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帕孜来提·吐尔逊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帕孜来提·吐尔逊,. 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 肿瘤研究,2023.5. DOI:10.12721/ccn.2023.157041.
摘要:
目的:探究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采取人文关怀的效果。方法:66例恶性肿瘤患者取自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及实验组,其中参考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人文关怀,每组33例。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发现,护理后实验组显低(P<0.05)。生活质量对比发现,实验组显高(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采取人文关怀护理效果确切,能够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人文关怀恶性肿瘤焦虑、抑郁生活质量
DOI:10.12721/ccn.2023.157041
基金资助:

恶性肿瘤是危及人们健康的常见疾病。在患者明确自己患有恶性肿瘤后,其心理上可发生较大的改变,再加治疗期间,放疗和化疗所引起的副作用对患者的生理、心理上都造成了巨大痛苦,不但使其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有影响其生活信心[1]。人文关怀作为以患者需求为基础的护理观念,运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当中,能够大大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且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为此,66例恶性肿瘤患者取自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探究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采取人文关怀的效果。结果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66例恶性肿瘤患者取自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及实验组,其中参考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人文关怀,每组33例。其中参考组男、女例数分别为18例、15例,年龄34-67岁,均值范围(54.32±3.23)岁。实验组男、女例数分别为17例、16例,年龄33-65岁,均值范围(54.65±3.76)岁。两组资料对比差异较小(P>0.05)。

1.2 方法

参考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人性化护理,方法详见下文:

(1)优化医疗环境:为患者营造舒适的住院环境,合理控制室内温湿度,确保患者感觉舒适。选择暖色和其他突出温暖的色调来布置病房,房间空气时刻保证新鲜流通,可以在适当时候为患者播放一些比较舒缓的乐曲,以此帮助其消除烦恼,缓解紧张的心情。

(2)加强护患沟通: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应随时注意其讲话方式和语调,态度要缓和,让患者感觉到被关心和爱护。尽可能多地说鼓励、支持患者的话语,以帮助其建立治疗信心。此外,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工作时,要学会调节与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保持微笑,维持融洽的护理氛围,让患者感到信任与安全,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其治疗依从性。

(3)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与病人积极沟通,充分理解其心情,找出患者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疏导。通过真诚关怀、主动健康宣教等方式向患者宣讲正能量,让其感到温暖,并以此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其建立健康的人生观及治疗观。

(4)饮食护理:为患者制订科学而详细的饮食计划,并嘱咐其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要以从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为主,在确保其完全摄取人体需要的营养时,防止营养过剩。

1.3 效果标准

1.3.1焦虑、抑郁情况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采取SDS、SAS量表进行评价,分数越高,则焦虑、抑郁越严重。

1.3.2生活质量

采取SF-36量表对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分数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处理。(x̄±s)用于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于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当所计算出的P<0.05时则提示进行对比的对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2.1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分析

实验组:护理前:焦虑(67.87±3.23)分、抑郁(68.56±3.47)分;护理后:焦虑(43.23±2.34)分、抑郁(46.76±2.64)分。参考组:护理前:焦虑(67.47±3.65)分、抑郁(67.80±3.36)分;护理后:焦虑(59.76±2.65)分、抑郁(57.89±2.69)分。t检验值:护理前:焦虑(t=0.471,P=0.638)、抑郁(t=0.904,P=0.369);护理后:焦虑(t=26.860,P=0.001)、抑郁( t=16.963,P=0.001)。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发现,护理前两组差异小(P>0.05)。护理后实验组显低(P<0.05)。

2.2两组生活质量对比分析

实验组:护理前(56.54±2.32)分,护理后(87.65±2.34)分,实验组:护理前(56.67±2.17)分,护理后(73.43±2.78)分。t检验值:护理前(t=0.235,P=0.814),护理后(t=22.480,P=0.001)。生活质量对比发现,护理前两组差异小(P>0.05)。护理后实验组显高(P<0.05)。 

3. 讨论

恶性肿瘤是指细胞大量繁殖,使细胞正常生长环境发生背离,所形成癌细胞侵入机体淋巴系统及循环系统之后损害破坏了机体功能,对于患者身心健康将产生较大的影响。心理状态对治疗措施能否顺利进行、病情预后恢复有重要的影响。所以为患者实施治疗时,采取科学护理措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所涉及的人文关怀护理,怀以人道主义精神,始终从患者的根本利益着想,为患者提供诚挚的人格关怀与尊严照护,同时满足其合理需要,为其提供精细化、全面化及优质化护理干预[2]。为患者施行健康教育,提高其对病情的认知,对其采取心理护理,可有助于消除负面情绪,提升其治疗依从性。此次研究结果显示,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发现,实验组显低(P<0.05)。生活质量对比发现,实验组显高(P<0.05)。说明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相比较常规护理更好。

综上所述,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采取人文关怀护理效果确切,能够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红.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美学美容, 2021, 030(001):147.

[2]赵昕.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健康大视野, 2021, 13(21):62-6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