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abview的虚拟实验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赵月容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赵月容,. 基于labview的虚拟实验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 传感器研究,2022.12. DOI:10.12721/ccn.2022.157118.
摘要: 近年来,围绕《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开展的实验存在着设备落后、数量不足等问题。加之在全球疫情常态化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实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教学要求。随着虚拟仪器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实验进行虚拟化将是一条必行之路。本文将multisim与labveiw相结合,利用multisim对传感器进行模拟,用仿真电路代替实际的传感器特性,再利用labview构建传感器虚拟实验应用平台。学生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传感器,自行设计虚拟实验。经过多轮教学反馈,该虚拟实验系统能够很好地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虚拟实验;联合仿真
DOI:10.12721/ccn.2022.157118
基金资助:

0 引言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控制工程专业、检测技术专业等诸多专业的一门必修课。随着各种新型传感器的不断出现,该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更新,而与之匹配的实验教学则由于实验设备陈旧老化,运行修护成本过高,实验内容单调枯燥而无法适应新型传感器的教学要求。加之在全球疫情常态化的大背景下,线上教学越来越普及,这就要求相应的实验教学也要紧随其后。而虚拟仿真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线上的实验教学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与传统的实验教学相比,虚拟仿真实验具有更好的灵活性,有效地弥补了传统实验的不足之处,同时,突破了传统实验对于时间和空间的依赖,创新了教学模式,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动脑能力,具有良好的可推广性。

1 实验教学设计

传感器的理论教学一般是按时工作原理进行讲解的,每一种类型的传感器要求学生掌握其工作原理、等效电路、测量电路及后续信号处理等内容。每种传感器都会对应着一个实验。由于实验学时有限,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完成所有类型传感器的实验操作。因此,本虚拟实验系统只创建了基础性的实验内容,其它的传感器实验要求学生在课后自己设计完成。

针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特点和实验需求,虚拟实验平台选定labview和multisim作为设计工具,首先,利用虚拟仿真电路软件Multisim,根据传感器工作原理设计并分析传感器虚拟电路,并且分析传感器的基本特性,然后,基于labview根据电路仿真时获得的数据,设计并实现传感器技术虚拟实验平台。实验虚拟平台分为前面板设计和后面板设计,不同的传感器实验由相应的子系统来实现。

2 程序设计思路

虚拟实验平台共有两级界面,主要利用属性节点的设置来实现界面的跳转,进入主界面后可以选择子系统,按下对应按钮便可以跳转至目标系统,在主界面按下退出按钮则会关闭主程序,而在子程序中按下停止按钮,则只会关闭子程序。本实验平台目前设计了四个虚拟实验,其程序设计流程图如图1所示。

3 联合仿真实验设计

利用multisim软件对各个传感器建立等效电路,及后续的测量电路、放大电路、信号处理电路等,并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处理,再运用联合仿真模块在labview中完成对子VI的设计,在子VI的输出显示模块上显示出相应的数据及曲线。四个子系统VI代表着四个不同的事件,所以主程序的逻辑采用事件结构,在事件结构嵌套至While循环中。用布尔控件来实现按钮操作,学生可根据需求按下目标按钮进入目标子系统。除了停止按钮外,总共布置了四个按钮,它们分别指向对应的测量系统。采用合适的属性节点运行对应子程序。而运行目标VI子程序,需要确定所要打开的VI程序所在路径。此路径信息作为“打开VI引用”函数的输入,而此函数的输出连接“VI执行状态”属性节点,以此表示控件对应VI的执行状态。该状态信息作为内嵌条件结构的判断依据,当满足该条件时,运行条件结构中的“运行VI”调用节点函数,进而采用“前面板窗口打开”属性节点打开控件所代表的子VI系统的前面板,最后关闭引用。Labview的主界面及各个子系统通过属性节点来设计。主界面如图2所示。

图片13.png

图1 程序设计流程图

图片14.png

图2 主界面

4 结语

基于multisim与labview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虚拟实验系统将Multisim作为仿真驱动将各个传感器用虚拟电路仿真出来,利用LabVIEW与Multisim的联合仿真模块实现设计软件之间的实时通讯,完成了传感器技术虚拟实验平台的开发,实现了传统传感器实验应用平台的基本功能,同时又解决了实验室设备老旧更新的问题,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进行实验教学。同时,软件又具有极强的可开发性,学生可以不断地探索开发新的实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动脑能力和实验的积极性,课堂反馈效果很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罗刘敏,王明霞,郭艳花,刘晓青.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传感器实验教学系统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0).

[2] 张燕霞.基于虚拟仪器的传感器虚拟实验与虚拟室[D].江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34-38.

[3] 谢颂民.基于LabVIEW和Multisim电子电路远程虚拟实验室的设计[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5,28-30.

[4] 董琳.基于虚实结合的远程实验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D].上海:东华大学,2019,16-18.

[5] 王巧兰,林育兹.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传感器仿真实验软件开发[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