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陈银珍 邓亚军 陈惠珍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陈银珍 邓亚军 陈惠珍 ,. 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 体育学报,2025.3. DOI:10.12721/ccn.2025.157491.
摘要: 趣味田径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小学体育课堂的优选。特别是针对小学生的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巧妙融合了运动与游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寓教于乐、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还让他们在欢笑中体验运动的快乐,实现了“学中玩、玩中练”的教育理念。未来,小学体育教师应积极采纳少儿趣味田径,作为教学创新的驱动力,点燃学生对体育的热情之火。通过这一“催化剂”,让每个孩子都能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爱上体育,让体育锻炼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快乐源泉。
关键词: 趣味田径;小学体育;实践策略
DOI:10.12721/ccn.2025.157491
基金资助:

随着教育改革深化,小学体育教学日益受到重视。田径教学作为核心板块,对塑造学生体质、技能及体育观念至关重要。但传统模式偏重技能灌输与成绩导向,忽视学生兴趣与个性化需求,成效有限。本文聚焦于趣味田径教学法,旨在探索其在小学体育课堂的革新应用。通过融入趣味元素,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此举不仅有望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升级,让田径教学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石。

一、小学趣味田径教学法概述

趣味田径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巧妙融合了趣味性、游戏元素与挑战性,旨在点燃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热情,显著提升其课堂参与度与积极性。该方法不仅聚焦于技术传授,更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自我探索,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感受运动的魅力,于游戏中悄然提升体能与技能。通过趣味田径教学法,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培养起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激发,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随之增强。长远来看,这一教学法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为其树立了终身锻炼的理念,让运动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享受运动带来的无限乐趣与益处。

二、小学趣味田径教学法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趣味田径教学法,以其独特的魅力,巧妙融合了趣味性与游戏性元素于教学活动之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田径运动的浓厚兴趣。通过设计一系列生动有趣的练习和游戏,不仅让学生在欢笑中体验到田径运动的乐趣,更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田径技能,提升了体能素质。这种方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沉闷,让学习过程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仅能够享受运动的快乐,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挑战自我极限的勇气,以及坚持不懈的毅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强调运动技能与体能提升的同时,亦高度重视对学生体育道德观念与团队合作精神的培育。通过精心设计的田径活动,学生们在竞赛与合作中学会尊重对手、遵守规则,深刻理解体育精神的真谛。在团队项目的挑战中,他们学会了相互支持、协同作战,共同面对困难与挑战,这种经历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趣味田径教学法,不仅塑造了学生强健的体魄,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他们的道德品质、社交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开展小学趣味田径教学法实验的策略

(一)准备阶段,测试学生身体素质

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在实验开始前,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进行了全面的身体素质评估及田径技能测试。这些测试涵盖了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等多个体能维度,以及田径项目中的关键技术环节。通过严格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我们确认了两组学生在实验前的身体素质水平与田径技能掌握程度上无明显差异,处于相近的基线水平。这一步骤是实验设计的重要环节,它确保了后续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能够真实反映趣味田径教学法对学生体能与技能提升的实际效果。在创新小学体育教学中,趣味田径活动成为塑造多样竞技方式的亮点。

例如,长跑训练,教师巧妙融入体育工具与创意元素,将传统长跑升级为一场集挑战与乐趣于一体的综合赛事。通过在跑道上精心布置各式路障,如跳跃台、绕行桩等,不仅考验了学生的速度耐力,还锻炼了他们的敏捷反应与身体灵活性。训练途中穿插的“抢占位置”游戏,更是将紧张刺激的竞争氛围推向高潮,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不断调整策略,保持亢奋状态,有效缓解了长时间单一运动的疲惫感。终点处逐渐减少的椅子,如同胜利的曙光,激励着每位学生全力以赴,最终决出唯一胜者。这一过程不仅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减速控制与身体协调能力,更激发了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与兴趣,丰富了体育教学手段,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让小学体育教学成果更加丰硕多彩。

(二)实验阶段,开展各项活动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入少儿趣味田径的首要宗旨在于点燃小学生们对体育的热情之火,激发他们探索体育世界的浓厚兴趣。通过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田径活动,我们旨在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他们在欢笑与汗水中亲密接触体育,亲身体验运动的无限魅力。这一过程不仅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体育知识,在玩中锤炼体魄,更在玩乐中深刻感受到体育带来的纯粹快乐,真正实现寓教于乐,让体育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快乐源泉。

例如,在"绕杆投掷跑"这堂活力四射的体育课上,学生们经历了前阶段的刻苦钻研与实战演练,对投掷艺术的精髓有了深刻领悟。他们学会了如何在投掷瞬间精准分配力量,实现身体各部位的完美协同,使得每一次软式标枪的投掷都如同行云流水,既具力量又不失美感。随着无数次的挥汗如雨与自我修正,学生们的技术愈发炉火纯青,力量与技巧的交融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一过程,不仅锻造了学生强健的体魄,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对体育无尽的热爱与执着追求的火种。这份热爱与坚持,如同灯塔一般,照亮了他们通往更高体育技能领域的道路。 

(三)评价反馈阶段,收集学生意见

实验圆满落幕之际,我们针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实施了全面而细致的身体素质与田径技能测试。测试内容涵盖了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及投掷、跑步等专项技能,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体能发展与技能提升情况。通过科学的数据对比与分析,我们欣喜地发现,实验组学生在各项指标上均展现出更为显著的进步,尤其是在投掷的精准度、跑步的速度与耐力方面,提升尤为明显。这充分证明了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训练策略的有效性,同时也为进一步优化体育教学方案提供了宝贵的实践依据。实验结束后,我们积极收集实验组学生对趣味田径教学法的反馈。学生们普遍表示,该教学法激发了他们对田径运动的浓厚兴趣,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和游戏,不仅提升了技能,还增强了团队协作与竞争意识。同时,学生们也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如希望增加互动环节、调整难度梯度以更好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等。这些意见将作为我们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高效的田径学习体验。

四、结语

综上所述,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小学体育领域成效斐然,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与参与热情,有效促进了学生体质的增强及田径技能的飞跃。此教学法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为其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坚实基础。鉴于此,广泛推广趣味田径教学法于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中,对于提升整体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值得教育界深入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郭树涛,张晓秋.功能性力量训练对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实证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30(02):80-8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