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营养管理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观察
马淑花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马淑花,. 个性化营养管理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观察[J]. 肿瘤研究,2023.6. DOI:10.12721/ccn.2023.157047.
摘要:
目的:分析个性化营养管理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3月~2023年2月收治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个性化营养管理,对比患者机体营养改善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机体营养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采取个性化营养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态,改善各项营养指标,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个性化营养管理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机体营养状况改善效果
DOI:10.12721/ccn.2023.157047
基金资助: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机体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占恶性肿瘤疾病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的60%左右,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消化系统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患者会出现厌食、进食困难的情况,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需要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采取个性化的营养管理,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2年3月~2023年2月收治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有55例。实验组中有男性30例、女性2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5.52±6.32)岁,对照组中有男性29例、女性2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6.03±6.41)岁。纳入标准:患者通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患者伴随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排除标准:伴随严重代谢性疾病患者、病情不稳定患者均不纳入本文实验。

1.2方法  为患者实施营养风险筛查表开展营养不良的筛查,评估患者的日常饮食情况,测量患者的BMI指数。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为患者做好疾病知识和饮食的健康教育。

1.2.2实验组  实验组采取个性化的营养管理护理。第一,护理前由医护人员评估患者的身体状态,制定针对性的营养支持对策。第二,营养供给。患者的每天摄入的能量在20~30kcal/(kg·d)之间,摄入营养包括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脂肪占比为20~30%,蛋白质占比为15%,碳水化合物占比在50~70%。第三,日常营养支持。患者要少食多餐,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食管癌患者需要进食半流质食物,禁食坚硬、辛辣的食物,避免食道黏膜发生损伤。第四,肠外营养支持。这种营养支持方法对于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是最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案,将营养液通过静脉输注到患者机体中,补充人体需要的营养。第五,肠内营养支持。通过鼻饲摄入营养液,促进机体吸收,这种方法适用于短期营养支持的患者。经胃肠造口的营养支持就是通过导管将能全力输入到胃肠道,由于能全力中富含纤维素,因此能够促进胃肠道的蠕动,这种营养支持方法比较适用于病情严重的患者。

1.3评价标准  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量表)评估患者的机体营养状态,NRS2002量表低于3分则表示无营养风险,NRS2002量表高于3分则表示有营养风险。取患者空腹下的静脉血5ml检测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清转铁蛋白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机体营养状态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机体营养状态对比

33.png2.2机体营养指标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机体营养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机体营养指标对比

44.png2.3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护理满意度对比

444.png3讨论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会严重损害消化道黏膜以及消化器官,对患者的进食功能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极易出现营养不良的风险。临床护理人员为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的效果不佳,甚至会加重了患者营养风险,提高了患者死亡率。随着营养护理干预的推广,为恶性肿瘤患者开展个性化营养护理,能够保证护理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保证营养护理有效提高患者机体的耐受程度,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态。

营养风险筛查可以了解患者机体营养不良状态,通过营养筛查开展的个性化营养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自身抵抗力,对促进患者机体康复有重要意义。通过个性化的营养管理,结合筛查结果制定营养支持方案,能够维持患者的胃肠道功能稳定,在日常饮食中避免对胃肠道造成刺激,保证患者的胃肠道吸收能力,从而有利于机体营养状态的好转。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吸收能力较差,患者吸收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都无法达到营养供给的基本需求,个性化营养干预通过少食多餐的原则,弥补了患者吸收能力差的问题,保证了各个营养素得到充分的补充。

综上所述,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采取个性化营养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态,改善各项营养指标,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保证患者预后。因此个性化营养管理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值得广泛普及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自制肠内营养液标贴在肠内营养患者中的应用[J]. 张燕;何平.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3)

[2] 儿童肠内营养47例临床分析[J]. 庄睿丹;唐鲁静;方优红;彭克荣;陈洁.中华儿科杂志,2016(07)

[3] 个性化肠内营养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J]. 袁方;王艳;周守凤.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26)

[4] 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五例报告[J]. ZHANG Ge.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0(01)

[5]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在重度肝脏创伤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3(03)

[6] 肠内营养在术后早期的应用[J].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3(03)

[7] 免疫肠内营养对老年晚期肺癌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 刘苏瑶;王峻;樊卫飞;毛圆;王琳;许菊青;杨舒.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17(02)

[8] 早期肠内营养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影响[J]. 刘壮.中国医药指南,2017(27)

[9] 早期肠内营养在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中的临床效果[J]. 谢文锋;陈丽;陈雪霞.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5)

[10] 口服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J]. 陈焰.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15(0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