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单纯性肥胖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毕小雨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毕小雨,. 儿童单纯性肥胖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儿科杂志,2023.7. DOI:10.12721/ccn.2023.157063.
摘要:
统计结果显示天津市XX小学2020年体检肥胖率为14.10%。为了掌握影响学生肥胖的具体原因,随机抽取该小学肥胖学生100名(男、女各50名),体重正常学生100名(男、女各50名)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这些学生的家长也进行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导致学生肥胖的因素是比较多的,比如学生的饮食、运动以及家长的认知等均与学生的肥胖有显著的关系。总的来讲,儿童的单纯性肥胖问题已经成为了困扰学生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明确了影响因素之后对肥胖控制的策略进行分析与研究,这对于实践有突出指导意义。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调查影响因素
DOI:10.12721/ccn.2023.157063
基金资助:

引言

肥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显著的,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发生均与肥胖有显著的关系。从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为了让学校的学生们能够健康成长,需要从生理和心理两个角度来对学生的成长进行干预,而生理方面的干预,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预防学生肥胖现象的发生。结合目前的研究数据做分析发现在小学中,学生的肥胖率已经接近30%,这种现象对学生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实践中要通过有效的干预来预防和控制学生肥胖现象的发生。立足于目前的现实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基于调查资料更加具体的分析学生的肥胖现状,并对学生肥胖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这对于制定并实施科学的学生教学方案有突出的现实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天津市XX小学2020年体检肥胖率为14.10%,这个数据对目前的健康教育有参考意义。为了更加准确的掌握导致儿童肥胖的因素,需要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进行确定。

1.1研究资料

此次的调查研究对象是200名学生和200名学生家长,而且这些研究对象均是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来选取的。在200名学生中,体重超过标准值,即肥胖学生有100名,男女生各有50名,另外的100名学生为体重正常者,他们中的男女生数量也为50和50。200名家长中正常体重孩子的家长有100名,肥胖孩子的家长有100名。

1.2研究方法

对此次的研究工作进行分析,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两种,以下是具体的阐述。

第一是问卷调查法。所谓的问卷调查法主要指的是通过问卷的分发和回收来获取信息数据的一种方法。在此次的调查中一共分发了400份调查问卷,其中200份是学生填写,另外200份为家长填写。为了获得更加准确、完善的数据,此次的调查对学生严格要求,而且要明确要让家长们务必返回调查问卷,所以最终回收了400份问卷。可以说,问卷调查法是此次调查工作开展的主要,也是基础方法,其对此次调查工作的开展产生了突出作用。

第二是数据分析法。所谓的数据分析法指的是基于数据开展筛选、综合并进行规律等判断的一种方法。数据分析法的核心是数据的处理,而数据主要来源于调查问卷。在此次的调查研究中,数据分析法主要包括了数据的类型划分、数据的综合以及数据之间的关系研究等。在学生肥胖因素的分析过程中,数据分析法所发挥的价值是非常大的,所以本次调查的最终结果真实性与可靠性是受数据分析法应用所影响的。

2  调查研究过程

对此次的调查研究工作进行分析,主要过程分为3步,以下是具体的阐述。

第一步是进行调查问卷的设计。在调查研究中,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最终的调查结果是有显著关系的,如果问卷设计不够科学,那么最终的结果便无法反馈真实的情况,这于调查工作而言便是“失败”,所以在调查工作组织开展的过程中,设计试卷是非常重要的。在此次的调查问卷设计中,结合肥胖的相关研究资料一共设计了20个问题,其中包括了学生的基本信息、学生的饮食、生活习惯、遗传、疾病、运动等多方面因素,目的是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入手来了解影响学生肥胖的具体因素。

第二步是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此次调查问卷的发放采用的是随机的方式。在调查问卷发放的过程中,分为了两组,其中一组专门负责男生的问卷发放,另外一则负责女生的问卷发放。就肥胖学生的确定来看,是基于具体的体测数据来进行选取的。在学生问卷发放的同时给学生的家长也发放了试卷,不过是由学生带回,在家长填写之后再由学生带来学校。此次的试卷发放和回收一共延续了一周,即在周一下午完成发放之后于周五的早上实现了试卷的全部回收。

第三是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在回收了试卷之后,接下来的重要工作便是进行试卷反馈信息的整理和分析。在调查问卷的数据整理和分析中,为了保证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了数据库的构建,并基于数据库进行了各个问卷的数据信息登记和存储,最终获得了400份调查问卷所反馈的数据信息。此次的调查虽然只建立了一个数据库,在总数据库下构建了两个子数据库,分别为学生数据库和家长数据库,不仅如此,在学生数据库和家长数据库之下又建立了标准数据库和非标准数据库,即肥胖数据库,该数据库中主要记录的是肥胖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调查问卷数据。

3  调查研究结果

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最终的目的是要获得可以在实践工作中被参考和利用的数据结果。就最终的数据分析来看,基于结果主要判断两方面的内容。

3.1学生的肥胖现状

就此次调查的小学来看,其学生总肥胖率达到了14.10%,这说明该学校肥胖学生的数量是比较多的。从调查问卷的具体数据反馈来看,学生对自身的肥胖问题并没有科学的认识,比如有的学生并没有认为自己“胖”,只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壮”。另外,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对肥胖与健康的认知是比较缺乏的,比如很多学生认为肥胖不会引发疾病,而且肥胖也并非是一种不健康的状态,这样的认知和思考对学生的健康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3.2学生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

结合学生的调查问卷和家长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能够对学生单纯性肥胖产生影响的因素是比较多的,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遗传因素。从肥胖的相关研究结果来看,肥胖症存在着家族集聚倾向,即父母如果存在肥胖的情况,那么孩子肥胖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从具体的调查结果来看,当一个家庭中父母双方有一方存在肥胖症的时候,孩子发生肥胖现象的概率是45.3%。与此同时,父母的认知,比如父母对肥胖的认知以及对健康生活的认知等会对学生的肥胖发生产生影响。(2)饮食因素。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入手进行分析,儿童的饮食习惯不良以及饮食结构的不合理会导致其摄入的能量增多,比如在生活中,儿童比较喜欢吃动物性食品,吃饭的时间短等均会引发肥胖,另外,儿童在生活中常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零食也会导致自身的发胖。(3)运动因素。运动因素对儿童肥胖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就调查来看,有比较多的学生没有运动习惯,所以生活中的运动量比较少。同时,电子游戏等对学生的吸引使得学生逐渐的放弃了户外活动。运动量少导致新陈代谢下降,这也是儿童肥胖的一个重要原因。(4)生活习惯。不良的饮食行为会让学生出现肥胖的情况,比如在生活中,儿童经常性的摄入软饮料,而且经常性吃能量较高但是没有营养价值的甜食或者是零食,这会让儿童发胖。再者,儿童在非饥饿的状态下大量食用西餐或者是在睡觉之前吃东西都会导致发胖。(5)其他因素。儿童在胎儿期,母体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或出生时低体重儿,在后期饮食结构发生变化时,也容易发生肥胖,与体内的棕色脂肪组织功能异常、生长因素等有关。

4  基于儿童肥胖因素的干预措施

儿童的肥胖问题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所以在明确了影响因素之后需要对儿童的饮食、生活习惯、运动等进行多方面的干预,这样,儿童肥胖症的控制效果才会更加的突出,以下是基于教育教学实践总结的单纯性儿童肥胖的干预措施。

第一是进行饮食干预。饮食是造成儿童肥胖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实践中要预防儿童肥胖的发生,需要做好饮食干预工作,就该工作的具体执行来看,一方面,家长们需要了解不同阶段的儿童生长发育特点,需要对各个阶段的营养需求等进行明确,这样可以在儿童饮食的时候做好食物的针对性控制。另一方面是家长们需要对食物的特点进行掌握,比如要了解哪些食物容易发胖,哪些食物饱腹感强,在了解了食物的特点和儿童的营养需求之后对饮食结构择时方向、进食量以及进食的频率等进行控制,这样可以有效预防儿童肥胖。

第二是进行运动干预。运动可以加速身体新陈代谢,从而是脂肪堆积我呢提得到解决,所以在肥胖预防的过程中,运动干预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在运动干预工作的具体执行中,家长们需要了解不同运动所起的作用差异,比如跳绳、跑步、舞蹈等运动,其消耗的热量是有差异的,在明确运动项目特点和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运动项目进行科学选择,并对运动时间等进行合理控制,这样,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帮助学生预防肥胖。

第三是强调行为治疗。行为治疗工作的具体开展需要有家属的配合。即在家属的配合下,指导儿童学会节制食量,每餐不过饱,少吃高热量的零食,坚持锻炼,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四是在生活中做好医学营养干预。就具体的干预措施来看,可以基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营养需求来制定个体化的食谱,采取分阶段过渡到正常摄入量。干预第l周维持3360~4200 kJ/d,以后每周增加420 kJ/d,至总量为5460~6720 kJ/d,早餐25%、中餐45%、晚餐30%。食物类别比例:脂肪25%~30%;蛋白质20%~25%;主食糖类(碳水化合物)50%;蛋白质以鱼、牛肉、牛奶、豆制品为主要来源,以及足量的新鲜蔬菜和水分的摄入。

第五是心理干预。在学生肥胖预防工作的具体执行中,心理干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就心理干预工作的具体执行来看,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1)心理问题的处理。调查显示不少肥胖儿童存在着心理问题,比如自我否定、自暴自弃等,这些问题不解决,他们的肥胖问题是难以处理的,因此在实践中需要通过鼓励或者是其他的方式引导其树立生活自信,这样,他们才会有更加积极的心态,在面对肥胖问题的时候才会有更加正确的态度。()2)心理引导。就心理引导工作的开展来看,主要是利用心理暗示等方法对学生做正确方向的心理引导,从而使其走出心理认知误区,从而以更加正确的态度来对待生活,对待减肥等问题。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儿童肥胖在目前的小学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从医学角度来看,儿童肥胖是一种病症,而且任由这种病症发展,这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但是现阶段的小学教学中,针对儿童肥胖的相关教育是比较缺乏的,所以不管是儿童还是儿童的家长,其都没有正确的认知儿童的肥胖问题。此次的调查主要是为了明确导致儿童肥胖的具体因素,而且从调查的结果来看,饮食问题、运动问题、家长认知问题、遗传因素等均会对儿童的肥胖发生产生影响。基于健康教育视角和儿童健康成长的角度进行分析,积极进行儿童肥胖干预有突出的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强燕.张掖市3~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22,38(03):385-388.

[2]戴梅丹,谢妹二,王文球.湛江市徐闻县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2021,20(03):409-411.

[3]赵彤,刘运翠,白华.徐州市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21,47(06):714-717.

[4]王建丽,吴玉梅.郑州市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J].中国卫生工程学,2020,19(06):872-873+880.

[5]陈社菊,李帅奇.郑州市3~6岁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20,11(04):34-38.

[6]徐雁,邓小龙,黄亦明,潘娟,黄璐.江岸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20,27(06):750-754.

[7]殷侠,白景芝,邱丙平.学龄期儿童单纯性肥胖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J].中国卫生工程学,2020,19(02):219-220.

[8]张慧敏,蒋慧,李晖,王艳荣.德州市学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及影响因素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3(03):75-78+9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