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肿瘤标志物单项及联合检测对卵巢肿瘤的临床诊断意义研究
卢揌鑫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卢揌鑫,. 血清肿瘤标志物单项及联合检测对卵巢肿瘤的临床诊断意义研究[J]. 肿瘤研究,2023.7. DOI:10.12721/ccn.2023.157048.
摘要:
目的:本文探析血清肿瘤标志物单项及联合检测对卵巢肿瘤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此次研究对象均是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卵巢肿瘤患者,对比受检者肿瘤标志物检出情况。结果:恶性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健康组,联合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均优于单项检查(P<0.05)。结论:对卵巢肿瘤患者进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避免漏诊。
关键词: 卵巢肿瘤血清肿瘤标志物单项联合检测临床诊断意义
DOI:10.12721/ccn.2023.157048
基金资助:

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给了人们更好的物质条件,但是随着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使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逐年上升,卵巢肿瘤是妇科常见疾病,发病率高,其中卵巢癌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肿瘤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疼痛、月经不调等,一旦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肿瘤组织就会向子宫等器官进行转移,同时还会引发多样性的并发症,卵巢肿瘤发病以上皮性肿瘤居多,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且大部分患者发现即晚期,对患者来说会威胁到生命安全【1-2】,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是最为有效的防控手段,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预后,对于卵巢癌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均是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卵巢肿瘤患者,共计80例,其中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卵巢恶性肿瘤患者43例,分为恶性组,良心肿瘤患者38例,纳为良性组,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女性作为健康组,为保证此次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所有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腹部可触及肿瘤,下腹牵痛及沉坠者,并经影像学及肿瘤标志物测定被诊断为卵巢肿瘤疾病者,符合手术指征。排除参与研究前已行放化疗、严重感染患者、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先天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认知及语言功能障碍、精神疾病或癫痫史者以及对治疗所用药物过敏者、临床护理配合度较低和因各种不可控原因不能全程参与者,指标间P>0.05,具备可比性。

表1  所有患者一般资料(x̄±s)

123.png1.2 方法

采集所有受检者空腹静脉血5ml,将其置于低温下保存2h,然后置入特定的抗凝管中,以4000r/min的速度,离心大约10min,将分离后的血浆分别进行检测,β-HCG、AFP、CEA和CA199以及CA125等指标均给予电化学发光分析仪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对比受检者肿瘤标志物检出情况(CEA正常值<5ng/mL、AFP正常值<25ng/mL、CA199、CA125正常值均为<35U/mL、β-HCG<3U/L)。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27.0 软件进行研究结果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n(100%)]表示,行X²检验。若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 

2. 结果

表2  三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x̄±s)

456.png

表3  肿瘤标志物单项及联合检测结果分析[n(100%)]

789.png3.讨论

卵巢癌是在妇科门诊当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卵巢癌初期症状不明显难以确诊,得到确诊的患者往往疾病已发展到了中晚期,卵巢癌的发病速度较快,且易出现转移情况,存在着极高的致死率【3】,故早期诊断对于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肿瘤标志物属于肿瘤组织、细胞因癌基因以及抑癌基因等异常导致的特征性抗原以及生物活性物质,它存在于人体的血液内,也存在于分泌物中,可以通过基因组学、生化、免疫等方法检测出来,但由于肿瘤的标志物较多,单个标志物的敏感性或特异性往往不高,无法满足临床诊断要求,而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度较高,能够有效提高诊断肿瘤的准确率与阳性率【4】

经过研究对比发现,对卵巢肿瘤患者进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度,可避免漏诊,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卓颖,周鹏,谭玉婷,等.上海市长宁区1973-2013年卵巢癌发病率与死亡率时间趋势分析[J].肿瘤,2020,40(1):52-59.

[2]孙跞,谭晶,辛华等.肿瘤标志物在卵巢癌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应用[J].化工时刊,2020,34(6):22-25.

[3]刘佩.血清肿瘤标志物单项及联合检测对卵巢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34):83-85. 

[4]梁艳茹.正确认识肿瘤标志物[J].健康向导,2021,27(06):46-4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