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探讨
季正选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季正选,.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探讨[J]. 当代中医药,2023.11. DOI:10.12721/ccn.2023.157101.
摘要:
目的:分析椎动脉型颈椎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针灸和推拿联合的效果。方法:本次患有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是36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差异分组,对照组应用单一性中医针灸治疗,观察组应用中医针灸和推拿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在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PI、RI较低,而TMFV较高,和对照组相比的话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采用中医针灸和推拿联合治疗的方式可改善患者的各个病症,使患者的血流状态进行很好的改善,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推拿中医针灸临床价值
DOI:10.12721/ccn.2023.157101
基金资助: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常见的一种颈椎病类型,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可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该病是因为颈椎退变或机械性压迫刺激椎动脉造成的表现为眩晕、颈痛等症状的一种情况[1],患者主要是中年人,这与人们现在每天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延长和频率增多有关,还与现代人工作压力增加有关,而且该病年轻人的数量不断增多,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中医治疗的历史悠久,本次对3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进行中医针灸和推拿联合治疗,以下是具体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段是2022年1月-2023年1月,患有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是36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差异分组,对照组男性是10例,女性是8例,年龄是25-66岁(43.16±5.19)岁,病程是6-45个月(29.02±3.26)个月,观察组男性是11例,女性是7例,年龄是23-65岁(44.03±5.26)岁,病程是5-46个月(29.16±3.07)个月,组间数据相比无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全部知情且自愿加入本次调查,治疗依从性高,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的,椎间孔挤压试验的结果是阳性。排除标准:存在先天性椎动脉狭窄、严重外伤、心脑血管类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全身感染性疾病、颈椎结核、精神障碍以及无法完成调查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单一性中医针灸治疗,取患者坐位或俯卧位,选择风池、大椎、百会、夹脊、曲池等穴位,若伴有头痛,可增加太阳穴,若伴有呕吐,可增加内关穴,若伴有耳鸣,可增加听会穴、耳门穴和听宫穴,若伴有失眠,可增加四神聪和安眠穴。对穴位进行酒精常规消毒,采用毫针进行针刺,手法是平补平泻,进行捻转,若患者有酸胀感,可留针半小时,每天一次。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推拿联合治疗,取患者坐位,操作者站在患者的后方,对风池、百会采用中指指腹从轻至重进行按揉,直至患者有局部酸胀感,然后用拇指偏峰为着力点,采用一指禅从营印堂至百会进行按揉,采用提拿、揉捏等方式对肩部肌肉、颈部进行按摩,顺着颈椎棘突两侧采用拿法和弹法进行按摩,最后采用双手将下颌托住并轻轻向上进行拔伸,并逐渐增加力度,采用牵引方式将头部缓慢旋转30-40度,重复此操作2-3次。每天推拿次数是一次,每次是20-30min。两组患者的治疗是14d。

1.3观察指标

采用《颈椎病中医防治》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评价,康复指的是治疗结束后患者的头部可自由活动,症状积分减少90%以上,可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改善指的是治疗结束后患者的头部基本可自由活动,症状积分减少60%-90%之间,基本可正常生活和工作;无效是没有达到以上标准;康复和改善的概率之和是治疗总有效率。对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记录和对比,包括PI(血管搏动指数)、RI(血管阻力指数)、TMFV(平均血流速度)。

1.4统计学处理

对于数据的表示方式是百分数和(x̄±s),将其在软件SPSS26.0中分析,组间对比进行c2检验或T检验,若P<0.05,表示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

观察组在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n(%)

image.png

2.2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PI、RI较低,而TMFV较高,和对照组相比的话差异性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x̄±s)

image.png

3 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于“痹症”“头痛”等范畴,其病机在于寒邪侵袭、肾阳不足等造成颈部气血亏虚,在《仁斋直指方论》[2]中记载有“瘀滞不行则生眩晕”。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主要是活血通络、疏风散寒,其针刺穴位夹脊、大椎、风池和百会等,可有利于椎动脉血流速度的加快,从而对局部血液循环进行很好的改善,将患者颈部肌肉的紧张和痉挛情况进行有效的改善[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PI、RI较低,而TMFV较高,和对照组相比的话差异性明显,P<0.05。推拿治疗可对脏腑经络进行改善,对患者的病理状况进行很好的改善。联合应用可将局部水肿和粘连进行消除,改善颈肩部肌肉状态,使其恢复节律性的收缩和伸张,从而将椎动脉的压迫情况明显解除,对局部供血进行改善,达到祛瘀镇痛的效果[4-5]

综上,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采用中医针灸和推拿联合治疗的方式可改善患者的各个病症,使患者的血流状态进行很好的改善,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徐远建,苏现伟,宋百莲.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运用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21,13(18):91-93.

[2]阿力木江·阿布拉.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J].养生保健指南,2021,8(2):108.

[3]陈忠婷.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7):155-157.

[4]颜凡生.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NO、NSE水平的影响[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1,2(11):7-9.

[5]张万钧,李建国.61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应用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估[J].贵州医药,2020,44(3):421-42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