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皮肤病之一,疱疹会沿神经末梢呈带状分布,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神经疼痛或者局部淋巴结肿痛等情况。在治疗带状疱疹疾病患者时,通常在临床上使用常规西药泛昔洛韦治疗,能够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因为治疗时间长、效果慢,在治疗中可能会出现后神经痛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我院应用常规西药泛昔洛韦治疗、中医治疗和半导体激光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具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40例,男22例,女18例,42.54±9.48岁)和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平均43.85±8.7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皮肤损伤情况等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使用常规药物泛昔洛韦治疗。本次研究选择泛昔洛韦胶囊口服,0.25g/次,3次/d。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外需要进行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和重要治疗,半导体激光治疗,功率350w-500w,20min/次,1次/d,7d/疗程。中药治疗采用侧柏叶60g,大黄60g,黄柏30g,薄荷30g,共研为细末,以水调制后外敷,20min/次,1次/d,7d/疗程。
1.3疗效标准
对所有患者进行带状疱疹的治疗情况进行两个疗程周期判定,治疗情况分为4个方面:完全治愈,带状疱疹脱痂并且未出现后神经痛等并发症;显效治疗,带状疱疹开始结痂或开始脱痂;有效治疗,带状疱疹止疱;无效治疗,带状疱疹没有好转,并且对出现并发症患者进行收集统计,有效治疗率=(完全治愈+显效治疗+有效治疗)/所有患者[]。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0.0软件中分析,治疗相关数据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中在对两组治疗效果分析后显示,治疗组痊愈率高达90%明显高于对照组痊愈率47.5%,同时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分析对比[n,(%)]
3讨论
带状疱疹是有带状疱疹病毒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出现皮肤损伤和神经疼痛症状,同时在发病期间会引起细菌感染、后神经痛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所以在临床上,治疗带状疱疹的原则一方面是抑制带状疱疹病毒繁殖,一方面是降低带状疱疹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治疗带状疱疹时,通常采用泛昔洛韦胶囊进行治疗。泛昔洛韦胶囊口服后进入肝脏内会转化为喷昔洛韦三磷酸盐,在遇到带状疱疹病毒后,能够迅速与其结合,减慢带状疱疹病毒代谢速度,抑制带状疱疹病毒的合成过程从而达到抗病毒效果。
本次研究中,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上,使用中医药敷和半导体激光照射联合治疗,其中中医药敷能够有效缓解带状疱疹的细菌感染情况,同时促进皮肤局部营养组织,促进带状疱疹止疱结痂;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能够照射到带状疱疹上,增强皮肤表面细胞的活力,改善皮肤表面细胞的营养状态,消炎杀菌,有利于神经细胞的生长恢复;照射到神经末梢能够有效抑制神经疼痛,降低后神经痛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痊愈率,同时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对带状疱疹患者临床治疗时,在常规泛昔洛韦治疗外,使用中药药敷和半导体激光照射联合治疗效果会更好,并且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较高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池梅, 汪千红, 李永双. 泛昔洛韦联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 海南医学, 2018, v.29(10):137-139
[2] 陆薪合. 中西医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31):178+182
[3] 董小瑜. 半导体激光照射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4,13(02):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