。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数学方程的方式计算时,需要学生对溶液、溶质以及溶剂的概念、关系等具有深入了解,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

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数学学科知识设置相关的化学问题,加深学生对所学化学知识的理解。比如,适宜温度环境下,将一定体积10%NaOH溶液与10%HCI进行混合,然后通过数学坐标轴的方式将温度与加入HCI体积之间的变化情况表示出来,并探究溶液温度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这样的跨学科教学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还可以促使其对所学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从而帮助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消化[2]

(五)用历史知识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化学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并且因为化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此,教师可以将历史知识融入到化学教学中,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感受历史文化,同时借助历史文化中的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考古中发现的一些青铜器,接着向学生提问:“为什么青铜器大多都是绿色的?”“青铜器的发现可以追溯到商朝,但为什么古人直到春秋战国才开始冶炼铁器?”利用这样的问题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历史文化,还能促使其主动探究其中的化学知识,并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使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提升。

结束语:重视学生的跨学科学习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有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此,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理应树立跨学科教学理念,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和需要合理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化学知识,深刻认识学科间的紧密联系,最终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赞.革新学习方式,“跨”出别样精彩——九年级跨学科学习“走进神奇的化学世界”实践探究[J].文教资料,2022(16):93-96.

[2]罗春芳.初中化学渗透跨学科综合学习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2(4):0099-010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