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路径探索
廖福生 刘晓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廖福生 刘晓,. 中职德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路径探索[J]. 哲学研究进展,2024.3. DOI:10.12721/ccn.2024.157354.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中职德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先介绍了中职德育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再提出理论联系实践、发挥榜样精神、挖掘教材育人因素、积极开发社会教育资源等策略,实现德育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呈现,帮助中职学生提高能力素质、个人修养,助力于社会发展,对中职院校德育教育效率的提升有着直接帮助。
关键词: 中职德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OI:10.12721/ccn.2024.157354
基金资助:

教育事业的革新,也让德育成为了中职学校中的将教育重点,可谓是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但是,从当下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施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些许不足,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职能作用的发挥,降低了德育教育的效果。对此,德育教育开启阶段,应尝试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中职学生正确认知这一观点的内涵,始终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脚步,提高学生们对祖国的热爱、认同,以此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国家不断的发展,也让社会主流意识逐渐发生改变,民主、富强、和谐、文明等内容,也成为了国家所倡导的精神,要积极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同可以用二十四个字概括,即民主、富强、和谐、文明、平等、自由、公正、法治、敬业、爱国、友善、诚信。

二、中职德育中社会主义价值观践行的意义

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学生可谓是今后经济增长和国家建设的主要力量,需要做好对青少年的培养工作。由于中职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正处于发展和形成的时期,很容易遭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当下信息复杂,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传递负面思想,让学生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出现了偏差,甚至不愿意遵守中国的社会法则和法律法规。对此,中职学生应积极展开德育教育,通过各种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带给中职学生正确的引导,使他们不会被不良信息、不良思想所影响,在认知和发展上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1]。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通过德育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均可完成,会促进中职学生的健康稳定成长,使他们在今后的成才就业过程中拥有更多的机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包含中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和政治意义,将这一内容和德育教育整合到一起,会把道德品性培养和政治理论知识整合到一起,引导中职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更为快速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成为一名对社会发展、国家建设有用的人才。

三、中职德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路径

(一)理论联系实践,坚持正确教育方向

首先,理论和实践的巧妙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包括公众、社会、国家等层面的内容,虽然内容比较精练,但是中职学生来讲,理解这一内容十分困难,虽然他们了解上述内容的涵义,但是也难以说明词语间的关系。对此,中职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将教育内容联系于实际,提高日常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为中职学生的今后发展与成长提供指导建议,让德育教育的效果显著提升。例如,在讲解“经济政治和社会”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创设有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们在情境之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了解民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的影响,以此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比如,在实施班级管理工作时,可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从社会的层面讲述法治、平等和公正,使学生树立起良好的人生目标、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

其次,创新教育方法,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在德育教育工作中,需要积极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的展开,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心灵被唤醒。首先,应构建出长效的实践活动机制,把实践活动融合到德育教育中,让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吸引到学生的目光,使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认知这一社会。对于此种情况,教师可通过任务的方式驱动学生学习,使学生深入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教师还要利用多种途径教育,如网络、报纸、电视等途径,带领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使学生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所见所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生的思维体系之中,唤醒学生的良性思想。

(二)发挥榜样精神,增强学生能力素质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包含友善、爱国、敬业、诚信,此时对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需要和德育教育整合到一起,可提高中职学生 的职业综合素质。在中职德育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各种教学资源的挖掘,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教育的本质及内涵,知晓作为一名中国公民应遵守的义务和责任,积极参与到国家各种事务之中,用自身的能力与行动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2]。例如,在德育教育阶段讲解“职业道德与法律”相关内容时,教师可提前准备好有关道德规范人员的故事和事迹,让学生观看相关视频,学生观看完视频过后,为他们提供一段交流互动的时间,使学生感受到爱国、敬业、友善、诚信的价值,弘扬社会的正能量,通过榜样的力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要注重职业教育的开展,让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拥有较强的个人自信心,树立起一个远大的人生目标和职业理想,发挥出德育教育的育人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到德育教育目标之中,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做到学以致用。

(三)优化思政队伍,营造良好教育环境

中职德育教育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需要组建优秀的师资队伍,创设出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传播良好的道德力量。一支优秀的思政教育队伍,可促进教师德育教育效果的提高,也会让学生配合支持教师的工作。对此,学校要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德育课程中的重点,让教师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内容,成为中职德育教育中的榜样力量。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一草一木都会影响到学生,且环境育人也有着一定的道理,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对此,在实施德育教育时,可通过校园环境的优化调整,利用黑板报、文化墙、教室走廊等场所,展示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使学生感受到浓厚的教育氛围,受到思想上的熏陶[3]。另外,可利用艺术节、运动会、文艺表演等活动,落实集体主义教育,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使学生积极向上,永远充满正能量,校园中也充斥着良好的教育气息。

(四)落实体验式教学,培育学生核心主义价值观

在国家战略部署中曾经提出:“教育教学之中应积极渗透德育,德育工作也要落实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中。”由此可见,德育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离不开社会资源的支持,教师可以通过体验式教学法的落实,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体验学习平台,开阔整体的德育教育视野。在社会资源整合的过程中,需予以政策、人力、经费上的支持,搭建出满足中职生学习特点的体验式基地,使他们能够感受各种角色。与此同时,还需同步构建体验式活动的评价制度及规范制度,搭建一个健全的德育体验档案,使学生的学习情况被记录下来。此外,要积极运用各种媒介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的意义,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懂得是非美丑,拥有一定的分辨能力,提高整体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建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中职德育[J]. 职业教育,2020,19(10):66-68.

[2]陈新欣,周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职学校德育中的融入[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2):30-31.

[3]李红伟. 中职德育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J]. 数字化用户,2019,25(9):24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