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三大运行环节之是电力系统向客户提供电力的最后一个步骤。10kV的配网最为主要的特征是网络线路多、分布广、供电涉及范围广,并且大多数的供电线路呈树枝状。最近几年以来,我国加大对10kV配网线路的技术建造力度,使得线路的运行速度能够得到提高,但是在现实当中,依旧在配网电力领域依旧存在许多问题。
一、10kV配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
1.1施工技术问题
从10kV配网电力工程建设实际分析,施工作业期间,涉及很多高空作业,同时恰逢雨季,恶劣的作业条件,使得配网工程施工遇到很大挑战和困难,造成施工进度滞后,影响着作业开展的进度和效果。通过凝聚施工队伍力量,全力追赶进度,同时做好和相关部门的沟通,营造追赶进度的外部环境,保障项目有序完成。
1.2运行技术问题
从10kV配网电力工程运行层面分析,受到外部破坏和自然因素等影响,极易引发技术事故。具体分析如下:①外力破坏。搭建的配网,原来采用的是架空线路方案,接线形式设计为树枝状,当前很多工业开发区与商住小区等,则运用环网供电方案,电源则从附近的架空线获得。部分网架尚未完善,很多用户继续用电,因此采取临时接线的方案处理。上述情况的存在,极易给配网带来外力破坏,引发电力事故。②闪络。10kV配网配置的设备,经过长期运行后,绝缘件避免积累很多污渍,若污物超过含盐量指标,当受潮后极易发生闪络。除此之外,绝缘性能降低后,遇到雷击或者过电压等情况,也会出现此问题。
二、问题应对策略
2.1严格遵循施工准则
在建设10kV配网过程中,在城市道路两侧展开具体工作,在进入主城区后,需要在每条主干道上敷设相应规格电缆,在进行工程设计过程中,通常选择使用T型网或单环网结构,分层分级处理各配电线路,同时进行分段开关的科学设置。应用该种设计形式可以使相关工作人员及时查找线路故障,同时迅速进行修复。为了进一步确保有效提升故障检修效率,相关工作人员需要T型网或环网结构上设置电力感应设备,确保在配电线路发生故障时相关设备能够及时报警,进而使线路维护人员迅速定位故障源,最大程度降低线路损失。除此之外,由于部分业主和企业对持续供电具有较高的要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该类业主和企业设置双电源,同时在电网外独立设置备份电源,确保在配网线路发生故障时能够立即启动备份电源,确保线路供电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2.2科学规划10kV配网
在进行10kV配网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规划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确保充分了解施工前提条件,保障规划方式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城市和国家的发展需求。首先,在设计配网架空线路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详细了解线路所处环境中的地面情况和走廊空间,同时基于当地近期供电需求增长和发展规律进行具体设计工作,进一步确保其合理性和科学性。与此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环境,尽量避免在极端天气进行作业。选择线路路径不仅需要确保便捷施工,同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规划可能会对电力线路造成的不良影响,当发生特殊状况,需要和当地相关部门积极沟通,确保具体施工能够帮助符合初期设计。最后再完成单线线路施工作业之后,需要有效衔接其他配网,将其并入主网。在进行具体施工作业时,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预留一定空间,确保能够有序开展后续工作。除此之外,还需要科学重视电缆和配电设备选择,保障相关产品质量,保证线路具有更高的防腐性能,在必要情况下还可以对其进行人工防腐处理,确保线路运行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3有效解决污闪问题
线路设备污染是导致闪络问题的主要因素,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有效解决线路设备污染,在具体工作过程中,首先可以在10kV配网线路穿墙套管,支撑绝缘体以及转接瓶等零件上科学设置防污装置,其中,安装污染解决零件污染最为有效的一项措施。对于10kV配网开关室,需要有效降低环境湿度,通过科学配置干燥设备和吸湿器等。由于配网开关室内湿度越高,产生闪络现象的可能性也会越大,因此,有效降低开关室湿度能够合理破坏形成闪络事故的条件,进而有效降低闪络事故。最后还需要定期清洁电气设备,高度确保设备清洁度,保障相关设备随时处于正常供电状态。
2.4缩小配网故障范围
在配网线路为单端电源供电时,需要使用串联形式连接多个配电变压器。其中任何一个位置变压器出现问题,都会在很大程度内影响整体线路。基于此,科学地应用相关技术改进,使用联络开关代替单端电源供电,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故障范围,同时还可以使工程维护人员更为有效的开展故障维修,不会对其他线路供电造成不良影响。在我国目前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多种类联络开关,柱上式SF6开关在目前具有最为广泛的应用。该开关能够在干线中后段和支线上独立安装,能够使其故障电流实现自动开断,同时还可以有效配合变电站出现开关将故障段自动断开。在发生故障时,SF6开关自动断开,能够大大缩短故障范围。该断路器也可以有效连接馈线,实现电源容量的有效提升。
2.5合理调整配网设备配置
为了进一步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需要对系统绝缘性能进行有效控制,对其继电保护装置进行科学调节,同时使用多个保护电路能够有效避免微小问题影响整个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能够有效避免短路现象,但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为了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有效弥补,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配合应用接地电阻,使其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科学设置继电器和中性点能够确保线路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有效降低线路损耗。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10kV配网施工以及运行过程中,科学的应用电力工程技术至关重要。相关施工部门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必须努力加大对电力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力度,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10kV配网运行过程中的缺陷,才能够为提升整个10kV配网的运行质量以及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林.10kV配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隐患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4):2897-2897.
[2]全戈虎.关于10kV配网工程施工技术与安全措施的思考[J].建材发展导向,2013,(1):131-132,133.
[3]缪智兵.加强10kV配网基建工程安全风险控制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3):1585-1585.
作者简介:安聪灵,男,汉族,助理工程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电力系统、电网、10kV配网、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继电保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