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药机煎药的优缺点及改进方法
姚勤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姚勤,. 中药煎药机煎药的优缺点及改进方法[J]. 当代中医药,2023.10. DOI:10.12721/ccn.2023.157100.
摘要:
目的 对中药煎药机煎药的优劣势进行总结,并对其存在不足,提出改进方法。对我院中药煎药机煎药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煎药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结论 通过实践不断解决煎药机煎药中出现的问题,来改进其不足,发挥其长处。
关键词: 煎药机优缺点方法
DOI:10.12721/ccn.2023.157100
基金资助:

汤剂三我国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剂型。因其具有能根据中医辩证施治需求,随证加减优势且吸收、奏效快,制法简单易行的优点,使中药汤剂在现代中医临床仍广泛使用。但传统的煎药方式因费时费力且久置易霉变等问题[1]。而煎药机煎药不但改善了煎药环境而且便于携带、利于服用,加上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得选择中药煎药机煎药的群体越来越庞大。明代李时珍认为“凡服用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可见煎药方法的正确性直接影响中药汤剂疗效的发挥。本文对煎药机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方法。

1. 优点

1.1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煎药人员

煎药室的工作人员均需经过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方能上岗,煎药室负责人是由具有专业理论水平及操作经验的主管中药师担任,平时时对煎药室进行业务指导和质量监督。而传统煎药法往往由患者或家属自煎。因缺乏专业知识及认识的误区,对中药进行过分冲洗,煎煮用水、用量、煎煮时间、火候的把控不到位造成药液过量或糊化而影响疗效。还有些病人对药物的特殊煎法如先煎、后下、包煎等不甚了解造成操作不当使药效大打折扣。而专业技术人员操作煎药机,就避免了这些问题。

1.2有效成分含量提高

中药煎药机煎药是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压力0.12—0.15mpa之间。煎药温度达到110摄氏度以上。对于质地坚硬的矿物及贝壳类。如龙骨、牡蛎、磁石、龟甲难于煎煮药物能提高煎出率。含挥发性成分中药砂仁、薄荷、徐长卿等传统煎法中为防止挥发成分随水蒸气挥发而采取后下的煎法。而中药煎药机是在完全密闭的环境下进行煎煮和包装,挥发性成分不易散失,提高了有效成分含量。葛根、黄岑、银花、大黄、何首乌药物中的蒽醌、黄酮、酶等成分被空气氧化而使药液颜色加深,中药煎药机能使药物和空气隔绝,防止中药的这些成分被氧化失效,提高药液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1.3药液澄明度高

传统煎药法由于受到过滤方法的限制,汤液中含不溶性固体成分,为一种混悬液。而自动煎药机煎出的药液经无纺布袋及包装机上的过滤网两次过滤,所得液体沉淀少,澄明度高,药液清淡、口感优于传统汤剂。煎药剂煎药中药中有些易氧化成分因与空气隔绝,在防止药效损失的同时,又提升药液澄明度。

1.4 分量准确,含量均匀

传统的中药调剂采取称总量再分剂量方法。每剂难免有等量差异[2]煎药剂煎药,药方调配时采取称总量的方法,避免了调剂分剂量误差,同时包装机按每袋200ml的量灌装。这样就保证了每剂药物浓度相同,且分剂量相等。

2.缺点

2.1对热不稳定成分易破坏,含量降低

部分药材的有效成分不耐高温、高压和不宜久煎,煎药机长时间高温高压煎煮,使有效成分被破坏如大黄、潘泻叶中的结合型恩困衍生物,久煎泻下作用减弱或消失。钩藤中钩藤碱的酯键受热易分解,温度越高,受热时间越长,降压作用越弱。

2.2一些中药材不适合使用煎药机煎煮

树脂类、胶类及部分糖药材。如乳香、没药、阿胶、龟甲胶、饴糖等,由于黏性强,在高温高压下易粘锅,糊化甚至焦化,还易吸附其他药物表面而影响其他药物煎出率。堵塞管道,不易清洗。还有一些有效成分易溶于水的。如胖大海、芒硝无需进行煎煮。再例如琥珀、血竭、三七次散剂冲服为佳,也不适合煎煮。

2.3有效成分不能充分完全溶出

根据扩散原理,药材浸泡时水分渗入药材组织中使组织膨胀。煎药时有效成分先进入药材组织中,再扩散到药材外部。当内外溶液浓度达到平衡时,有效成分不再溶出。只有将药液倒出,重新加水煎煮时,有效成分才继续溶出。传统煎药法一般需煎2—3次,而煎药机一般只煎煮一次,不能充分煎出药物的有效成分。

3.改进方法

3.1根据药材特点和性质,选择适宜煎法

对热不稳定成分大黄、钩藤采用药液压入包装机时加入药物。在包装机内短时间加热。对于胖大海、芒硝直接投入包装机药液内,密闭一段时间再灌装。乳香、没药树脂类药物采用复花袋包煎的方法以防粘附其他药物。对于胶类、散剂告诉正确的服用方法,烊化或冲服[3]

3.2明确煎煮时间、充分煎煮

煎药机煎药与传统煎药一样,药材煎煮前应充分浸泡。夏季浸泡时间20—30分钟。秋冬季时间可适当延长些30—40分钟,能对于金石贝壳类药材可先常压煎煮15分钟,再加入其他药物进行高压高温煎煮40分钟,对于一般药物为提高药物有效成分溶出率,可加水进行二次煎煮。特殊煎法的药物先煎、另煎、不宜久煎者,送煎时要做标注,以便煎药人员按要求进行特殊处理。

3.3卫生质量控制

每日对工作台面、地面做好清洁卫生工作,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煎药设备、器具、包装机及时做到自来水直接清洗外,还需用沸水冲洗杀菌,减少外来污染。包装机包装时,初始两袋药液丢弃,以防交叉感染。

结论:中药煎药机煎药存在诸多优势,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降低了劳动强度。但在实际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煎药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并结合相关专业知识对其进行改进,在保证中药汤剂质量的同时,提高其临床效果。

参考资料

[1] [伍旭明  苏丹桂 中药煎药机煎药的利弊分析[J] 中国药业  2012.21(4):43—44

[2] 王利平  中药汤剂的煎服法对医疗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07.4(10):5

[3] 周聿全  中药煎药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乡村医药 2015.20(025):4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