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作为当前临床上最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其发病特征包括关节软骨、滑膜组织及软骨下骨的破坏性改变等。因为胫骨、髌骨上面都存在关节软骨,其为膝关节运动中的主要成分,较为光滑,呈现出白色透明状软骨组织。随着年龄逐步递增,关节软骨将有退化表现[1]。而且若是年轻的时候过度劳损或是受到外伤的影响,会引起关节软骨出现磨损,进而诱发关节周围骨质增生,发生膝关节性骨关节炎。需寻找简便、低廉的治疗方式。中药具备不良反应、成本低、靶点多以及起效快等优势,治疗效果理想。
1 岐黄针疗法
从中医角度上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中属于“痹症”的范畴。起病原因大多和患者年龄较大、身体较弱、肝肾气血不旺、筋骨衰弱有关。据有关资料记载,造成膝关节损伤的外因主要是由于受到风寒的侵入,能够使患者膝关节的损伤进一步加剧。首先,体位选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体位,仰卧位或俯卧位[2]。其次,穴位:选取患者的膝阳关、曲泉、委中等穴位。最后,针刺手法:对患者的局部皮肤进行消毒,使用安尔碘为其进行消毒,消毒范围在直径3- 5厘米内的皮肤,护理人员持针直刺患者穴位,进针速度快速,在针尖触到骨膜后,患者会有轻微疼痛的感觉或进针处酸胀的感觉,应用剥离的手法,以进针点作为支撑点,一边退针一边操作;后在以进针点作为支撑点,在原来的进针处左右两旁开设10°-15°角贴着患者骨膜处进针,如果患者局部出现酸胀感,可边剥离边退针,结束后,使用消毒棉球对针孔处进行消毒,消毒时间大约在5分钟[3]。如果患者膝关节疼痛范围大,能够利用扫散手法,以进针点作为支点,将针退出,再将针身放倒,用右手拿针,沿着患者皮下推入,不要使针尖向下继续深入,使针体完全放于患者皮下后,皮肤能够呈现线性隆起的状态,可拿好针座保持针体进行扇形运动,将角度保持在25度-30度左右。完成扫散手法后,可对其应用剥离手法,选取患者的膝阳关、曲泉、委中穴等穴位,5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两次[4]。
2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
青藤碱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或释放、促进淋巴细胞凋亡、抑制Th1和Th2免疫应答,每胶囊黑骨藤追风活络300 mg含:533mg青风藤、400 mg黑骨藤、340 mg追风伞提取物和66.7 mg青风藤原药粉,是治疗痹病的良药,基础及临床研究均证实,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调控软骨细胞凋亡,促进软骨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的增生,明显延缓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的病理变化及关节的炎症;TGF-β在软骨的生长和重建中起作关键作用,对软骨细胞中蛋白多糖的合成起促进作[5],是刺激软骨细胞增加焦磷酸盐产生的惟一的调节因子,因此,在本实验,选择患者血清IL-1、TGF-β浓度变化为研究目标。对照组口服消炎痛50mg 、每天3次,盐酸氨基葡萄糖片0.48、每天3次;观察组口服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0.9、每天3次,盐酸氨基葡萄糖片0.48、每天3次;疗程6周。口服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治疗6周后,与对照剂组比较,WOMAC功能评分明显下降,组内比较P<0.05。证实黑骨藤追风活络胶囊治疗效果好,值得运用[6]。
3 结 语
骨关节炎是遗传学、生物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软骨细胞功能障碍的慢性、进展性全关节疾病,最终导致患病关节畸形、患者残疾;流行病学调查,55~64 岁人群膝骨关节炎发病率40%,致残率53%,是成人致残的第一大慢性疾病[7];关节软骨破坏是OA特征性病理改变,机制涉及免疫、炎症、代谢、变性等,但确切病因和病机不清楚,因此,目前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仍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中医药治疗膝骨关节炎有益,中药、中医疗法治疗效果理想,值得运用。
参考文献:
[1] 刘俊鹏,谢兴文,黄委委,等.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中的应用进展[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8):170-173.
[2] 陶玲芸,王立超. 社区中医二联疗法治疗中重度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上海医药,2023,44(2):23-27,52.
[3] 王雪惠,王思懿,叶欣,等. 基于医生和患者报告的奇正消痛贴膏不同规格外用贴剂临床应用现状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3,30(3):165-170.
[4] 侯佳瑶,张亚奇,王小钢,等. 淫羊藿与附子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研究[J]. 重庆医学,2023,52(9):1390-1398.
[5] 王丽娟,郭敬然. 蕲蛇颗粒剂联合中药贴敷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 河北中医,2023,45(6):994-996,1002.
[6] 郑黎明,陆海玲,邓冬梅. 熏洗联合穴位贴敷对膝骨关节炎的影响[J]. 光明中医,2023,38(9):1734-1736.
[7] 陶圣余,方樑,徐耿瑞,等.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周仲瑛教授骨痹方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12):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